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飙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充分肯定了文艺事业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新时代文艺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人备受鼓舞和鞭策。作为一个作家就是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作家必须要有“四真”:
用真心。用真心就是坚持文化自信,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的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动真情。诗是心灵的吟唱,倘若不是发自心底的诗,即使喊破喉咙也不会感人的。要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颂。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文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文艺作品要有灵魂,就必须和人民结合。人民是文艺的生命和根本,也是文艺的希望和前途。要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信息化的今天,再丰富、再精彩的微博、微信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眼睛,代替不了親身的体验、观察和思考。只有深入第一现场,深入基层一线,才能看到真实的场景,捕捉到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没到过的地方不写,没听过的事情不写,没看见的事实不写,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是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的。
作为作家要有思想,有智慧,更要有激情。深沉的思考不是要抹掉火热的激情,而是要点燃激情。我们必须找回激情,保持激情,用激情铸就毅力和恒心,创作出动人心魄的精品力作。
发真力。作家要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不能关在象牙塔里,要走出方寸天地,饱览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作家,应该追随人民脚步,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于自己的笔端,谱写出时代的篇章。“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这关系作家的人品与文品、养德与修艺。需要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用真功。用真功一直是文学创作的永恒命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正在考验着我们的创作智慧。如果我们把创作当作一件容易的事,那生活就会嘲笑我们。“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早在“用功”上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今天的作家更要耐住性子,坐住凳子,去创作文学作品,不被五光十色现象所诱惑,不被浮华喧嚣所侵扰,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律动着时代的脉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来。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