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邦玺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f倍他乐克)治疗克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克山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作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1片/次,2次/d。心电图QRS增宽未进行起搏器治疗患者30例,可以达到2片/次,2次/d。若静息状态下心率<55次/min,血压<90/60 mmHg,可减量或停药。结果:治疗前心胸比率(0.56±0.05),治疗后(0.52±0.04);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0.41±6.61)mm,治疗后(56.09±5.69)mm;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42.53±10.42)%,治疗后(50.13±5.94)%; 40例克山病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19.3±14.3)mmHg,治疗后(112.3±12.7)mmHg;治療前舒张压(76.3±9.4)mmHg,治疗后(72.1±9.5)mmHg;治疗前心率(75.8±11.4)次imm,治疗后(66.2±7.7)次/min。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心率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克山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倍他乐克;克山病;心脏指标
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由此得名[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2]。近年来,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克山病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男女之比1.35:1;年龄10- 70岁,平均(45.6±3.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4例,Ⅲ级13例,Ⅳ级3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作为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1片/次,2次/d。心电图QRS增宽未进行起搏器治疗患者30例,可以达到2片,次,2次/d。若静息状态下心率<55次/min,血压<90/60 mmHg,可减量或停药。
结果
克山病患者40例治疗前后心脏指标比较:治疗前心胸比率(0.56±0.05),治疗后(O.52±0.04);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0.41±6.61)mm,治疗后(56.09±5.69)mm;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42.53±10.42)%,治疗后(50.13±5.9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克山病患者40例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治疗前收缩压(119.3±14.3)mmHg,治疗后(112.3±12.7)mmHg;治疗前舒张压(76.3±9.4)mmHg,治疗后(72.1±9.5)mmHg;治疗前心率(75.8±11.4)次/min,治疗后(66.2±7.7)次/min。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心率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ECD),目前年发病率已降至0.07/10万以下[3],发病类型由以急型、亚急型为多,转为以潜在型和慢型为主。可突然发病,也可在潜在型或慢型基础上急性发作。临床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作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可纠正心衰时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对治疗克山病的疗效也早已被证实[4]。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其对心脏β1受体产生作用所需剂量低于其对外周血管和支气管上的β2受体产生作用所需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的选择性是剂量依赖的,由于缓释片血药浓度的峰值明显低于同剂量的普通平片,使该剂型有相对更高的β1受体选择性。美托洛尔无β受体激动作用,几乎无膜激活作用。β受体阻滞剂有负性变力和变时作用。美托洛尔的治疗可减弱与生理和心理负荷有关的儿茶酚胺的作用,降低心率、心排出量及血压,美托洛尔可以有效逆转或延缓克山病患者心脏扩大,对消除异位心律有明显的效果,与周强等报道的结果一致[5]。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治疗前心胸比率(0.56±0.05),治疗后(0.52±0.04);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0.41±6.61)mm,治疗后(56.09±5.69)mm;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42.53±10.42)%,治疗后(50.13±5.9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山病患者40例治疗前收缩压(119.3±14.3)mmHg,治疗后(112.3±12.7)mmHg;治疗前舒张压(76.3±9.4)mmHg;治疗后(72.1±9.5)mmHg;治疗前心率(75.8±11.4)次/min,治疗后(66.2±7.7)次/min。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心率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克山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岳义田,朱琳,刘洋,等.河南省2011-2015年克山病监测[J].热带医学杂志,2017,33(4):1672-3619.
[2]李宏伟.自然慢型克山病135例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5):302.
[3]岳义田,于红阳,崔才磊,等.1995-2009年河南省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 1,20(6):670-672.
[4]郭中影,王铜,韩晓敏,等.中国克山病防控的描述性空间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8,14(3):2095-4255.
[5]周强,徐道韫.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慢型克山病疗效观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12):109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