任莲志 文 强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喀什,自古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及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的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的务实推进,进一步奠定了喀什在国家区域发展和西部对外开放中担当的重要战略角色。
逐水而生、惜绿如金、规模化绿地难于养护的绿洲特征,国际门户形象营造与名城文化积淀的碰撞,决定了喀什绿地与公共空间规划及管理实施路径不能照搬常规范式,亟需探索一条契合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征的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将绿地建设与公共活动及市场开发行为有机结合。
本次规划将喀什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绿线)规划(125 km2)及老城公共空间系统规划(45.6 km2)统筹考量,探索以喀什为代表的荒漠绿洲地区城市绿地与公共空间规划思路、布局模式及管理实施路径,建立“绿洲-城市-文化-人”和谐共生的绿洲生命共同体。
相较于一般城市绿地系统及公共空间规划亟需解决的生态、复合、活力等问题,喀什绿洲城市及丝路商贸之都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还将面临着如下挑战:
•绿洲及高地震烈度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属性,使其城市发展面临维持脆弱生态安全格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探索植被低养护方式、抗震减灾等系列挑战。
•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日照长、光照强、干燥炎热的特殊气候影响使用频率,使规划直面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挑战。
•丝路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使规划直面彰显并活化地域风情、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体验与感知的挑战。
•针对绿洲绿地难于养护的特征,如何创新多主体的绿地建设与养护机制,提高绿化存活率,实现“绿有所养”,将是绿洲地区绿地系统实施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次规划针对喀什绿洲生态属性、特殊气候特征、丝路名城特质和养护难度大等特性,从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微气候适应性、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建设管理实施运营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1)“以水定绿”——基于低养护策略的三城差异化生态网络布局
水为绿洲之本,我们针对城市各区生态位、建成度、灌溉水源的差异化,因地制宜地确立分区生态布局策略,主动适应干旱地区覆绿的高养护条件,形成以水养林、以林涵水的自组织系统。
老城:高建成度,井泉遍布。规划由河至陆形成鱼骨状绿廊,利用河水灌溉的同时,也是绿洲季节性河流沿线的调蓄海绵;古城片区见缝插绿,临井泉高密度布局小型斑块,以地下水养绿。
东部新城:拥有良好的农田渠网基底,打造渠、林、路 “三网合一”的绿水共生网络。灌溉采用渠灌为主,中水为辅,同时于地下建设存储雪山季节融水的调蓄池作为备用水源。
北部开发区:作为绿洲缓冲区,侧重逆沙漠化保育,以防护隔离为主,道路、防护林网“双网合一”,叠加更易集中养护成活的大型绿核结构;采用中水为主要灌溉水源。
(2) “斑块统领、廊道为辅、小尺度、高覆盖”的绿洲绿地层级
规划对石河子、马什哈德、德黑兰等类似气候区城市绿地进行横向类比研究,发现由于天气干热,导致人可接受宜步距离普遍较小,绿地呈现斑块统领、廊道为辅、面积偏小、高密覆盖的组织特征。基于此,规划在保障绿地发挥生态栖息地效能面积的基础上,相较一般城市同级绿地,采用取值更小的面积标准、更小的服务半径,及更高的可达覆盖比例。
例如,确定社区公园规模大于0.4公顷,基本满足绿洲草本植物、鸟类边缘物种的栖息环境,其服务半径取值小于300米,以加强斑块间连接度,发挥生态跳板功能。
(3) 基于防灾安全需求,建构兼具绿洲生态效益和抗灾避险功能的三城差异化复合绿地体系
针对喀什高地震烈度地带的防灾特殊性,结合三城不相同的建设基础,将绿地、公共空间与防灾规划相结合,提出差异化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方式。如,老城高台片区建筑致密,不易疏散。规划将增加部分大于0.1公顷的街头游园和广场绿地,作为步行约3-5分钟内可达的紧急避震疏散场所。
喀什日照长、辐射强、沙暴频繁的特殊气象条件,严重影响公共空间的使用频度;
(1) 兼具舒适性与观赏性的遮阴规划
为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我们于人群活动密集的绿地和公共空间设置遮阴控制区, 针对其差异化空间类型(林荫道、商业街道、古城窄巷、广场),通过遮阴率、连续遮阴、遮阴布局指引等指标数据进行分型控制,营造人本空间,具体如下:
遮阴方式上,将喀什传统营城智慧与现代低碳营城技术相结合,继承半空楼、过街楼、高墙窄巷、阿克塞乃(回廊)、活动式遮阳、葡萄架等传统遮阳技术,并引入现代太阳能遮阳设施,与自然遮阴、建筑遮阴相结合进行主动遮阴,提供全天候的舒适交往场所。
遮阴树种选择上,遴选具有生产效益与当地特色的花果树,构建极具观赏性、繁荣的瓜果之乡景观。行道树可采用遮阴效果好、具有观赏性的大树冠果树,如苹果、山楂、无花果、樱桃、石榴、核桃、巴旦杏等,人行道可设置葡萄和玫瑰廊。
(2) 沙暴频发地区的防风与导风设计
为有效抵御沙暴、浮尘天气带来的影响,规划对类似气候灾害区的营城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可防风、导风的绿色、人性化空间设计手段。
宏观层面,优化冬防风、夏导风的生态风廊道。基于CFD模拟软件对外部防风林体系设置的多情景模拟比对,完善外部防风林体系,使城市形成相对封闭的绿洲系统,并在东南方向城郊设置一定规模的楔形引风林,以此完善冬防风、夏导风的生态风廊道设计。
中微观层面,提出降低风速的空间、场地及植栽设计指引。为减少沙尘暴影响,老城核心区应延续尽端式街巷的肌理,外围区域新增公共廊道避免与主导风向平行设置,并沿两条主要河流设置一些西南—东北向的次级绿廊。较大的公共场地应划分成若干郁闭度较高的空间,并在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以保障主要活动场地的舒适性。
(1) 以类型学研究,萃取喀什传统生活特征的空间组合模式
规划通过喀什老城公共空间原型研究,明确其传统生活以街道、井、泉为中心的邻里空间,以广场为中心的交往空间,以巴扎为中心的生活空间,以清真寺为核心的信仰空间为载体。其公共生活空间具有较强的社会地缘关系属性,是维系老城活力、促进文化繁荣、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提高城市安全的重要空间载体。
同时结合详实的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构建不同时段的城市活力地图,作为转译原真文化的理性依据。
(2) 织补并完型老城邻里生活空间,层级分明、公平均好
本次规划以井、泉、寺、公园、广场、公建为核,匹配公共服务,红绿结合,织补完型老城邻里生活空间;并强化半私有空间开放度,营造共享、均好的交往场所。
(3) 以城市产品营造思维,活化与再造巴扎等传统商贸空间
巴扎是绿洲城市特有的经济民俗文化景观,是延续原有活力、外放本地风情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次规划将巴扎为代表的传统商贸空间作为城市产品打造,通过四大创新手段,力图树立喀什文化旅游新地标。
第一,考虑较高纬度带来更长的夜间活动时长,为增加延时活力和季候特色,结合城市行为地图植入夜间巴扎。
第二,增加周末巴扎,以低成本的临时就业场所强化商业空间的社会公平性。
第三,让老城活力和文化特色向新城延展,打造全时生活游憩环和七条特色街道。
第四,为增加场所体验性,营造新文化巴扎,并植入木卡姆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
(4) “点穴通脉”,打造可游走的历史名城文化之路
喀什虽文物古迹、特色场所较多,但大都隐匿于寻常巷陌,各景点之间缺乏具有特色的高品质路径串联。规划针对喀什老城高建成度的特征,采用“针灸式”改造方法,激活触媒、以点串线,打造可游走的历史名城文化之路。
(1) 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绿地建设养护模式创新
由于喀什绿地难于养护,不能照搬一般城市市政公园,由政府一揽子承担绿地建设与养护的模式,应引导多元主体,共建共享。
风情园是喀什民族风情旅游的标志性品牌,其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幅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同时,风情园占地面积为2-15公顷,与片区级公园相当,能有效弥补喀什片区级公园不足的状况。因此,规划将风情园纳入法定绿地系统(G13专类公园),使其发挥区域性公园职能,减轻政府绿地养护负担。
剥离部分绿地所有权与养护责任,结合三区差异,采用政府主导、自愿认养与捆绑开发相结合的方式,盘活绿化建设资金,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绿化建设中。如,新城道路绿化、防护绿地和小型街头绿地鼓励机关单位、企业和个人认养,并签订认养协议。
(2) 因地制宜,通则控制与特殊控制相结合的管控方式创新
老城建成度极高、绿地景观细碎化,绿化建设和管理受多种因素制约,难以按照传统划定绿线的方式操作。因此,本次规划引入“细碎度控制”,通过街头绿地总量、单块绿地最小面积、空间分布指标等控制要素及量化指标,弹性适应老城自更新过程。
对于规划绿地中存在一些难于近期拆迁,但富有民族建筑特色、有潜力提供旅游、生产服务的生土建筑村落和田园空间,划定为都市田园及风情园两类特色空间,纳入绿地系统,创新“建筑开发控制+绿地建设指引”模式,引导复合开发,以特色养绿,继续发挥城乡统筹生态示范、乡村转型发展探索的重要作用。
作为决定绿洲城市未来的“生命线”和“风景线”,绿地建设必须与公共活动及市场开发行为有机复合,才具备生存的条件及持续发展的可能。本次规划以共生、幸福、特色、务实为四大导向,因地制宜地践行在地化设计探索,并采用分型研究方式提出了绿洲多民族地区绿地及公共空间设计的设计工具箱,在营建安全、韧性、可持续、强实效性的绿洲都市新景观之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