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飞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课程,如何能够科学高效地在课堂上开展相关实验,让学生走入科学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课堂质量建设的关键。通过科学安排实验,能够很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巩固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促进科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直观演示,猜测多元结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完善的知识框架和常识储备,面对课本上的知识,很难形成较好的转化,因此往往会对课程感到枯燥无聊。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初,能够先通过一个小实验,进行课本知识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猜测可能的结果,就会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例如,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一课中,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学生从生活当中发现并认识摩擦力,了解到摩擦力的基本原理,认识摩擦产生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先设计了一个有关摩擦力的小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笔者拿了三本书,把三本书上下直接叠放在一起,然后找到班上一个比较瘦小的男生,让他抽出中间的那本,结果他很轻松地从中抽取了出来。之后,笔者把两本书用一页夹一页方式叠放在一起,找到班上力气比较大的两个男生,让他们一人手扶一本,看能否把两本书拉开。结果,这两个男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分离这两本书。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点燃了,这时,笔者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结果。有的学生说是“重量”,有的学生说是书的“材质”问题,有的学生说书的“封皮比较光滑”。这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了“摩擦力”的概念,并让学生带着好奇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直观演示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方法,并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快乐。因此,教师不妨多利用这样的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设计方案,引导自主探究
科学的本质,其实是人类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方案,开展科学探究。这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构建学生的逻辑思考习惯。
例如,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对“力”进行比较详细的探索,在教学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力”,能够通过某种形式,把“无形”的力转化为“有形”的结果。因此,在教学开始前,笔者先抛砖引玉,通过展示一个帆船移动的小视频,让学生感受水的浮力和风的动力,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去证明生活中其他存在的“力”。有的学生带来了一个弹簧秤,在弹簧秤下挂了一个书包,用来证明“重力”的存在,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好评。有的学生用手拍桌子,说手感受到的痛感,就是“力”的作用;有的学生用手拉橡皮筋,发现自己用力的同时,橡皮筋上也会传来一个力,证明了“弹力”的存在;还有的学生带来了一个篮球,不但证明了力是相互作用的,还在拍球的过程中,去探究力的一些作用条件和轨迹特征。通过自主进行设计方案,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阶段科学学科要重点培养的思维特质。通过自主设计方案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新知,体验到知识学习的乐趣。
联系生活,深化应用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生活体验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可以与实际生活构架联系,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这一单元中,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系,并且简单学会了如何计量心跳。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测量心跳,看看他们的心脏是不是健康,并告诉爸爸妈妈运动的重要性。在拿到这个作业后,学生们一下子就把课堂上的内容和平常生活中在体检时测量的心跳、血压等联系到一起,在通过上网查阅到心跳的正常区间之后,学生纷纷按照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回家给爸爸妈妈测量心跳。有的学生用“三指法”进行测量,把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依靠中指指肚来感受心跳,有的学生把课堂上制作的小听筒拿回家,直接靠听力来计算心跳数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了有效结合,既学会了课堂知识,又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爱心,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学是从生活中来、高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小学科学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必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中基础性的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将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安排实验,大胆创新,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太湖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