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谌晗
七年精彩一跃,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今年3月获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实现了赛事级别“三级跳”,引人气、聚财气、扬名气,“中国凉都”城市品牌日渐风行天下。
六盘水是一方清凉净土,夏季平均气温19.7℃,加之“凉爽、舒适、滋润、空气清新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等气候特点,2005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
六盘水是一座奔跑之城,自2013年举办首届马拉松赛开始,七年来,20万跑友从五湖四海云聚于此,共赴盛夏之约,用脚步释放激情。
七年精彩一跃,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从中国铜牌赛事起跳,到连续五届成为中国金牌赛事,再到今年3月获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实现了赛事级别的“三级跳”。
七年深耕细耘,借“赛”出山的六盘水,引人气、聚财气、扬名气,“中国凉都”城市品牌日渐风行天下,“马拉松经济”正焕发勃勃生机,一座“清凉之都”“运动之城”在磅礴乌蒙已具雏形。
今年的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将于7月28日上午鸣枪开跑,三万跑者将用脚步丈量城市,无数市民为之加油喝彩,这是运动者的欢乐盛宴。
七年岁月更迭,作为资深“跑友”的方从进谈及在“家门口”跑马拉松,眼里满是欣喜:“最初是因为好奇,后来成了习惯,一跑就是七年,我很享受运动人生,还加入了长跑运动协会。”
如今,不管是晨光熹微,还是星月升起,在垂柳拂岸的水城河畔、明湖湿地公园的健身步道上,方从进和他的跑友们挥洒汗水、纵享欢乐。
这是六盘水市坚持把体育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高起点谋划、大手笔投入、强力度推进久久为功呈现出的喜人面貌,也是该市跳出“体育圈子”办体育,以“六马”等群众体育赛事为支点,撬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兴起的生动实践。
跳出“体育圈子”办体育,意在让群众体育活动成为市民的节日——聚焦“六马”,七年来,从千人参赛到三万人规模,从专业马拉松拓展到大众健身跑,赛事内涵愈发丰富,群众参赛热情日渐高涨。
“六马”组委会用这样一组数据直观呈现七年来群众参赛积极性接连攀升——2013年12000个参赛名额,需广泛动员市民参与;2018年开放报名仅五天,30000个参赛名额已被抢空。
窥斑见豹,三五好友相邀组团约跑“六马”,已成为时下凉都市民休闲放松最时髦的新选择。一阵“运动风”席卷凉都后,“跑起来”“动起来”正成为市民新风尚。
更为人称道的是,以品牌赛事为引领,今天的六盘水,体育惠民的触角还在向基层延伸。目光锁定钟山区,体育协会社团组织已达71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87个,过去三年共举办各类赛事43场,参加人数达40万人次。
《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800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共有1581场,较上年增长43%。
要想在全国愈发红火的“马拉松”热中来一场“士兵突击”殊非易事。所幸,六盘水超前谋划,借力“凉”资源,在盛夏国内外马拉松赛事大都进入“休眠”模式之时,举办“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
时光回溯,六盘水也曾被贴上“傻大黑粗”的“江南煤都”城市标签,纵使2005年就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但这一名头早年也只在省内“打转转”,与此同时,许多打着“夏季避暑”旗号的城市竞相亮相,竞争激烈。
2018 年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现场。(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形势逼人,久处深闺,朝夕之间如何让中国凉都美名风行天下?六盘水决策者亮高招发力精准城市营销——以体育产业为突破口,借“赛”出山。
循着借“赛”出山理念指引,六盘水体育赛事饱蘸文化浓墨、厚植地域特色的尝试迈入纵深——
赛道设置上,2019年“六马”从城市地标人民广场乌蒙铁塔下出发,绕过承载城市记忆的水城古镇,穿越钟山大道,遥望梅花山索道轿厢节节攀升,奔赴风光旖旎的明湖湿地公园,“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的大美画卷渐次舒展;
文艺展演上,2019年“六马”共设置有21个文化展演点,既有彝族达体舞、苗族芦笙舞、多声部苗族山歌等民族节目,亦有快板展示、电声乐队、热身操等特色节目,力图为参赛者、观赛者奉上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七年,依托“六马”这一平台,中国凉都城市形象越发声名远播。去年夏天,健身女主播周玟杉带着有60人的跑团奔赴“六马”,坦言“夏季在凉都跑步,空气清爽、天气凉爽,特别舒服,来了就不想走”。
周玟杉感慨的是她自己的切身体验,从更广视角看去,“19℃的夏天,360°的激情”和“世界这么热、我要去凉都”正成为五湖四海“纳凉客”的共识与向往。
以城市为赛场的“六马”赛事连年举办,不仅让中国凉都城市名片蜚声四邻,更让交通、住宿、餐饮等城市经济学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去年七八月,我们客栈每天入住率在95%以上,客人经常一住就是半个月。”钟山区月照养生谷望月客栈老板李宗明透露,开业四年来,夏季生意一年比一年火爆。
“炎值”爆表的盛夏,凉都人气“爆棚”。数据显示,2018年马拉松期间,仅钟山区就接待游客58.7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3152.6万元,同比增长10.68%。
旅游数据连年“井喷”,“马拉松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助推器”。其实,在“马拉松热”背后,六盘水人还有一番“冷”思考——要把走马观花的“过客”变下马观花的“常客”。
“‘六马’赛事的连续举办,让我们尝到了不少甜头,更坚定了走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子的信心。”钟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亚西坦言,最初“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心里也“捏了把汗”。
七年历练,与“六马”一道“蹒跚起跑”的钟山区文体旅融合已然擎起该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旗。来自钟山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区三次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以55.63%占比占据“半壁江山”,2018年该区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以57.86%的占比拔得头筹。
数据的增减是枯燥的,现实景观的变化却近在眼前。这些年,随着水城河提质改造工程、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建设同步推进,曾经为凉都市民诟病的水城河摇身一变成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行走在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动起来,可在健身步道上散步跑步;静下来,可以细细欣赏“三线”建设文化雕塑、墙绘,体味历史沧桑;停下来,可在创意小镇内品一杯“水城春”,感受“舌尖上的春天”……
内涵叠加的旅游产品,满足的是八方来客愈发多元的旅游需求。以气候“凉”资源为本,力促文体旅互融共进,钟山区“国际清凉慢城”轮廓初现。
回首七年,重整行装再出发。六盘水市将继续依托天气凉爽、空气清爽“两口气”,借“赛”出山,变“凉”资源为“热”经济,绘好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