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当记者要像树一样拼命扎根

2019-09-04 09:31程戈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世园园林绿化园林

程戈

今年5月27日下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十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全国政仂礼堂召开。46个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和57名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受到表彰。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获得“突出贡献单位”奖,新闻节目中心记者李莲获得“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自2098年起,李莲持续报道园林绿化11年,她的身影伴随着北京日渐浓郁的绿色出现在《北京新闻》《北京您早》《特别关注》等节目中。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能辨识100多个树种的专家型记者,李莲用脚丈量着北京新增的一片片绿地,用心发现着北京园林自勺一天天变化。她说:“我不能给记者这两个字丢脸。”

参加总结表彰大会的当天上午,李莲还在采访,“采访回来后赶紧洗洗脸收拾一下,换上—套白西装,赶到政协礼堂。”在接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中,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是北京新闻媒体里唯一的获奖单位,李莲也是北京新闻媒体代表里唯一的获奖者。“这些年我得过不少奖,包括中国新闻奖、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首都绿化美化先进个人、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北京市景观之星等,都没有像那天—样身披绶带站在台上领奖,我觉得特别自豪。”会上,李莲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的接见,她至今记得握手时汪洋同志说的话,“我向他问好,介绍自己是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他叫出了我的名字,说报道森林非常好。”

用脚丈量山区平原三分钟新闻从郊区跑到城区

从大学毕业开始,李莲当了15年新闻记者,其中有11年都在报道园林绿化。在她看来,做园林绿化报道不能怕累,更不能怕麻烦,就拿6月刚在《北京新闻》播出的《北京完成今年造林任务近八成》来说,短短三分钟的新闻,李莲跑了三个地方、用了两天时间。“我先是去了京礼高速路昌平段,高速路两侧以前是一片沙地,现在变成了一片生态景观林;然后又去了房山区,当地山脚的垃圾场已经变了样;最后去了东城区安德城市森林公园,这里正在建设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近自然景观。从平原地区到浅山区再到城区拍了两天时间,最终才能呈现出一条丰富、立体的新闻报道。”

作为新闻记者,“脚力”是必备的。北京11家市属公园李莲不矢口道去过多少次,世园会的各个角落她都走遍了,每天步数一万起。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她一天拍五条新闻,早上五点半起床,—干就是一整天。“新闻是跑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奔走实践才能做出好新闻。”

用心积累园林知识去采访给已挂牌的树木纠了错

跑新闻的过程中,用心的李莲不断学习、积累,用专业矢口识武装自己。“有些小山造林需要炮轰,现场采}方必须插空问出—连串问题,让被采访者—两分钟内说完。这就要求问题必须专业:炸完之后要种什么树?种的话岩石土可不可以?如果不可以要换什么样的客土?这些专业名词我都得瞳。为了防止病虫害产生,百万亩平原造林用的都是乡土树种,北京的乡土树种非常多,我如果不认识,去报道的时候就无法和当地林业站的被采访者交流。”

每见到一个新树种,李莲都会拍照,并记录它的名称和特点,现在已经能辨识100多个树种了。有一次,去采访的她甚至给已经挂牌的树木纠了错。“楸树和梓树长得很像,都是春天结豆荚,夏天开小花,我分不清,专门请教了林业大学自勺专家。后来我去采访,发现有几棵树上面挂的牌子是梓树,但是我看它们开的花觉得像楸树,就告诉了绿化工作的负责人。从此之后,他们给树换了一块牌子——楸树。”

用眼发现独特视角

让鲜为人知的“三百园”成为爆款

最近,李莲几乎天天去延庆,万众瞩目的北京世園会正在那里举行。开幕式前一个月,认真的她每隔三四天就去一次,熟悉各个园的位置。4月28日开幕式当天,李莲先后给《北京新闻》《首都晚间报道》《北京您早》提供了三条不同角度和深度的现场报道。忙完已是4月29日凌晨三点,而五点就要进园准备直播开园仪式。她没有休息,冲个澡就开始复习直播涉及的资料。到了现场,李莲得知直播加入航拍,她需要讲解整个世园会的布局。已将世园会地图印在脑子里的李莲圆满完成了任务,开园仪式的直播取得了同时段全国卫视收视率第—名的好成绩。

报道世园会以来,李莲笔下频出好新闻。刚开园时,大量游客集中在中国馆,眼力独到、善于思考的她敏锐地发现了鲜为人知的“三百园”。“‘三百园包括市园林绿化局建的百果园、市农业局建的百蔬园和市中医药局建的百药园,这三个园非常有知识点,能让人了解到很多蔬果、中医药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这么好的园子当时却很少有人去。我发现之后马上做了拍摄采访,5月3日《北京新闻》头条播出,百果园的参观者一下子猛增到1万多人。”

风吹日晒付出美的代价无悔青春见证北京绿化发展

当上园林记者以来,李莲从亲友邻居口中听到最多的话是羡慕,游山玩水就把工作给干了。其实她在背后付出的辛苦远比镜头前的光鲜要多得多:采访世园会曾被堵在路上七个小时,为了不堵车,每次凌晨四点就出发;多年连续拍摄天安门广场国庆巨型花篮的吊装,一拍就是一宿儿……年纪轻轻的她常年风吹日晒,脸上、手上都长了晒斑。“为了尊重观众和采访对象,我在户外采访从不打伞、戴帽子,脸上晒出很多斑,常年拿话筒的右手有四五块大晒斑。”

尽管付出了美的代价,但是李莲觉得值得。“作为跑口记者,我见证了北京生态建设的巨大变化。2008年刚开始做郊野公园,‘一道绿隔上只有四五个公园,现在‘一道绿隔上有47个公园,都连成环了,‘二道绿隔上的十三四个公园也快合成环了。2008年,出行1500米左右才能看到公园绿地,现在从五环任何一个地方出来,500米之内必见公园绿地。”

能和北京的绿色一起成长,李莲觉得很幸运,“种树是百年基业,报道园林绿化11年,让我学会像树—样在土里找水源、像树一样拼命扎根,只有这样才能长成—棵参天大树。在园林绿化这块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的李莲还有个梦想,“退休后想写一本教老百姓认识树的书,让大家从中发现园林的美、爱上园林的美。”

猜你喜欢
世园园林绿化园林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花伴世园北林行动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缀玉集”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