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祥
(武夷学院 体育教学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2019—2020年,是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的决胜期,如何改善当代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是我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青少年体质身心发展,也决定着我国未来人才的优劣。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学体育工作开展不是很好,学生在学校、家庭的的压力下,全部精力应对学习和考试,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校管理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缺乏相应的监督、督促机制,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学校对于体育教师配备和培养工作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学校体育设施相对不足,导致学校体育工作无法良好的开展。通过查阅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处于身体素质发展黄金时期的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却逐渐走下坡趋势,繁重的学习压力,造成现在学生机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劳,再加上现代中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学生体重和年龄不相符,一些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而引起的健康问题,在中学生身上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改善当代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将成为衡量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新标准。
文章以闽北地区各中学体育开展的现状为例,通过对闽北地区部分中学的访问、调查,针对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寻找改善现状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学校体育的工作氛围,营造健康愉快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1.1.1 研究对象
以闽北地区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1.2 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25所中学及3 000名学生和150名体育教师。调查对象结构如表1、2所示。
表1 参与调查的学生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表2 参与调查的教师基本情况Table 2 Basic situation of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武夷学院图书馆有关文献资料,走访南平市及各有关县市教育局借阅相关资料。查找了自2010至2018年期间有关中学体育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找出了目前中学体育的研究现状,也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撰写拓宽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闽北地区共有2区3市5县,高级中学49所,初级中学53所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学校所在区域及办学的层次不同,方便取样,选取25所初、高级中学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包含:市级高中3所、县级高中7所,市级初级中学3所、县级初级中学5所、农村初级中学7所。在抽查取样的25所学校中,共发放教师问卷150份,主要针对学校分管体育的领导及体育一线教师问卷150份,回收146份,有效142份,有效率97.2%;学生问卷3000份,主要面向体育课和参与体育课余训练学生,回收2689份,有效2 490份,有效率88.2%,达到有效问卷调查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
在走访的部分抽样中学中,对部分学校负责体育工作的领导及一线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及参与课余训练的学生进行访谈,就目前闽北地区中学体育开展的情况,广泛听取中学体育工作者的心声,认真记录有利于当前中学体育的建议和想法。
1.2.4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1.1 闽北地区学校体育管理
学校领导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不重视是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不利的主要原因[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升学压力的逐渐增大,而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青少年,却几乎远离身体锻炼,身体素质也逐渐有下降趋势。在青少年迫切需要加强体质锻炼的形势下,部分学校领导也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逐渐转变工作态度,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注,通过查阅教学大纲和等有文献可知,目前在国内学校领导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
表3 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措施(N=25)Table3 Measures to strengthen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N=25)
如表3中所示,闽北地区学校体育管理基本上能按照国家要求执行,大多数学校都有制定相应的体育工作计划及纲要,部分学校还有安排专职校领导分管体育工作,但是针对体育工作建立监督激励机制的学校还不是很多,学校对于体育老师的业务培训及学习仅占到38.0%,说明大多数学校都未组织过体育专业教学的学习研讨。
2.1.2 闽北地区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通过对闽北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运动技术等级的调查,具体数据如表4、5所示。
表4 体育教师学历层次Table 4 Educational lev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表5 体育教师的运动技术水平Table 5 Sports technical lev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闽北地区中学体育教师中,大多数以大专学历,无运动等级的为主,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的教师群体中更为严重。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本科生及部分硕士学历的毕业生也在考虑走入中学,担任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但只限于重点中学,对于偏远地区的中学,还是以早期的中专、大专学历为主。从表5中显示,目前在中学担任教学与训练工作的老师中,大多数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比赛,教学技术还有待于提高,而对于少数具有传统体育项目建设的部分中学才拥有三级运动员以上水平的老师。基于上述情况,可以说明闽北地区体育教师学历不高、技术水平偏弱。
2.2.1 闽北地区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依据现状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课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课,增长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方法,为指导学生今后的终身体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起着决定性因素。笔者通过对闽北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如表6所示。
表6 闽北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大纲使用情况表(N=150)Table 6 U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yllabus in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Fujian(N=150)
如表6所示,大多数学校还是以国家教育部大纲规定的传统教学内容为主,而对于闽北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引入课程设计较少,只占到了8.7%,结合教师自身特色设计的有5.3%,结合学生喜爱情况设计只占到3.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闽北地区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依据主要还是以国家教育部大纲为主,区域特色项目的设计及教师自主发挥力度还不足。
2.2.2 闽北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现状
中学体育课程建设中指出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是影响体育健康课程开展的主要因素[2]。在中学体育课开展中,课程内容的选定对课堂教学的完成起着非常关键作用,尤其处于青春发育的中学生,性情比较浮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兴趣,对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学在体育课程建设上,应改善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拓宽体育课堂的选材领域,善于挖掘社会特色体育资源,引入地区特色项目进入课[3]。如果课程内容的特色不鲜明、创新和适应性不强的话,就引起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兴趣不足,就会产生对体育活动倦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理念的创新,不能只是传统的把体育知识和技能灌输式的教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4]。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针对初、高级中学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如表7所示。
表7 闽北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组织情况Table 7 Organ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lasses in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Fujian
通过表7可以看出,传统的田径运动、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运动仍然为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多元化休闲体育也逐渐走入校园。如轮滑,在一些体育硬件设施相对好一点学校开始推广开展;而对于形体健美、格斗搏击项目,迫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限制,没有大幅度引入课堂;民族、民俗体育项目组织的也相对较少。通过上述可以说明了目前闽北地区体育课程设计内容比较单一,再加上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占据着教学大纲的主要位置,限制了部分教师对于新项目的引入,最终导致了闽北地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具有特色。
2.3.1 闽北地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喜欢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尝试引用新型体育项目的开发,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刺激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好奇心,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的知识,获得教育[5]。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常识、锻炼身体的直接动力,再加上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有效教学手段,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锻炼。
图1 闽北地区中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情况Figure 1 Preference for physical activity abo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Fujian
如图1所示:正处身体、心理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主观意识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只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界各种因素的约束,导致了学生与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数量不相符。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性别对于学生选择体育项目起着非常关键的决定因素。如表8所示。
表8 闽北地区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表(N=2 490)Table 8 Favorite sports even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Fujian(N=2 490)
通过表8可以看出,最受中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有:田径运动(19.3%)、休闲运动(16.9%)、大球运动(13.7%)和小球运动(12.9%)。在中学课外活动中,传统的锻炼方式还是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体育健身方式进入中学校园,如轮滑项目逐渐引起了学生的锻炼兴趣,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休闲体育项目锻炼身体。
2.3.2 闽北地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在中学繁重学习任务下,学生承受着学习和机体疲惫的双重困惑,学生可以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缓解学习产生的精神、身体的疲劳,提高身体的兴奋性,以更好的精力应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对此,本文对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9 闽北地区部分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情况(N=2 490)Table 9 Number of sports activities for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Fujian(N=2 490)
如表9所示,学生参与锻炼情况基本上良好,有49.1%以上的同学,每一周能有3次以上的锻炼次数,基本上符合国家对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要求。但是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鉴于升学压力的影响,老师及家长常常忽视学生对于身体锻炼的需要,再加上父母偏重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思想,使得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机会,让身心发育与身体发育不相符,造成学生体质过差,心理脆弱等不良隐患,因此笔者在此呼吁社会、学校和家长应该留给孩子足够成长发育所需要的锻炼空间,使孩子能健康发育、成长。
2.3.3 影响闽北地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因素分析
学校体育活动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课外锻炼形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有效的提高,学校应营造适应学生锻炼氛围,组织开展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参与业余训练,提高学生体育竞技能力[6]。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愉快的生活方式,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运动技能。采用合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闽北地区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情况基本还算合理,尤其是地、市级的中学,基本上可以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工作,但是部分偏远山区的中学就不容乐观,体育专业教师的缺乏和体育设施的相对不足,导致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荣乐观。
表10 影响闽北地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表(N=2 490)Table 10 Factors affect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Fujian(N=2 490)
通过表10可以看出,在闽北地区中学中,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最大阻力,尤其是家长反对导致了学生缺乏时间锻炼,而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数据显示,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缺乏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指导也占到了85.3%,学校没有营造出良好体育氛围,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只能对自己喜爱的项目望其项背,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4.1 闽北地区校内体育训练现状分析
学校运动队是衡量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标志,从某一方面还可以反映出学校整体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对闽北地区各中学学校业余训练队的现状、教练员以及学生情况的调查,如表11、12、13所示。
表11 学校业余训练队成立现状调查表(N=25)Table 11 Questionnaire on the establishment status of school amateur training teams(N=25)
表12 学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情况调查表(N=25)Table 12 Questionnaire on coaches of school amateur training team(N=25)
表13 学校业余训练队学生情况调查表Table 13 Questionnaire on students of school amateur training team
通过对学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队员的调查,有一些学校业余训练工作开展并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学校都是比赛前临时组建训练队,具有传统项目训练的队伍只占到12.0%,还有就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学生自愿组建的兴趣练习小组。在对教练员调查中,可以看到闽北地区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在职老师,并且以中年老师为主。在业余训练队的队员中,基本上训练时间一年以内为主,训练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体育训练考取大学。在训练经费方面,主要是以家里提供为,靠比赛奖励训练的队员只占到2.3%。
2.4.2 闽北地区校内体育竞赛开展现状情况分析
在中学的体育活动中,应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创新校内体育竞赛的组织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中学的体育竞赛或有关活动[7]。应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比赛,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或者组织竞赛,不仅可以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更能欣赏到体育赛事的激情,锻炼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2.4.2.1 闽北地区校内体育竞赛组织的频率情况
在闽北地区的中学中,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校内体育竞赛,但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学校,在组织的次数上也有差异,尤其是重点中学和偏远中学之间差距比较大。在校内体育竞赛组织频率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 闽北地区中学校内体育竞赛组织现状调查表(N=25)Table 14 Investigation form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in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Fujian(N=25)
通过表14可以看出,一般学校都会按照国家规定每年组织一次校级运动会,组织次数也比较固定,有48.0%的学校都会组织校级运动会,并且会选拔学生参加上一级的县、市运动会,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会组织相应体育竞赛,例如年级篮球赛、足球赛等,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2.4.2.2 闽北地区校内体育竞赛组织形式情况
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中提到学校要大力倡导非正式体育竞赛活动,非正式体育竞赛活动常常受到学校的忽视,然而它的发展往往是正式体育竞赛活动的基础。在竞赛方面应多增加一些喜闻乐见的项目,提高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8]。通过对闽北地区中学体育竞赛组织形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表15所示。
表15 闽北地区中学体育竞赛组织形式情况表(N=25)Table 15 Organization form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in Northern Fujian(N=25)
按照国家规定,闽北地区每年也都会组织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如校运会等,但是具体到校及以下的体育竞赛开展现状就不容乐观,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学生所在班级为主,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组织开展班内小型竞赛活动为主;受地理环境和气候、交通的影响,校际之间的竞赛组织也相对较少。
2.4.2.3 闽北地区校内体育竞赛组织内容情况
目前在开展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中,首先结合当前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选择适合当前年龄段的活动内容,采用合理的运动方式,创编适宜竞技体育项目,形成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9]。通过对闽北地区中学体育竞赛组织内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如表16所示。
表16 闽北地区部分中学校内体育竞赛组织内容情况表(N=25)Table 16 Contents of sports competitions in some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Fujian(N=25)
通过表16可以看出,目前在闽北地区中学体育竞赛内容上,大多数学校仍然只是局限在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对于竞赛形式、项目,创新性不够,有部分学校,逐渐开始把各种运动项目引进的校园体育竞赛。随着体育活动多元化,一些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逐渐进入校园,有一些体育老师就把那些游戏加上规则,成为比赛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运动会。
由于闽北地区地处福建省北端,山区较多,气候以阴雨天为主,与外界交流不便利,尤其是与福州、厦漳泉等地区相差比较大,经济、生活状况和体育环境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制约了闽北地区中学校内体育竞赛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福建省中学学校体育工作也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一些城区学校逐渐转变了对于学校体育竞赛的认识,使之学校的体育工作也有了走出去的机会,校内外体育竞赛会越来越多元化,多种形式为主的体育竞赛会逐渐走进校园,不仅提高了运动水平,还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1)在闽北地区中学体育工作中,学校领导开始转变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认识,但是重视力度还不够,具体的工作计划及纲要,落实还不是很到位,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激励机制建立还不完善,大多数学校都未组织过体育专业教学的学习研讨。在闽北地区中学体育教师中,大多数以大专以下学历为主,从运动水平来说,目前在中学担任教学与训练工作的老师,基本上没有经历专业的训练、比赛,教学技术还应待于强化。
(2)闽北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及课程评价依据缺乏特色性,没有充分挖掘闽北传统优势项目进入课堂,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的引进欠缺。困扰闽北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课不受重视、升学压力大、体育运动太苦太累、课程内容乏味,男女生存在差异,现在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
(3)通过调查闽北地区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发现作为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但由于学校不重视、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学生不能合理选择运动项目等原因,造成学生实际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不佳,在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男女性别上也存在差异。
(4)通过对校内体育训练和竞赛的调查,目前闽北地区校内业余训练还不是很系统,有许多学校只是为比赛临时组建训练队,缺乏长远规划。教练水平较低,没有经历系统专业训练,基本上无比赛经历,对于学生训练基本上以教材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训练主要是通过体育训练考入大学。校内竞赛目前开展不是很好,主要是国家大纲要求组织的校运会为主,比赛项目也是以传统比赛项目为主。
3.2.1 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闽北地区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机制不是完善的现象,学校领导应尽快转变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认识,加大重视力度,对于工作计划要逐步落实到位,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工作落实到人。对于教师的培养方面,应鼓励教师多参加专业学习,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学校还应多组织专业学习研讨和竞赛,建立比、学、赶、超的工作气氛。
3.2.2 加强闽北地区中学体育课程建设,健全体育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根据闽北地区中学体育教育评价特色性不高的现状,学校应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加强体育课堂教学,还应把学校教师一同融入到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去,对全校教师也进行相应的体育常识培训,加强体育知识的普及,丰富学校体育参加的人群。这样不仅增加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而且还起到了表率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也会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中,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还应鼓励各科教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加强与学生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加入学校体育综合改革队伍行列,促进学校师生全面发展。
3.2.3 提高学校业余运动队训练水平,完善校内体育竞赛机制
通过调查显示,针对于目前闽北地区中学校内业余训练缺乏系统性、教练水平低、学生竞技水平偏弱等问题,首先学校应加大对业余训练队的建设力度,规范训练的科学性,系统的有针对性开展训练工作;其次,积极鼓励教练参加业务培训,加强教练员的业务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业余训练,应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并系统科学的加以训练,鼓励参加相应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3.2.4 加大体育工作经费投入,建设体育特色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调查显示,在闽北中学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组织形式也比较懒散。针对上述现象,学校首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尽快完善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安排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传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让学生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学校体育品牌效应,加大对外交交流合作,拓宽体育资源渠道,建设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