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时,李叶云,胡绍德,刘亚琴
高温气候筛选抗热茶树新株系“多抗早”初报
杨维时1,李叶云1,胡绍德1,刘亚琴2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安徽祁门 245600)
2017年7月下旬,合肥地区出现持续4天40℃以上高温,26680m2教学生产茶园,呈现一片枯黄,扦插苗圃中18个无性系(3个品种,5个品系,10个株系)茶苗,遭受到严重热害,其中两个株系全部热死,大部分无性系品种成活率均不到40%,唯独“多抗早”新株系扦插苗受害轻微,只是苗梢顶端和叶尖枯萎,热害过后仍恢复正常生长,100%成活,说明“多抗早”是一个抗热力强的新株系。
茶树;热害;“多抗早”;新株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变暖加剧,常产生不定期高温气候,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合肥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干旱,8月11日和8月12日,气温高达42℃,在旱热交加下,茶园大部分茶树遭受严重热害。时隔4年后2017年7月下旬合肥地区又出现高温,茶业系26680m2教学生产茶园呈现一片枯黄,茶树采摘面顶端3~5cm的芽叶枯死。
2017年茶苗遭受热害死亡,与2013年茶苗遭受热害死亡的机理不同,2013年死亡机理是茶树生长期干旱后,细胞干涸脱水死亡,而2017年产生的热害前期,土壤水分充足,土层15~20cm深处土壤含水量为39%,是茶树生长土壤适宜的含水量,茶树在这样土壤上死亡的机量不是细胞脱水,而是细胞原生质胶体变性。选育抗热茶树品种,不仅要重视抗干热,还要注意抗湿热,要抓住自然湿热时机,筛选抗热品种。
“多抗早”株系抗热性强,是在苗期自然筛选发现的,这种抗热是否稳定?在高温气候,同时观测到“多抗早”母树遭遇热害也较轻微,只是采摘面表层的芽尖和叶尖枯萎,热害过后很快恢复生长,看不出热害迹象,仍可以采制秋茶,说明“多抗早”株系扦插苗的强抗热性遗传了母本的特性,抗高温可以在扦插苗圃中进行早期鉴定,简化育种程序,缩短育种年限,快速选育抗高温茶树品种。
“多抗早”茶树株系属于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树姿开展,分枝适中,成熟叶长15cm,叶宽3cm,叶尖渐尖,叶形长椭圆,叶着生略上斜,叶面微泡状隆起,叶齿稀浅,叶缘平直,侧脉7对,叶色绿有光泽,芽长、壮,芽亳较显。3月中旬芽鳞片萌动开展,3月下旬1芽1叶初展,可采制明前茶,制做的烘青型绿茶,外形翠绿明亮,芽壮显亳,香气清香高长,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符合高档绿茶的品质要求。
“多抗早”茶树品种最主要特点是生长特别旺盛。在遭遇湿热灾害前的7月中旬,其它品种(系)扦插苗的苗高都在250mm左右,而“多抗早”苗高在300mm以上,10月中旬扦插苗出圃时,其它品种(系)苗高均在30cm左右,“多抗早”苗高多在50cm以上,移栽后一年须进行两次定型修剪。
“多抗早”品种生化成分见下表1
表1 “多抗早”茶树品种生化成含量表(%)
从表1可以看出,“多抗早”氨基酸含量,春季高于夏季,夏季茶多酚含量高于春季,说明“多抗早”茶树品种春季适制绿茶,夏季适制红茶,是红绿兼制品种。
“多抗早”母树是1981年从祁门县引种茶树种子在合肥种植。1991年冬合肥出现剧烈严寒,茶树地上部均冻成一片枯焦,但有一株茶树仍青枝绿叶,曾命名为“东北抗”。1997年夏季合肥地区出现一个月无雨的炎热干旱,茶树均枯黄落叶,而“东北抗”仍正常生长,生意盎然。2013年秋初,合肥出现高温干热,8月12日气温高达42℃,2017年夏末,合肥出现高温湿热,气温高达41.8℃,两次高温热害,26680m2茶树均遭受严重热害,而“多抗早”母树均能正常生长。综合全面考查认为,“多抗早”是一个多抗、早芽、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株系。
S571.1
A
1006-5768(2019)03-134-02
2018-12-13
(责任编辑:蒋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