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鹏 华珍慧 庞斐斐 唐华
摘 要:肉牛产业是张掖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产业基础雄厚,对于推动张掖市农业经济实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产业链条脆弱,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效益低,发展活力不足,综合实力不强,处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期。亟待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以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肉牛产业生产体系,进而推动畜牧业强市建设进程。
关键词:肉牛;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一、产业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张掖市经过40年不间断的黄牛冻配改良,形成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高代杂交群体,基础母牛达32万头,牛群整齐度好,生产性能高,整体存栏达80万头,年出栏40万头以上;存栏牦牛5万头,奶牛5万头;并成功注册“张掖肉牛”、“肃南牦牛”地理标识,全市肉牛改良率达到96%。现有万头以上牛场3个,千头以上牛场44个,百头以上牛场311个。从2015-2017年,全市肉牛存栏量增长3.55万头,饲养量达到96.95万头,增长幅度达5%,出栏量增长3.65万头,增长幅度达13.27%。目前,已建成具有70万头年屠宰加工能力的流水线,同时带动了饲料种植及加工等关联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在肉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中,我市累计创建省部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20个,省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标准化规模养殖成为张掖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路径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大力开展肉牛标准化养殖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制定和完善了金张掖肉牛饲养质量标准、农作物秸秆生物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技术规范和张掖牛肉生产标准等三个地方标准,肉牛标准化技术普及率达到75%以上。“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61.6%。从2015-2017年,全市牛肉產量增长3680.55吨,增长幅度达12.93%。
3.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为延长产业链条,市上在项目、资金、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饲草基地+规模养殖场区+养殖大户+营销组织”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博工、祁连牧歌等肉牛现代化屠宰加工厂和金昱、发忠、金阳光、草原惠成等肉食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祁连牧歌、博峰肥牛、草原惠成等30个畜产品品牌,年产各类冷鲜、熟食制品3.8万吨。
4.生态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
由于肉牛养殖和加工企业的带动,涌现了一批以张掖牛肉为主打品牌的酒店和饭店,有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并向其他产业扩展;面对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刚性约束不断趋紧的形势,确定了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大力发展有机肥加工企业,全市建成有机肥生产企业13家,有机肥生产能力达到68万吨。农作物秸秆饲料牛羊过腹转化,粪污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有机肥,食用菌废弃基料再加工饲料和有机肥,有机肥还田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发展有机农业的张掖循环模式已基本形成,生产食用菌基料年消耗牛羊粪12万吨。民乐华瑞水肥一体化利用、前进牧业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高台方正沼气能源生产项目有序推进,建成万禾、玺峰、恒源有机肥还田等粪污转化利用示范点103个,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8%以上。至2017年底,全市通过堆肥还田、有机肥生产、沼气利用、菌棒基料等方式年处理利用畜禽粪污1245万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5.产业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围绕牛产业发展,市县两级整合项目配套资金,交由农投公司用于贷款贴息、担保和短期低息借款,探索了财政资金有偿滚动使用新途径;鼓励养殖企业参股政府农投公司,开启了养殖企业参股政府融资平台的先河;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畜牧业”示范引领行动,万禾、前进、华瑞、玺峰等17家养殖骨干企业正在建设全程可追溯网络监控平台;实施农业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引进海尔集团投资10亿元用于基础母牛扩繁增量项目,实施“保险+投(融)资+担保”的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引进厦门信达集团5亿元资金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项目,开展“肉牛购买+养殖场育肥+回购营销”模式新探索。这些机制改革及融资措施的落实,将对助推我市牛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疫病及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逐步完善
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张掖市加强畜牧兽医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动物防疫及卫生监督规范化建设,为所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室配套防疫设备;认真落实监管职责,全力抓好动物养殖、屠宰、运输、加工、诊疗及畜禽交易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屠宰检疫规程、落实畜禽外出检疫、调入检疫隔离观察制度,加强兽药、饲料等畜牧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初步建立了以电子出证为基础的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引导生产企业从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开展标准化生产,严控疫病风险,为产业保驾护航。
二、发展短板
1.母牛繁育动能不足
一是随着全国牛肉价格持续走高,肉牛养殖成本持续增加,散养户原始积累相对较少,散户小规模化养殖数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散养数量逐年减少,我市大部分基础母牛在千家万户,母牛存栏量逐年减少。规模养殖场养牛“高本低效”生产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导致牛源紧张。三是外省市依托精准扶贫政策高价购买我市能繁母牛,导致全市能繁母牛数量持续减少,基础母牛资源匮乏。
2.繁养脱节现象突出
肉牛饲养繁育环节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回报低,肉牛繁育环节周转速度较慢,占用大量的场地和资金,企业运行负担沉重,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育肥环节周期短、资金周转快、效益高,大批企业涌入育肥环节,出现了繁育环节萎缩而育肥环节饱和的现状。受价格因素影响,大量活牛被市外企业收购,导致牛源紧张,产业链出现了脱节问题。
3.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肉牛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补贴。根据国际通行的办法,可以对母牛开展补贴,同时结合冻精补贴,建立起肉牛的良种繁育体系,从基础上解决肉牛繁育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养牛的投入性补贴,建立起饲草饲料的供应体系,来降低养牛的硬成本,提高养牛的效益和积极性。
4.养殖受资金影响较大
肉牛产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且占用周期长,银行为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贷款风险而慎贷惜贷,养殖农户和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
5.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充分
一是粪污处理投入不足。仅靠养殖企业自身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加大了企业负担,很难自行解决粪污治理问题。二是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配套技术与设施,即便是还田利用,粪污施肥检测标准和利用技术需要切实规范和完善。三是支持政策不足,引导调控难。有机肥、生物质气等产品生产和使用缺乏扶持措施,已建成的有机肥、生物质气生产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前景
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贯通全市第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实现扩量增容与提质增效并重,以“做大基地规模、做强龙头企业、創建名优品牌、拓展销售市场、做好服务保障”为重点,转变观念和调整思路,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建设步伐,促进肉牛产业向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迈进,形成独有的“张掖模式”,使肉牛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1.资源优势明显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要道,气候类型多样,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隔离条件好,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属绿洲灌溉农业区,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350万吨以上,秸秆资源利用高效;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1.2%,草原植被盖度46.78%,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37万亩,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及饲草资源,为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政策支持有力
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内部活力,实施“肉牛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补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粮改饲”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等各类项目性补贴政策,带动各种投资和融资,形成了多元投资发展肉牛规模养殖良好局面。
3.产业发展基础坚实
随着中央、省市县财政与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肉牛产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1)种群优势突出。经过40年不间断的黄牛冻配改良,建立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基础母牛核心群,形成了32万头高代杂交母牛群体,成功注册“张掖肉牛”地理证明商标,全市肉牛良种率达到96%。
(2)发展模式独特。创造性地推行“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站所抓防疫”的张掖肉牛发展模式。
(3)“五良”技术支撑。在肉牛养殖全程,始终坚持 “良种、良料、良舍、良医、良法”五良技术组装配套,技术人员实行“三包”服务。张掖市作为全省仅有的3个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之一,肉牛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4.市场空间宽广
随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必将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和牛肉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从省内外看,部分牧区省份由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被迫采取强制性禁牧措施,压缩草场载畜量,肉牛养殖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带,是肉牛舍饲养殖最佳适宜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作者简介:
陈海鹏(1970--)男,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肉牛养殖。
庞斐斐(1985--)女,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学。
华珍慧(1976--)女,汉族,甘肃永登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民教育培训。
唐华(1976--)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