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2019-09-07 10:10吴小平
中国环境监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整治环境生态

文|吴小平

近年来,地处扬子江畔的江苏省泰兴市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扎实开展向环境污染宣战和“263”专项行动,强化源头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执法监管,坚持工程推动创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环境监管 保持环保高压态势

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保监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环境监测站分析项目建设,具备283项各类污染因子监测分析能力。购置高性能环境应急监测车,安装车载式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现场监测二氧化硫、氨气、硫化氢、氮氧化物、PM10和PM2.5,配备便携式气质色谱仪、便携式土壤测试仪、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和各类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建成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配备两架无人机、一艘无人船,建成泰兴市卫星访问平台。启动企业、园区、环境部门三级监管平台建设,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促进环境监管和生态建设科学化、精准化、数据化。

强化队伍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方法,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借鉴上级部门和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连续两年组织所有执法人员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邀请生态环境部西北督查局等部门、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授课。选派8名精干力量分别到生态环境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挂职锻炼,学习了解生态环境领域最新的政策变化和前进方向。抽调执法精兵赴河南、福建、山东等地,参加生态环境部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蓝天保卫战督查、饮用水源地检查、大气互查等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学习其他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从而提升自身能力。

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开展全年无休息、日夜不间断式环境监管,有效实施“双随机”检查,先后开展了化工行业、电镀行业、砖瓦行业、混凝土和加气砖企业、涉钢涉铁、“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专项检查,对整治进展情况发布通报,推动全市各相关行业的有效整治。今年来,先后出动执法力量1600多人次,检查企业1000多厂次。完善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环境联动执法中心作为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对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提前介入、联合行动、共同查处,会同金融、供电、水务等部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打击力度。去年,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数量在全国县(市)中排名第八。

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在对企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谈心式约谈”和“诫勉式约谈”机制,对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谈心式约谈”,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赢得企业的理解;对多次约谈环保工作仍无改善,时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的企业,进行“诫勉式约谈”,明确后果,阐明利害。今年,累计进行“谈心式约谈”70余人次,“诫勉式约谈”30人次。

选取18种常见类型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编印案例警示录免费送给企业。对于部分企业整改方法缺乏的问题,坚持专家团队把脉问诊,帮助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逐企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推进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高质量

严把项目审批关,强化源头控制。坚决落实沿江一公里和区外一律不新上化工项目,长江干流岸线、清水通道沿线一公里一律不得新改扩建化工项目的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三线一单”机制,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确保生态空间只增不减。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实施化工企业分类分档管理,加快拉长接粗建强产业链,构建“企业内小循环、产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该关停的关停,该搬迁的搬迁,该整治重组的整治重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含绿量”。

建立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体制。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在“一张图”上定规划、划红线、管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排放总量不突破、准入门槛不降低、环境安全不失控。积极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对评价结果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标改造。落实差别化水价、电价措施,严格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深入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突出问题导向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主动整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原则,严格落实信访案件包案制度。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逐一进行现场督查,规范交办问题整改销号申请程序。

精心组织污染防治攻坚战及263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禁止新建燃煤供热锅炉,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完成VOCs整治任务,新上泰兴经济开发区大气预警系统二期工程,51家企业VOCs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与园区大气预警系统的联网工作;围绕工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及能力建设等,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达到100%;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检测分析,信息录入和风险筛查326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排查出的固废环境隐患点整改39个,地区固废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土壤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沿江生态廊道高标准建设。对81个行政村进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创成9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力度,对生态红线区域内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开展排查清理。设立生态环保公益基金,统筹各类生态环保类资金13.95亿元,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遵循绿色发展 彰显生态经济效益

在环保监管的倒逼下,地方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污水处理、固废处理、集中供热能力不断提升。系统研究天星洲湿地功能定位,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虹桥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以水为韵、以绿为衣、水绿相融”的生态水环境,先后建成开放虹润湿地公园、生态廊道虹桥先导段、长江生态文化街区、四桥港风光带等生态景观工程。泰兴经济开发区投入35亿元,拆迁居民3000多户,实现卫生防护距离内无住户。

以重污染企业整治为核心,通过关停淘汰、整治提升、搬迁入园,倒逼工业企业不断规范环境行为。企业明目张胆偷排直排行为几已绝迹,由于环境监管压力增大,不少企业产生分化现象,大企业转型升级和小企业主动退出成为常态。昇科化学、扬子医药等一批大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凤凰涅槃,扬农泰兴分公司、丰泽化工、玺鑫染料等10余家小微企业成功退出。

落后企业的加快淘汰和环境质量的不断好转,有效地扩展了区域环境容量,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发展活力充分显现。去年,泰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前移至第29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百强县(市)排名第34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上升至第16位。泰兴经济开发区在全国化工园区排名上升至第6位,创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市生产总值首次迈上千亿元台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整治环境生态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