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19-09-06 05:52
大众考古 2019年3期
关键词:黑猩猩文物音乐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学习考古》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2月

作者站在一名考古学老师的立场上,为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想要投入考古学研究的和正在学习考古学的青年学生、工作者提供了知识背景,包括学科史、学习方法和理论、相关专业书籍等,并对考古教育提出了意见和看法。所写内容,从考古出发,与文学、哲学、科学甚至生活细节相结合,探讨大众的事儿。

《中国先秦音乐文物考古与研究》

黄敬刚 著

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

作者对先秦时期人类社会所遗存下来的音乐文物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分别论述了中国音乐起源、商代社会制度与音乐考古、西周时期音乐文化与音乐文物、春秋时期音乐文化与音乐文物研究、战国时期音乐文化与音乐文物研究、战国时期音乐文物考古与研究、先秦时期音乐文物与考古学研究等内容。

《另一种古史》

【美】杨晓能 著,唐际根、孙亚冰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月

作者讨论了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和“图像铭文”三者的起源、背景及其相互关系,论证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和礼制的发展密切相关。指出这三大类别视觉媒体在中国青铜时代早期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实际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承载了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信息,因而是中国古史的另类记录。

《长安城与罗马城:东西方两大文明都城模式的比较研究》

周繁文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本书以汉长安城和罗马城的比较研究为切入点,从政治军事空间、生活空间、经济空间、神圣空间和陵墓空间入手,比较了两座都城在建城理念、建城过程、城市布局、宫殿建筑、公共空间、城市经济、居民住地、帝王陵墓、宗教场所等方面的异同。

《生活在古希腊》

【美】约翰·格林 图,【美】斯坦利·阿佩尔 文,林棽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本书使读者能很好地领略到古希腊人在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上取得的灿烂成就和风采,以及在2500年以前西方文明的萌芽时期,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展现了古希腊黄金年代的生活与文化,比如帕特农神庙、《俄狄浦斯王》的演出舞台、奥林匹亚竞技、苏格拉底受审等场景。

《发现玛雅》

【美】约翰·斯蒂芬斯 著,崔松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12月

1841年,斯蒂芬斯和加瑟伍德乘坐田纳西号到达墨西哥,开始了自己的中美洲探险之旅,在言语不通的地方想办法为自己雇佣印第安人,利用一切当地资源补充自己的给养,与难以驯服的当地官员打交道,在克服困难中,他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众多的玛雅城市遗址,为世人推开了玛雅文明的大门。

穷物理

人类行为或更早复杂化

根据3月15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3 篇论文,非洲东部早期人类制造先进工具并且展示出其他复杂行为的时间比此前认为的早上万年。同时,这些进步同重要的气候和景观变动相一致,或者说可能是由后者驱动的。最新证据来自肯尼亚南部的奥洛戈赛利叶盆地,研究者在此发现了最远追溯至120万年前的现代人类的古代近亲踪迹。在该盆地收集的证据表明,早期人类在约32万年前的某个时间段经历了一系列深远的变化。他们放弃了简单的手斧,转而使用更小、更先进的石片。后者由从遥远地方获得的黑曜石和其他材料制成。这一转变表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发展出贸易网络,而这正是人类行为变得日趋复杂的证据。研究者还在黑色和红色岩石上发现了豁口和矿物质,从而证实奥洛戈赛利叶早期居民利用这些材料创建颜料并且可能借此交流想法。(宗华,科学网)

人类和黑猩猩或共享身体语言

想说“你好”,但不知道当地语言?那么试着挥动你的手。这种在人类中常见的手势,在和人类最亲近的类人猿亲戚中也是惊人的相似。研究者从拍摄和分析生活在民主刚果的野生倭黑猩猩的视频入手,当倭黑猩猩作出引发其他同类产生令人满意的一致反应的常见手势时,它便会被添加到列表中。例如,当倭黑猩猩在很大声响地抓挠一只手臂并且看着另外一只时,后者通常会作出为前者梳理毛发的反应。由于第一只倭黑猩猩几乎总是对这种反应感到满意,研究者便推断“大声响且大幅度地抓挠”是在请求梳理毛发。该研究第一作者、英国约克大学比较心理学家Kirsty Graham 介绍说,随后他们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手势进行了比对,发现其指令系统的重合度在90%左右,高于撞运气产生的几率。(宗华,科学网)

中国东部滨海平原新石器遗址的时空分布格局

研究者统计了东部滨海平原史前和商周时期遗址2000余处,其中年代确定的新石器遗址655处,利用DEM 和GIS 分析方法,对遗址点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发现遗址数量的变化和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区域地貌的演化,尤其是海岸线的变化,而区域地貌的演化又受控于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全新世早期,遗址零星分布于浙东山间盆地,远离海洋。在距今约9000—7000年间,东部滨海平原区广泛海侵,其西南和南侧为滨海的低山及岛屿,为人类提供了有限的生存空间,文化类型中含有明显的“海洋成分”。7000年前后是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重要转折期,海平面接近于(但是低于)现在的高度。7000年之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而此时流域沉积物供给丰富,因此快速淤积成陆,海岸线东延,陆域面积的扩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东部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很低,河网密布,又处于黄淮、江淮和钱塘江等大河的下游洪泛区,容易受到极端气候环境事件的袭扰,从而影响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迁移和演替。(郑洪波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2期)

古DNA颠覆马“家谱”

传统观点认为现代马在5000多年前出现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由波泰人驯化。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分子考古学教授Ludovic Orlando 团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波泰马并非现代驯化马的祖先,而是普氏野马的祖先。普氏野马并不是真正的野生动物,现代马来自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种系。(赵熙熙,《中国科学报》 2018年2月26日)

中国北方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

晚商以前,经过驯化的家马开始被零星引入中国北方。但环境的制约和家马利用方式的欠缺,使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晚商以前,先民与马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松散的关系。晚商开始,环境转变与家马“服劳”功能的开发,使家马的本土化历程迅速展开。在中原地区,家马成为拉车的役畜,拓展了旱作农业的内涵;在北方地带,家马成为骑乘的对象,为游牧业和游牧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两种不同的家马本土化路径,都经历了风土适应、技术改造和文化接纳三个环节,同时衍生出北方地带和中原地区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演变趋向,或是造成中国晚商西周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初动因之一。(赵越云、樊志民,《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

知文明

尼安德特人绘制最古老壁画

在西班牙的3处洞穴里,发现类似梯子的形状、点和手印的岩画,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在智人到达欧洲之前,便已经在洞穴里进行绘画创作了。曾经被认为在智力上不及现代人的尼安德特人,或许是有着复杂信仰的艺术家。它们的确切含义可能永远无法知晓,参与该项研究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考古学家Alistair Pike 说,但它们几乎肯定对我们灭绝的表亲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赵熙熙,《中国科学报》2018年3月1日)

仰韶文化的鱼纹

仰韶文化彩陶中大量鱼纹的存在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鱼类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性,寓意丰收富余,因此古人在祭祀活动中为祈求繁衍兴旺,会举行“祭鱼”仪式,这在大量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中均有体现。鱼纹是“祭鱼”仪式的反映,而人面鱼纹则是宗教祭祀中巫师形象的反映,这些均体现了“祭鱼”仪式的威严、庄重和神圣。在仰韶文化中,鱼纹演变经历了写实鱼纹、典型鱼纹、简体鱼纹和符号化鱼纹等阶段,虽然其形态从早到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象征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仰韶文化早期,“祭鱼”仪式仅存在于关中和陕西南部地区,到庙底沟类型时期已扩展到整个黄河中游,并对周边

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说明“祭鱼”活动并没有停止、中断或被其他祭祀行为所取代,其贯穿于仰韶文化的始终。(袁广阔等,《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读天下

文化部长雒树刚: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3月13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利用好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发挥其文化价值,发挥其教育和熏陶功能。雒树刚表示,利用好文化遗产,要让人民群众“零门槛”“无障碍”接触文化遗产。这些年,我国积极开展工作,现在除了遗址性文物单位之外,所有国有博物馆都已对群众免费开放,群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春节期间经常会出现博物馆爆满的现象。(刘坤,《光明日报》2018年3月14日)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文物安全不能搞“下不为例”

3月3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回答关于文物安全问题时表示,文物安全永远是零起点,要紧扣文物安全责任链条,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不能搞“下不为例”。在文物安全问题上一定要有责任意识。此外,要加强能力建设。一些地方一个文物机构挂好几块牌子,一个人身兼数职,这样认知能力、精力体力有限,长期下去都会出问题。希望各地在机构改革中充分注意文物安全问题。(杨煜,光明网)

猜你喜欢
黑猩猩文物音乐
被隔离的黑猩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黑猩猩拥抱救命恩人
倭黑猩猩也会出现老花眼
音乐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