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1811年11月的一个深夜,在英国的诺丁汉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年轻人和两个同伴潜入了他们白天工作的工厂,用铁锤砸毁了工厂里的全部机器。此后几天里,卢德带人砸毁了工厂里的机器的事情,开始在当地流传开来。“是机器毁掉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要毁掉那些万恶的机器。”很快,诺丁汉郡的居民们——无论是否是工厂里的工人,都纷纷加入冲入工厂,砸毁机器的行动中。这场后来被冠以带头者“卢德”之名的运动,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第一次人对机器的“战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让原本主要在手工工场里依靠手工生产的传统手工业者破产、失业,工资下跌。同时,资本家的贪婪与压榨,让工厂里的工人们也把不满情绪指向了大机器。尽管卢德运动很快就被政府压了下去,但是从此以后,卢德主义,也就是刻意放大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的思潮,随着工业化在全世界的进展,而不断传播和演变。
卢德运动的领导者(图片来源 / Wiki)
1909年,英国作家福斯特在《牛津和剑桥评论》秋季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大机器停止运转》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不久后的未来,地表因为不明原因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于是,人们不得不搬到地下城内居住。地下城居民的衣食住行,都由一台大机器提供服务。在大机器的伺候下,人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通过类似电视电话的装置自由地和千万里之外的人打交道,一个人可以认识几千人,但从不面对面交往。一本大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被当作宝贝摆在每个人的家中。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叫凡许蒂的中年妇女。她的儿子库诺已经成年,生活在另外一个大陆的地下城里。两人经常几个月都不直接见一面。有一天,库诺通过通信设备发来信息,一定要求面见母亲。他告诉母亲,自己曾经上过地面,看到那里有人生活在原始坏境里,并且感受到不依赖机器的自然生活是多么美好。凡许蒂闻言,斥责孩子大逆不道,声称只有以大机器为依归才能有文明幸福的生活。幾个月后,大机器因为事故慢慢停止转动,已经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地下城居民们无计可施,最终走向灭亡。而极少数鼓起勇气,重新回到地面的人,幸存了下来。
E.M.福斯特 (绘图 / Dora Carrington 图片来源 / Wiki)
1928年,美国作家凯勒在《惊异故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行人的反叛》的科幻小说。小说里,作者虚构了一个完全依赖“汽车”存在的未来社会。小说中的“汽车”,既可以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房车”,也可以是帮助人们代步的“自动轮椅”,还可以是人们充当社交场所的“会议巴士”。而生活在这个无“车”不在的社会中的未来人都以“悬挂的、萎缩的”双腿为美。甚至,有没有“汽车”成为了划分人们社会群体的标志:富人大量购买汽车,成为“司机”一族;穷人买不起汽车,沦为“行人”。
最终,“司机”甚至开始谋划对“行人”进行种族灭绝。几百年后,人们出生后就生活在汽车里,视走路为野蛮、耻辱,完全不再进行体力劳动。而各种机器排出的废气让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毒素。这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让“司机”们的智力急速退化,仅仅略高于猿猴。就在“司机”们继续享受车轮上的生活时,一群残存的“行人”冲出原始森林,向城市里的“司机”们发动了进攻,最终“行人”们获得了胜利,他们废弃了一切机械力,将世界带回了田园时代。
这两部科幻作品发表的时代,恰恰是英美两国各自进入所谓的“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篇章,但工业化本身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人口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工业化早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就会越来越关注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而工业化恰恰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因而对“科技”的反思,以及展现“科技”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成为了科幻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
《行人的反叛》插画(图片来源 / amazing stories)
本期的三部科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此类主题。李诗诚的《水仙花计划》里,为了验证太空电梯的可靠性,不得不由老人去充当开路先锋。张佳禾的《死寂》中,纳米机器人创造出的幻象,让“僵尸之城”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人间乐园。汪雯欣的《活着却不复存在》则描述了被紧闭在“手机”空间里的“活死人”的痛苦。三位小作者的小说,尽管内容上并不相同,但却都展现出对人与“科技”关系的反思。
今天,人类已经真实地进入了被科幻作品描绘过无数次的“21世纪”。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对此,有些人积极乐观,而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其实,这本身就代表着,人类已经清楚意识到,科技发展本身的二重性—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面,甚至对另一面完全忽视,显然就是不客观、不科学的认识方式。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全面地看待科技发展,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人类文明史和工业文明史都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靠继续发展,才能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陈莹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