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奎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常见的一种胃炎类型,临床文献报道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数量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胃脘部疼痛、大便异常以及消化不良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对患者正常的饮食以及生活、工作等产牛影响[1]。现阶段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对其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26 - 75岁,平均(44.3±5.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0±0.4)年。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24 - 76岁,平均(44.1±5.4)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0.3)年。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用药依从性较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其中克拉霉素0.25 g/次,2次/d;果胶铋,3粒/次,4次/d,餐前1 h及睡前服用[2]。②观察组: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其中果胶铋的生产厂家、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阿莫西林,0.5g/次,3次/d。在治疗期间做好常规护理指导工作,所有患者连续治疗3周[3]。
观察指标:①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②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
评价指标:综合胃镜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临床上症状完全消失,如恶心、暖气、食欲不振、腹部灼痛以及便秘等,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全部愈合;②有效: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采用胃镜检查后发现胃黏膜萎缩形态大部分愈合;③无效:临床症状以及胃黏膜胃镜检查与治疗前比改变较小[4]。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 21.O统计学软件要求完成观察指标参数的整理和分析,本文中参数均属于计数类型资料,表示为“%”,差异性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临床治療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恶心、头晕、腹泻等,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例(6.7%),观察组出现5例(5.6%)。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96,P=0.755> 0.05)。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胃镜检查可见患者胃黏膜存在炎症改变,同时胃腺体数量减少。随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深入研究,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如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胃排空异常等[5]。与此同时,临床文献报道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约有10.0%的癌变可能,因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6]。
现阶段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还没有确定的治疗方案,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常见的有根除幽门螺杆菌、抗酸抑酸治疗、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治疗以及增强胃排空治疗等。在具体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则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本文在治疗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联合胃黏膜保护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而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则被用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83.3%;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较为接近。综合分析后认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在控制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与国内学者在文献报道中的结论存在一致性[7]。
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采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其中的阿莫西林属于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文献指出在酸性条件下阿莫西林的药效较为稳定,其90.0%以上被胃肠道吸收,且存在较强的杀菌作用,通过连续用药可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进而促进患者胃部病灶部位的炎症消除。采用的果胶铋属于一种胃黏膜保护类药品,现代研究表明果胶铋主要成分为胶体果胶铋,患者在用药后,药物可在患者胃内部形成溶胶,溶胶和病灶炎症表面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将受损黏膜与胃酸隔离起来,实现对胃黏膜区域的保护,与此同时,果胶铋还能够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刺激,使其不断分泌黏液,进而依靠上皮细胞完成自身炎症区域的修复,使得病灶炎症区域愈合。通过抗炎和胃保护共同达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目的。
本文研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中采用了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与所采用的药物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而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对照组采用的克拉霉素属于一种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药效较为稳定,同样能够对幽门螺杆菌发挥作用,在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克拉霉素相比,阿莫西林自身抗菌作用更强,同时阿莫西林对于细胞壁的穿透能力更强,进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抗炎作用,配合胃黏膜保护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聂柳燕,卢震华,赵坤,等.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J].甘肃医药,2017,36(6):422-426.
[2]郎力.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7,11(10):85-87.
[3] 曲卫.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153-154.
[4]王文菊,林丹,李彩娟.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42-144.
[5]王林英.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3):338-339.
[6]黄安喜.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包头医学,2014,38(3):140-141.
[7]黄慧民.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