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
牦牛,大多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是世界上除人类外,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是一种“全能”家畜,它的浑身都是宝。其肉质蛋白高,精肉多,野味浓;其毛纤维细长,质地柔韧,牧民用来编织小帐房,冬暖夏凉,避风防水,经久耐用;其牛绒绵柔舒适,可供高档毛料;其皮可制精美皮革,为皮革中上等佳品;其骨熬制骨胶,透明剔亮,粘性强而用途广。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牧民们重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
但是,随着传统饲养方式的多元化,牦牛的犄角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暴露出了相互伤害、不易采食、破坏圈舍等弊端。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非常注重培育无角家畜品种,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联合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历经20余年自主创新、联合攻关,继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之后,兰州牧药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阎萍研究员带领科研成员,再次培育出牦牛新品种——无角牦牛“阿什旦”,该成果填补了牦牛无角舍饲化的国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大动物育种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阿什旦”的名字由来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境内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阿什旦”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石头堆起来高高的山。“阿什旦”牦牛较其他牦牛品种相比,其性情温顺、不容易打斗、易饲养、易管理,在自然减少受伤率的同时,可以增加饲养密度,便于进行圈舍饲养。
“阿什旦”牦牛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高,深受牧民群众欢迎。在“阿什旦”牦牛培育期间,创新团队向青海、甘肃等省区中试推广种公牛3950头,改良当地牦牛品种。改良的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活率为59.98%,比当地牦牛提高11.72个百分点;死亡率为1.24%,比当地降低4.32个百分点;18月龄体重平均为92.77kg,比当地同龄牦牛高18.38kg,提高了24.71%,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阿什旦”牦牛适宜在青藏高原寒旱草原生态区及其他类似地区推广应用,能有效解决牦牛养殖长期依赖天然草地分散放牧、生产方式单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阿什旦”牦牛的推广应用,完善了牦牛产业“放牧、放牧加补饲、完全舍饲化”的发展结构,可以有效促进牦牛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粗放型向经营型的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更具发展潜力的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丰富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产业发展的种源需求,对加快牦牛产业增效,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