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农业农村局 马宏燕
以农药减量使用、保证病虫防治效果、实现小麦生产绿色高产高效为目的,验证高效环保型助剂对小麦减施增效作用,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提出科学依据。
试验示范地点设在鹤壁市浚县卫溪办付庄村付太华的小麦常年种植地块内,试验田上茬作物为玉米,地势平坦,土质为黏质土,土壤有机质为17.2 g/kg,pH 值为7.8,灌溉较为方便,试验示范田每667 m2播种量为17.5 kg,2017 年10 月11日播种,水肥管理措施得力。
试验作物为冬小麦,品种为丰德存麦5 号。
1.农药助剂。商品名为“激健”(四川蜀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含量为63%,成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甲酯、玉米胚芽油、油茶籽油、大豆油等,具有增加药剂附着率的作用。
2.化学除草施药。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70.5%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66.5%二甲四氯+4%唑草酮。
3.防治蚜虫施药。25%氰戊·氧乐果乳油(河南绿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 氧乐果+5% 氰戊菊酯;5%吡虫啉乳油(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99%磷酸二氢钾晶体(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小麦田间杂草。全部为播娘蒿和荠菜。
2.小麦穗蚜。
试验示范设3 个处理,采用简单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处理1:常量施药处理区,面积为0.3 hm2。化学除草每667 m2用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20 mL+70.5% 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25 g;防治蚜虫每667 m2用25% 氰戊·氧乐果乳油50 mL+5%吡虫啉乳油50 mL+99%磷酸二氢钾晶体100 g,每667 m2每次对水15 kg 喷雾。处理2:减量施药处理区,面积为0.3 hm2。化学除草每667 m2用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减量30%+70.5%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减量30%+ 助剂“激健” 15 g;防治蚜虫每667 m2用25% 氰戊·氧乐果乳油减量40%+5%吡虫啉乳油减量40%+99%磷酸二氢钾晶体减量40%+ 助剂“激健”15 g,每667 m2每次对水15 kg 喷雾。处理3:空白对照区,面积为0.07 hm2,每667 m2每次施用15 kg 清水喷雾。
3 个处理水肥管理措施一致,用药量按照试验设计精准称量,施药器械使用电动喷雾器圆锥形喷头均匀喷雾,每667 m2施用药液15L。因助剂“激健”为大分子黏稠物质,溶解较慢,施用时充分搅拌,“激健”与农药完全混合时,使用2 次稀释法,充分搅拌均匀后施药。
化学除草在小麦处于返青期的2018 年3 月11 日15:00 进行,施药当天,天气晴好,无风,气温4~18 ℃,施药后5 天内无降水;防治蚜虫在2018 年5 月9 日16:00进行,施药当天,天气晴好,微风,气温14~28 ℃,施药后6天内无降水。
采用绝对数调查法,按照双对角线法,每处理区固定5 点取样,每点4 m2,定点调查施药前及施药后30 d 的杂草株数,计算出2 个处理区株防效,结果见表1。
株防效=(处理前杂草株数-处理后杂草株数)÷处理前杂草株数×100%
由表1 可知,在防治小麦田间杂草时,常量施药处理区和减量施药处理区的株防效分别达到89.23%和90.12%,除草剂用量减量30%+助剂“激健”15 g 的防治效果稍优。
按照双对角线法,每处理区固定5 点取样,每点标记10 株,定点调查施药前及施药后3 d、5 d 标记麦穗上的蚜虫数量,计算出2 个处理区各期株防效,结果见表2。
表1 各处理区化学除草防效调查
表2 各处理区防治穗蚜调查
由表2可知,在防治小麦穗蚜时,常量施药处理区施药后3 d、5 d 防效分别达到93.96% 和97.05%;减量施药处理区施药后3 d、5 d 防效分别达到94.78% 和97.58%,防治穗蚜杀虫剂和叶面肥用量减量40%+助剂“激健”15 g的防治效果稍优。
不同处理区产量及效益分析见表3。通过试验测产可知,在防治小麦田间杂草时,除草剂用量减量30%+ 助剂“激健”15 g,在防治小麦穗蚜时,防治穗蚜杀虫剂和叶面肥用量减量40%+助剂“激健”15 g 与常量用药均有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作用,常量施药处理区和减量施药处理区每667 m2常量分别增产59.37 kg 和63.06 kg,增长率分别为18.82%和19.99%。
防治小麦田间杂草除草剂用量减量30%+ 助剂“激健”15 g,防治小麦穗蚜杀虫剂和叶面肥用量减量40%+ 助剂“激健”15 g,具有提高小麦产量、提升小麦品质、减少农药污染的作用,能够实现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的目的。不足之处是用药成本稍高,建议在以后的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中,利用政府资金购买助剂“激健”,免费发放使用,搞好技术宣传推广,把农药施用量降下来。
表3 各处理区产量构成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