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1947—),男,浙江鄞县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党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已出版《观念更新论》等数十部著作,其中由《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组成的“毛泽东研究三部曲”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发表了《邓小平的“治国论”》等数百篇论文,其中《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
主持人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这里讲的“关键”,一是指“关键在党的领导”,二是指“关键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党的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
众所周知,同时也举世公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貢献。这个贡献,既包括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反腐倡廉的创造性实践,也包括党的制度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及改革中进行的规章制度清理、修订和新订,更包括党建思想理论的创新特别是形成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建理论。怎么总结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党作出的这些历史性贡献,应该是我们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越来越繁重。比如党的十九大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政军民学”是“条条”,“东西南北中”是“块块”,因此党既要领导好“条条”,又要领导好“块块”,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更为复杂的是,在基层特别是在城市基层,群众的需求、社会的矛盾大多发生在“块块”(比如社区),而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权力基本都在“条条”,“块块”的党组织无法调动“条条”党组织掌握的资源来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矛盾。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了北京市、成都市等地基层党建的经验,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提供了许多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这些经验更应该成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
党和人一样,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需要经过细心调理,使之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仅打“老虎”、拍“苍蝇”、猎“狐狸”,在反腐败斗争中形成了压倒性的震慑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而且在解决“四风”问题、克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等方面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祛邪”,更要“扶正”,打通机体的经络,使之能够依靠自身的能量以“正”压“邪”。我们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使我们的党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进一步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