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罕膺 孙天艺
摘要:理想是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其本质是自我实现。人是多重存在者,从人的伦理存在的角度,人的自我实现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从人的精神存在的角度,高远的精神境界即人的心灵视界的广阔度,其对世界观照的原点是情感,是人的类意识。
關键词:理想;自我实现;伦理存在;精神存在;境界
理想不是具体的生活目标,它是超越性的价值追求。理想,充分地体现人的精神世界的自觉性、能动性,它调节“人的有限存在”和对“无限的追求”之间的本体性焦虑。
一、人是多重存在的统一
人的存在是多重存在:(一)属于自然生命的物质性存在;(二)具有人的社会属性意义的伦理存在,对于中国人来讲的“家”具有本体论意义,因为人的伦理存在是本体性存在;(三)具有超越属性的精神存在,它的现实形态就是人的心理事实,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就形下层面的“目标”而言,我们很难称之为“理想”。
从人的伦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超越性来讲,人是“永未完成的存在者”,所以理想的内核是价值理想:(1)社会的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指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2)就个人而言,价值理想的具体内涵包含着理想自我(理想人格)和理想的人生境界,而理想的本质就是“自我实现”。但是,“自我实现”的人文旨归并不在于个体性,而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比较好理解,是人的自然需求。“安全感”的需求,则属于“情感需求”的范畴。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是社会属性的伦理需求,这是属于人生理想的范畴。自我实现是人的生命底处最本源的冲动,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张力。
二、社会伦理层面的自我实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中,人是伦理存在,伦理存在就是人的社会性存在。马克思也指出:“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就人的伦理生活而言,中国文化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是“君子三乐”[3]:“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是说人在伦理存在中尽享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是道德的获得带来的喜悦,属于人格坦荡的道德境界层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社会生活中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充实感。孟子所言之“乐”属于价值理想范畴,是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实现的心理状态。
作为“理想”的人生意义之实现总是关联着社会属性,比如,孔子的自我期许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
人在群体中存在、在社会中存在,所以人的自我实现必然有个关怀的向度是理想社会,孔子认同的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圣人不仅渴望心灵的自由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对理想社会生活样态的关切,如《礼记·礼运》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理想,中华民族进入二十世纪后,我们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个人的价值理想和社会的价值理想是交融的,高远的人生境界中必然有对社会的关切,社会的价值理想也必然是以人为本。
而社会理想的实现不是外在于“我”的,“我”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对个体来讲,“理想”是比较个性化的精神追求,但是其终极指向一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现实中个体的人,理想的内涵主要包括:(1)个人的才智与能力;(2)人格与道德修养。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人的理想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统一。(1)人的才智与能力是属于个体的,但是才智和能力的基础是社会性文化遗传,这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2)人的才智与能力从来不可能“独享”,只有展现于社会生活中才有意义,能力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是人对社会的贡献。(3)人格与道德修养是属于个体的,但是人是伦理存在。人的道德与人格只有展现于道德实践中才具有实体意义,从这个意义讲,“人格”与“道德修养”也超越了私人属性,具备社会属性。(是否能获得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平台”:1.有外在的“名位”的属性,2.属于“时命”的范畴。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三、精神境界层面的自我实现
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不是现实中的实存,它是作为价值理想指引着现实中的人不断趋近理想人格,它“有与始无与终”。[6]
精神境界始终与人的心灵视界观照的广度有关,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以及《正蒙·太和》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心灵所观照的是天地、宇宙,这与王阳明讲“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人文情怀是一致的。我们发现:(1)精神境界作为心理事实,它有个起点就是“情感”、是“仁”,“仁”是人的类意识的体现,这种情感能覆盖多广阔,人的精神境界就有多高远;(2)另外,精神境界本身也包含着社会责任,冯友兰先生讲的人生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道德境界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天地境界则是深广的宇宙情怀。(3)精神境界还包含道德自由的内涵,即孔子所言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而道德修养的提升主要靠主体的自觉,是“为仁由己”。[8]
从实现理想的动态过程来看:它是未来与现实的统一;理想不是未来的“具体性”存在,它是价值导向,现实是“走在实现理想的途中”,现实也具有理想的属性。我们不能以理想否定现实、戕害现实,现实因为理想之光的照耀而获得意义。理想的本质是“自我实现”,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唯有在追求大我实现的过程中才会具备源源不绝的动力,推动个体生命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56页。
[3]《孟子·尽心上》
[4]《论语·公冶长》
[5]《论语·先进》
[6]郭店简《五行》篇
[7]《论语·为政》
[8]《论语·颜渊》
作者简介:孙罕膺(1972-)女,黑龙江绥化人,副教授,哲学硕士,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孙天艺(1994-)女,黑龙江兰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