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娟 吴英会 司雪冰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培训方法在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从而找出最佳的培训和复训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9—11月在该院临床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10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综合培训方法组和传统培训方法组,每组52名。传统培训方法组护士采用理论讲座和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培训方法组护士采用视频自学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不同阶段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方法的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士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均高于本组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的考核成绩均低于本组培训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的考核成绩均低于本组培训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考核成绩均高于同期传统培训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培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培训方法短期内均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和技能水平,综合培训方法远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法,因此综合培训方法是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最佳的培训和复训方法。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传统培训方法;综合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117-04
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发生心脏猝死[1],中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2-3]。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猝死患者的基本技能,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心肺复苏质量是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4]。心脏骤停后4 min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后,可达50%~60%的患者生存率[5]。低年资护士是指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在临床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6]。在临床工作中,低年资护士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较弱[7]。临床护士作为患者病情观察的首要目击者,在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由于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少,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欠缺[9],因此如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水平,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程序,是该次研究的重点。该研究通过不同培训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后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比较,从而找出最佳的培训和复训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11月该院临床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10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综合培训方法组和传统培训方法组,每组各52名。其中综合培训方法组52名包括女性48名(92.3%)、男性4名(7.7%);平均年龄(23.15±2.63)岁;中专23人(44.2%)、大专22人(42.3%)、本科7人(13.5%)。传统培训方法组52人包括女性46人(88.5%)、男性6人(11.5%);平均年龄(22.84±2.16)岁;中专21人(40.4%)、大专25人(48.1%)、本科6人(11.5%)。两组护士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经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该院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临床护士②自愿接受该次培训③签署培训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参加过专业CPR培训②不能全程参加培训及考核③排除ICU(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护士。
1.2 培训方法
1.2.1 传统培训方法组 采用传统理论讲座和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培训前对入组护士进行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再由急诊科护士长进行心肺复苏理论讲解60 min,然后由急诊专科护士4人分组进行单、双人CPR操作示范,护士分4组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练习2 h,培训结束后由专业老师2人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及满意度问卷调查。
1.2.2 综合培训方法组 采用视频自学和情景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护士培训微信群,由急诊科护士长在线给予答疑解惑。首先培训前对入组护士进行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然后将培训老师理论讲座内容和操作示范录制成视频资料供入组护士进行自学,一周后组织护士进行操作演练,操作指导老师为急诊专科护士4人,护士分4组在模拟人上进行练习,培训老师设置不同的抢救场景,进行单人、双人、多人配合模拟演练3 h,培训老师对重点、难点问题现场给予讲解示范,培训结束后由专业老师2人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及满意度问卷调查。
1.2.3 培训内容 参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求及《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结合该院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考核内容[10-13]。理论讲座内容包括CPR及猝死的相关概念、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脉搏和呼吸的判断、按压方法、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除颤以及2015版CPR更新要点等内容。技能培训包括单人、双人、多人配合心肺复苏。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理论考核试卷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该次培训老师为该院心肺复苏培训的专业带教老师7人,包括理论授课老师1人、操作指导老师4人、考核评分老师2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別于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25道题,每题4分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操作考核单人心肺复苏,满分为100分,≥85分为合格。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培训后即刻进行问卷调查,护士对本次培训方法、培训时间、考核形式、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等方面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评价,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培训后3个月有103人参加测试,1(0.1%)人退出;培训后6个月有101人参加测试,2(1.9%)人退出;培训后9个月有100人参加测试,1(0.1%)人退出。
1.4 统计方法
收集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培训前和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比较
传统培训方法组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高于该组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组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高于本组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前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士培训后不同阶段考核成绩比较
传统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的考核成绩均低于该组培训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的考核成绩均低于本组培训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即刻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培训方法组培训后3、6、9、12个月考核成绩均高于同期传统培训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士对培训总满意度比较
综合培训方法组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培训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两种培训方法的应用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即刻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培训方法在短期内均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水平,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3-14]。两组护士培训后3、6、9、12个月考核成绩比较,综合培训方法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培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综合培训方法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法。传统培训方法以理论讲解和示范练习相结合,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地点集中讲授练习。综合培训方法是以视频自学和情景模拟演练相结合,从感官和视觉上进一步加深了护士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的理解,尤其是情景模拟演练,锻炼了团队抢救时角色的协调与配合,强调个人质量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2 心肺复苏技能保留情况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士的心肺复苏技能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从成绩下降幅度看,传统培训方法组下降幅度明显快于综合培训方法组。综合方法培训后9个月的成绩与传统方法培训后3个月的成绩相近,综合方法培训后12个月的成绩与传统方法培训后6个月的成绩相近,传统方法培训后12个月的成绩已经接近于培训前的考核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培训方法技术保留时间更长,该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5]。传统培训方法以老师讲解为主,短时间内接受的知识量较大,又因在职护士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其精力有限,对于大量的理论信息难于全部接受,培训形式上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综合培训方法以视频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可以自主学习,群内讨论,是以护士的主动性为动力。因此综合培训方法是心肺复苏较好的培训和复训方法,对于临床护士来说,定期观看视频资料复训,比反复理论讲座更有利于心肺复苏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3.3 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培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培训方法对低年资护士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模式陈旧,导致护士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16]。视频自学对临床护士来说更加生动形象,操作的细节和流程一目了然,学习方便,且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可以随时学习重复收看,不懂之处及时在群里向老师请教和同事讨论,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情景模拟演练再现临床抢救现场,通过角色互换提高护士与其他人员的抢救配合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护士对综合培训方法的认可度较高。
4 结论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两种培训方法在短期内均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水平,综合培训方法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因此综合培训方法是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培训最佳的培训和复训方法。
[参考文献]
[1] Rosenberg MA,Lopez FL,Buzkova Petal.Height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ies[J].Ann Epidemiol,2014,24(3):174-179.
[2] Zhang S.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Europace,2015,17(suppl2):ii14-ii18.
[3] Chan N Y.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sia and China:are we different[J].J Am Coll Cardiol,2016,67(5):590-592.
[4] 馬林浩,管军,陈坤,等.胸外按压反馈技术提高急诊科医生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5):411-414.
[5] 白伟民,秦历姐.不同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在大学生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6,9(4):256-259.
[6] 宗淑芳,郝桂兰.情景模拟对内科低年资护士急重症抢救能力培训的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8(6):101-103.
[7] 刘晶星,王丽萍,孙丽凤,等.记忆干扰学说结合视听媒体教学在1年资护士心肺复苏实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8,3(25):164-166.
[8] 崔晓炜.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不同培训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杂志,2017,1(3):129-130.
[9] 陈宾,夏文君.慕课翻转课堂在新护士规范化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8,3(83中旬刊):170-172.
[10] Neumar RW,Shuster M,Callaway CW,et al.Part 1:executivesummary: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5,132(18):315-367.
[11] Hazinski MF,Nolan JP,Aicken R,et al. 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15,132(16):2-39.
[12] Nolan JP,Hazinski MF,Aicken R,et al. 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recommendations[J].Resuscitation,2015,99(5):1-32.
[13] 陳沪娜,傅佳,吕建杰.多元化护理急救训练法在心肺脑复苏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39-142.
[14] 唐兆芳,万慎娴,童本沁.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4): 352-353.
[15] 丘宇茹,梁京涛,吴德坚,等.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后技能保留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2012,17(3):165-166.
[16] 郑敏,龚静,毕科.急诊6大病种情景演练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研究[J].庆医学,2016,45(20):2763-2764.
(收稿日期: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