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对新时代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09-05 04:28袁书玮陈金枝霍俊杰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思政教育辅导员

袁书玮 陈金枝 霍俊杰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当代高职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扩展知识面,提升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在某种程度上侵占着大学生的思维和大脑,一些负面新闻和恶俗内容吞噬着他们的时间和思想,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和威胁,也给高校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为例,浅谈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旨在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思政教育   辅导员   路径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已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紧跟步伐,研究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00后大学生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的一代,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社交方式更深深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2016-2017年12月7日-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并针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2]。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一、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互联网时代加剧了高校思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的语言鸿沟

大学生深受网络流行语言的影响,善于从众和模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网络热词和流行语的出现,如果思政教育者不适时跟上网络发展速度,不能及时知晓网络热词的含义,那将加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思想及语言鸿沟。例如现在网络爆红的“skr”、“杠精”等词汇,是学生的常用用语言。如果高校思政工作者不能及时了解此类语言信息,将妨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得海量信息,互联网+时代的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深入人心,这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者的知识性权威有一定的消解。语言上的鸿沟和对教育者权威性的质疑,不利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搭建。

(二)污浊的网络氛围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使得信息过滤阻碍重重,国家尚缺乏对网络平台直播方式和内容的成文法律规定,造成监督困难。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和媒体未对发布内容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大量恶俗、只为博出位,吸引眼球的资源大肆传播,无内容、无营养的无病呻吟的歌曲和段子疯传肆虐,填满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整容才能走向人生巅峰”、“读书无用,颜值至上”的理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出现了偏差。以前的“低头族”状态不仅没改善,更变本加厉的变成了“指尖上滑族”,滑动的是手指,流走的却是宝贵的时间,所谓的“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虽说是一句戏言,却实在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深思。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是人的思维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青少年更多学习的是书本理论知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文化人”,但文化不等于文明,知礼不一定明礼,成长不代表成材。如何衔接好学生和“社会人”之间教育踏板的问题,是高校思政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点。

大学生是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期。初次逃离父母身边的大学生们,比任何群體都更向往自由,在挣脱“牢笼”享受安逸之后,就不愿再受约束,加上大学的课程安排并不饱满,大学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崇尚自由的想法愈发强烈;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并不具备完全成熟的思考能力和心智水平,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被自身情绪化左右。如何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确保学生人身和心理安全之间寻求到合适的平衡点,是新时代辅导员关注的重点。而使得这一块踏板稳定安全的关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填补之前九年义务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空缺,更要让大学生入脑如心。将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有文化讲文明的先锋之士,培养成明礼节讲诚信的向上向善好青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新时代人才。

三、“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着力平台打造,引导学生成为正能量“网红”。

在“网红”事迹中融入红色元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规范的能力。对于极具正能量的大学生“网红”,要加以宣传推广,用网红事迹教育引导其他学生。例如今年年初我校登上各大媒体版面的“拾金不昧好青年郑京京”的事迹和前几年武汉涝灾时我校学生自发组建志愿团队排水救援事迹,对这些正能量事迹的报道,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红色力量。

(二)整合资源,集中管理,搭建平台,共乐共享

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主动和掌握互联网主动权和话语权,努力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建立高校新闻媒体运行中心,将学校公众号、微博、官网及其他职业院校网络资讯整合一个新平台,学生在该平台不仅能了解资讯,而且提高网络参与度。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巧用互联网思维,善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融入到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着力打造以班级为单位,以宣传委员为抓手,以全班同学积极参与为目标的班级网络阵地,提供给学生分享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利用该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让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分享平台,巧用线上查寝模式,线上查寝模式作为日常实地走访的查寝模式的补充,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照片查寝,既辅导员指定动作,学生在寝室完成相应动作,拍照发送到班级网络平台。这种方式既能帮助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归寝情况,有针对性的关注学生人身和心理健康安全,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班级氛围。

(三)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

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不可“用力过猛”,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辅以适当的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日常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中。传统的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主要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这种刻板的形式化的教育模式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据一项关于学生希望在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上督导的内容的调研报告得知,排名第一的内容是校园热点事件,而国家政策解读仅排名第六,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可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不可强行灌输,而应该从学生感兴趣处着手,例如从具体的校园热点事件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通过班级网络平台的资讯共享,及时挖掘热点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及时性和感染力。

(四)利用互联网和家长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实现协同育人。

现在倡导的三全育人,即包括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构建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相贯通的“全过程”育人机制,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辅导员和家长的密切配合,离不开课程之外的日常教育。辅导员和家长之间保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要想突破思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语言鸿沟,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思政教学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关键在于巧用互联网平台正面引导,打造宣传正能量“网红”;方式创新,搭建班级分享平台;贴合实际,贴近学生,及时挖掘热点事件背后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浅谈高校思政课建设[J].天津电大学报,2017,(04):59-62.

[2]刘毓.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路径探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1-4.

(本文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工作精品一般资助项目。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作者简介:袁书玮,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思政教育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