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礼赞东北抗联

2019-09-07 09:01孟红
党史文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抗联歌剧东北

孟红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最初是讴歌那些千辛万苦浴血抗日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抗联将士的,这一伟大的群体,好比大松树一般永远挺立在山岭,他们是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剧《星星之火》中的核心唱段,脍炙人口,影响了几代人。《星星之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背景的第一部大型歌剧。该歌剧由侣朋(1921—2008)编剧、导演,李劫夫(1913-1976)作曲,苏扬、刘洙指挥。1950年12月,东北鲁迅文学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首演这部歌剧。

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创作源起于1948年。当时李劫夫刚从晋察冀边区农村调到哈尔滨,虽然走进了大城市,但在战火烽烟、劳苦大众中锤炼成的革命热情和工作激情,并未随着大城市的惬意生活而有丝毫改变。一天,他和剧作家侣朋在一起聊天,商量搞些文艺创作,二人不约而同地提议:“既然到了东北,咱们就应该用作品来表现东北的英雄事迹。”一拍即合后,两人便付诸行动了。

早在1947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延安鲁艺学院毕业的侣朋来到了黑龙江省委所在地北安县。侣朋当时是一位风华正茂20多岁的文艺青年,湖南人,人长得清瘦而精干。他手里拿着冯仲云(曾任抗联第三军政委)的介绍信,介绍信上说:“这位是延安鲁艺学院的作家,来采访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请你们配合。”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需要大力宣传东北抗联14年的抗日苦斗史,李升的事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李升作为抗联老战士不屈不挠的代表,其事迹从1946年起就被重点宣传,冯仲云专门写了李升小传在《哈尔滨日报》上发表,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作为熟悉抗联的事跡与干部情况的老领导冯仲云,就想到了安排革命文艺骨干们去北安找亲历者李敏(1924—2018)(女,朝鲜族,本名李小凤,20世纪80年代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采访。

1949年,李劫夫等人深入白山黑水体验生活,寻访抗联英雄的足迹。他们在走访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当时的抗联战士们所处的环境到底有多艰苦: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是致命的弱点,百八十里的山林地范围内往往只有几户人家,斗争的方式只能是游击战;更没有固定的住所,也就不能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抗联战士们经常吃穿无着,非常艰苦,时常遭遇断粮的困境,要靠吃草根树皮、喝雪水来勉强维持生命。

李劫夫以“不吐不为快”之强烈礼赞革命的满腔激情、才华横溢的创作热情,全身心深入到基层走访,并努力从一些当时的细节故事上寻找和捕捉创作的灵感。东北抗联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抗争,他们冬天爬冰卧雪斗严寒,“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夏天牤蚊蜱虫叮咬,与日本侵略军顽强苦斗了14年。由民族英雄李兆麟携革命战友于天放、陈雷等集体创作歌词,诞生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炮火硝烟中的《露营之歌》,正是那段抗战烽烟那些抗联将士的生动写照,曾激励无数抗联战士无论多么艰苦卓绝、流血牺牲都英勇不屈地冲锋陷阵抗击顽敌。

李劫夫一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到了很多当年的抗联老战士,其中一位令他们印象深刻,即东北抗联交通员“老李头”李升。李升,1867年出身于山东德州一个运河码头搬运工家庭,28岁时赴东北以开荒种地、赶马车为生。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军攻占了哈尔滨市方正县,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李升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遇害了。带着满腔家国仇、民族恨,孤身一人的李升于1932年参加了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第二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考虑到李升社会阅历丰富,机智沉着身手矫健,年龄虽大却更便于掩护,党组织决定让他专做交通工作。他风里来、雪里去,多次及时圆满地完成了传递文件情报、护送过往干部等重要任务。杨靖宇、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周保中等去外地巡视工作,均由他巧妙地以“父子”“父女”“公媳”等关系为掩护,顺利地护送过往。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抗联的父亲”“抗联的老爷爷”。

1938年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与吉东省委派李升去寻找失去联系的杨靖宇的抗联第一路军、魏拯民的南满省委。70多岁的李升毫不犹豫地勇担重任,冒着摄氏零下40余度的严寒,踏着膝深的大雪,进入人迹罕至的长白山原始森林,从牡丹江经延边到蒙江,历时月余,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在森林深处找到抗联第一路军的队伍。同年夏,归途走到依兰时,因叛徒指认,李升不幸被捕。日军对他施以老虎凳、灌煤油、烙铁烫、站笼子等种种酷刑,他十几次死去活来,却始终坚贞不屈、不吐露半句党的秘密,最后被伪满洲国军事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被释放出狱。1946年8月16日,李升回到哈尔滨,找到他的入党介绍人、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鉴于李升已是79岁高龄,冯仲云安排他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住下并派专人照顾。1951年国庆节,李升被选为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接见。毛泽东得知李升的事迹后,托人送给这位革命老人一根手杖。随后,李升被邀为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当选首届黑龙江省人大代表。1962年1月12日逝世,享年95岁。

李升还是为革命队伍输送众多参军者的功臣。20世纪30年代,在党组织的安排组织下,他将许多投奔东北抗联的革命青年护送进深山老林。早在1937年初,李升从抗联第六军所在的密营出山,在汤原县板场子屯遇到下江特委机关妇联主任刘志敏和抗联家属、时年13岁的儿童团团长李敏。刘志敏对李升说:“小凤要上部队,我看行,您这次带她上山吧。”李升领她走了一天路,又遇上正被敌人追捕的时年19岁的汤原县洼区妇联主任李桂兰,便一起进山找部队……后来,她俩都被送到小兴安岭四块石山北侧帽儿山的抗联第六军第四师驻地。

这次深入寻访中,他们去北安找亲历者李敏进行了采访。侣朋和李敏促膝长谈,整整交流了7天。回到哈尔滨后,侣朋与李劫夫、安波合作,创作出歌颂东北抗联的歌剧《星星之火》。剧中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抗联交通员老李头,一个是抗联女战士李小凤。

李劫夫和侣朋等商量好剧本的结构与故事大纲后,就开始分头创作。第二幕的剧本是李劫夫在1949年11月独自创作完成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出自于这幕第一场之中。这场情节是:

日本兵抓住了李小凤的父亲(人物原型的父亲在抗联第六军第一师后勤处长任上牺牲)后,母亲让她上山去找游击队,爬雪山时小凤掉进了山窟窿里,等老李头把她救上来后,两人就开始拉家常,小凤说想参加革命,老李头建议她改名为李青阳。他向小凤解释新名字的含义,因为革命人就像迎着太阳生长的松树一样苍翠长青。这时音乐响起,两人就唱起这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潜心创作期间,李劫夫在笔记本上亲手为李升画了幅素描像,在边上写道:“抗联之父——老李头,现年八十一岁。”正是由于亲眼见过李升,知道他的乐观、积极和机警,李劫夫才决定在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中运用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欢快曲调,来展示和反映风起云涌的战斗岁月及抗日英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

在创作初始,李劫夫就设想此处要有一个唱段,以烘托、渲染和推进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完美地展现革命者久经风霜雪雨百炼成钢的英雄气概和伟岸形象,但是他又想到,老李头面对的是个16岁孩子,要如何向小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呢?一定要通俗易懂、人物要有鲜明的形象才行,让她很快理解且记忆深刻。想着想着,在隆冬寒风中巍然屹立的松柏常青的挺拔形象,浮现在他眼前。同时,这首歌有个特点,即大多歌词都是一个音符唱一个字,整首歌完全靠音符跳动出来,非常欢快。

原版歌剧中李小凤的扮演者是李劫夫的爱人张洛。对于当时的创作过程,张洛后来回忆:“侣朋写出一部分剧本,劫夫就谱一段曲,劫夫边谱曲边哼唱,我就边听边学边演,我也就成为女主角李小凤的首位扮演者。”

整个歌剧剧本都写完后,张洛和饰演老李头的刘贵仁等演员们就开始排练,直到1950年12月在哈尔滨首演。随即,从哈尔滨演到沈阳,再演到大連,当时群众反响相当好,场场爆满。直到1953年,整整演了数百场。张洛回忆说,那时他们结束演出后都要回家卸妆,跟着群众一起散场出来时,一路上都有人在哼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因歌曲仅有6句,直白、简洁、易懂,旋律和歌词都很容易被记下来,群众听过一次就记住了,何况有人看过不止一场,这首歌自然很快就从剧场中流传开来,被反复传唱。

至此,许多人才明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原来是与东北抗联有关的一首红歌。当然,人们常把它当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用来抒发人民当家做主、满怀豪情的歌曲。对此,张洛说:“这样理解也并没有错。只要人们能从这首歌上受益,从它身上获得愉悦,就说明这首歌成功了。”

每当动情唱起或听到这首歌曲时,只要你用心去咀嚼去思考去回味,就会有更深的领悟:“年轻”不等同于清秀的脸庞、脆亮的嗓音或柔韧的身段,“年轻”应该是怀有激情和理想、不断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永不停止前行的脚步。

题图 歌剧《星星之火》人物原型李升和李敏

责任编辑 / 彭月才

猜你喜欢
抗联歌剧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走进歌剧厅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