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同深处漫步
——读《胡同深处的北京》

2019-09-05 01:09土呆
农家书屋 2019年8期
关键词:巷子胡同巴黎

□土呆

作为一个外省人,我自10岁来到北京,在北京东西城的胡同里学习生活了8年,直到上大学,进入社会后,便不再和胡同发生直接的生活接触了。

近日,喜闻我一直敬佩的长辈刘选国先生出了一本新书《胡同深处的北京》,于是我连忙拜读,跟随作者进入胡同的深处。

这本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装帧十分雅致,而整个阅读的过程就如同在与作者进行轻松的交谈,并在作者的引领下漫步一样。我最喜欢阅读的段落便是作者寻访某个地点的过程,与门卫、住客打交道的那些寥寥数笔,哪怕是吃闭门羹也显得饶有兴味。作者在探访谭嗣同故居时的执着,在进入段祺瑞执政府时的机智,一次次打动了我,毕竟在如今的北京,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心境能够做一个悠闲的访客呢?

北京一共有数千条胡同,从作者选取的角度可以看出,更倾向于介绍那些居住过影响中国命运的人的胡同,目光更多地聚焦于近代史上国家兴亡嬗变时的人与事,尤其是那些被人们渐渐遗忘的故事。

也许在一名普通游客眼里,北京的胡同只是一条条单调重复的灰色巷子,有着一个个形状相似的四合院,但在作者笔下,每一条胡同里发生的故事都对中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比如《沈家本故居与摇晃的“沈碧楼”》一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当代人并不熟知的名人沈家本,他拒绝担任民国司法总长,在金井胡同一个名为“沈碧楼”的书斋中,闭门著述了13年,为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令人感动的是,作者真的在破败的院落中找到了这座二层小楼的楼梯,怀想了那不知所踪的五万卷藏书以及一个皓首穷经的学者。

其中有几条胡同则勾起了我在其中生活的回忆,分别是我现住所附近的鲁迅故居与白塔,灯市口遗留的教育记忆(我上初中的25中所在地)、南锣鼓巷(我上小学的所在地)。

一个是鲁迅故居,我于1997年刚来北京时就被父母带去参观了那两棵枣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看到作者写到如今的人迹罕至,不禁为鲁迅感到孤独。灯市口大街的25中学内,两个小楼则是教会遗存。而如今既过于喧闹又没有锣鼓声的南锣鼓巷,在我上小学的那些年,一直是一条非常破落的巷子,同学们都住在巷子两侧大杂院里。走在胡同里,你可能遇到的是一位鸿儒,也可能是一位白丁,大家彼此彬彬有礼,客客气气。

对于胡同风貌的保护与发展,作者在书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忧思,认为胡同目前还是趋于破败,担心这一片宝藏会沦为“公地悲剧”。

这个担忧确实非常明显。10年前,北京的胡同尚且能与周围融为一体,但如今,二环外日趋现代化,陡然进城,看到一大片破房子,实在是有些突兀。不过去年走访了前门附近的草厂胡同后,我信心陡增,那是一片景观试验区,所有杂乱的电线杆一律入地,地面铺着石板路,厕所有清洁工全天候打扫,胡同里的鲜花(绣球、郁金香)有专人浇灌,路边的水池里还游着金鱼,没有迁走的老人在胡同里发呆,到了那里之后感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在我看来,北京胡同最理想的命运自然是如同小巴黎(巴黎的老城区)一样,被完整定格在19世纪,同时又在切实地供巴黎人使用生活着。但小巴黎的房子大多始建于工业革命完成后,房屋都达到了六层,匹配上下水、电梯、空调后完全可以适应现代生活,还能显得很奢华,自然成为了富人居住的豪宅区和高档民宿区。但是北京四合院都是平房,能够容纳的户数有限,不知道能否像小巴黎的房子一样完美地融入现代生活。

由衷地希望北京的胡同能够永葆青春,世代长存。

猜你喜欢
巷子胡同巴黎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