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斯本对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2019-09-08 11:39李德雄何明岸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防效

李德雄 何明岸

摘要:用经40%乐斯本1000倍液和2000倍液处理过的丝瓜叶片在室内饲养锯叶裂臀瓢虫各龄幼虫。结果表明,1龄幼虫是最佳的防治阶段,3龄幼虫是防治效果最差的虫龄。从毒杀时间及药液浓度来说,药剂处理12h时,1000倍液处理的幼虫死亡率为80.37%,显著高于2000倍液处理的幼虫死亡率65.23%;处理24h时,两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均提高到93%左右。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选用40%乐斯本2000倍液毒杀24h防治锯叶裂臀瓢虫幼虫。

关键词:乐斯本;锯叶裂臀瓢虫幼虫;丝瓜叶片;防效

锯叶裂臀瓢虫属瓢虫科的一种植食性瓢虫,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台湾。我们在云南省永善县金沙江河谷区域种植的丝瓜叶片上采集到了锯叶裂臀瓢虫。前期观察发现,该虫能取食黄瓜和棱角丝瓜,但不为害苦瓜。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瓢虫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锯叶裂臀瓢虫有可能成为我省瓜类蔬菜上的潜在害虫。由于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日益减弱,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互协调对防治瓢虫虫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以锯叶裂臀瓢虫幼虫和丝瓜叶片为试材,以乐斯本药剂为毒杀条件,以乐斯本对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毒杀效果进行试验,为锯叶裂臀瓢虫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锯叶裂臀瓢虫幼虫:采集于云南省永善县金沙江河谷区域种植的丝瓜叶片上,在实验室培养3代。丝瓜叶片:永善县莲峰镇农业站试验田自己种植,品种为“美味高明”丝瓜。

(二)锯叶裂臀瓢虫幼虫饲养方法

锯叶裂臀瓢虫幼虫按不同的虫态分为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将丝瓜叶片浸入已配好的药液5秒钟,取出叶片,让其晾干。然后将叶柄插入装满水的玻璃小瓶,用棉花堵住瓶口空隙,以防止幼虫掉入瓶中淹死。分别接入锯叶裂臀瓢虫各龄幼虫,并将幼虫放入经溶液浸湿内壁后晾干的塑料小桶中,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饲养。以上过程都要戴手套进行。

(三)处理设计及分析方法

实验共设三个处理,T0为对照(CK),即用清水处理的丝瓜叶片饲养锯叶裂臀瓢虫幼虫,T1为用乐斯本2000倍稀释液处理的丝瓜叶片饲养锯叶裂臀瓢虫幼虫,T2为用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处理的丝瓜叶片饲养锯叶裂臀瓢虫幼虫。

每个处理接入每个虫龄阶段的幼虫20头,设3次重复。分别于12h、24h和48h检查幼虫的死亡头数,计算其死亡率,并根据死亡率按下列公式计算出防效。

防效(%)=((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

所有数据的处理分析均在SAS系统软件以及Excel上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一)乐斯本浓度及虫龄对杀虫效果的影响

1、清水对照的各龄幼虫死亡率。清水对照的各龄幼虫的死亡率均为零,表明乐斯本零含量的清水溶液对锯叶裂臀瓢虫幼虫没有毒杀效果。

2、药液处理12h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药剂处理12h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见表l。在药剂处理12h后,1龄幼虫的死亡率均达100%,极显著高于2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72.15%、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45.56%和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73.48%。由此可见,1龄幼虫阶段是毒杀锯叶裂臀瓢虫的最佳虫龄阶段。2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72.15%,显著高于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45.56%,而与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73.48%没有显著差异。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45.56%,极显著低于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73.48%。可见3龄幼虫是锯叶裂臀瓢虫幼虫抗药性最强的虫龄阶段。

从乐斯本稀释倍数对幼虫的防效来看,1000倍稀释液条件下的平均死亡率80.37%,显著高于2000倍稀释液条件下的平均死亡率65.23%,可见药剂浓度的增加有助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死亡率的显著提高。

3、药剂处理24h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药剂处理24h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见表2。药剂处理24h后,1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100%,与2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99.07%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90.40%,而极显著高于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83.38%。2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99.07%,极显著高于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83.38%,与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90.40%差异不显著。3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83.38%,和4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90.40%差异不显著。可见,锯叶裂臀瓢虫1龄幼虫和2龄幼虫是毒杀的最佳虫龄阶段,3龄幼虫和4龄幼虫是抗药性最强的虫龄阶段。

从乐斯本浓度对防效的影响来看,2000倍稀释液条件下的平均死亡率93.54%,1000倍稀释液条件下的平均死亡率92.89%,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药剂浓度的增加对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没有显著的提高。

4、药剂处理48h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死亡率。图1、图2、图3表明,药剂处理48h后,锯叶裂臀瓢虫各龄幼虫的死亡率均为100%。表明乐斯本2000倍稀释液及1000倍稀释液在48h毒杀条件下,对锯叶裂臀瓢虫各龄幼虫均已达到彻底毒杀的效果。

(二)乐斯本对锯叶裂臀瓢虫幼虫的防效

1、乐斯本对1龄幼虫的防效。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2种浓度的乐斯本在12h内能完全毒杀锯叶裂臀瓢虫l齡幼虫,防效均已达到100%。

2、乐斯本对2龄幼虫的防效。由表1、表2及图1可以看出,在锯叶裂臀瓢虫幼虫2龄阶段,乐斯本的防治效果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12h时,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是87.42%,比2000倍时的56.88%高出30.5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到24h时,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100.00%,乐斯本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也达到98.15%,两者没有差异显著性。到48h时,两种浓度下的幼虫防效都达到100.00%。

3、乐斯本对3龄幼虫的防效。由表1、表2及图2可见,在锯叶裂臀瓢虫幼虫3龄阶段,在用药12h后,乐斯本1000倍稀释防治效果达到55.00%,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36.11%,两者差异显著。用药24h时,乐斯本1000倍稀释防治效果达到84.86%,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81.90%,两者差异不显著。48h时,两种稀释倍数的乐斯本防效皆达100.00%。

4、乐斯本对4龄幼虫的防效。由表1、表2可以看出,用药12h后,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79.05%,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67.91%,两者差异不显著。用药24h时,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86.69%,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到94.12%,两者没有差异显著性。48小时时,两种浓度的药剂防治效果都达到100.00%。

图2表明,锯叶裂臀瓢虫幼虫4龄阶段,在用药12h时,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比乐斯本2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好,但大约在用药20h时,乐斯本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超过了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直至用药48h时,两者防治效果皆达到100.00%。

三、结论

从不同虫龄的防治效果来看,1龄幼虫是最佳的防治阶段。毒杀12h时,1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达到100%,而其他虫龄的幼虫,24h时死亡率才达到80.00%以上,药剂处理48h后,幼虫全部死亡。3龄幼虫的抗药性最强,毒杀12h时,死亡率达到45.56%;24h后,死亡率达到83.38%,相比其他虫龄的幼虫,死亡率均最低,所以3龄幼虫是防治效果最差的虫龄。

从乐斯本不同浓度的防效来看,毒杀12h时,1000倍液处理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2000倍液处理的幼虫死亡率;药剂处理24h后,两种浓度药液毒杀幼虫死亡率均提高到93%左右;药剂处理48h后,供试幼虫全部死亡。因此,从环境保护及绿色防控角度考虑,建议施用40%乐斯本2000倍液毒杀24h防治锯叶裂臀瓢虫。

(责任编辑 曹雯梅)

猜你喜欢
防效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长白鸢尾叶斑病试验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安溪县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及无公害防治效果分析
Profiler71.1%WG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包衣剂对玉米出苗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