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形物语》的意象化表达及主旨内涵

2019-09-04 06:01曹青云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曹青云

摘要:电影中意象化符号的表达是推动影片故事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斩获多项大奖的电影《水形物语》在人物动作设计、场景颜色布置等方面把影片故事情节叙述的婉转优美,将情感叙事电影中细致入微的抽象化表达建构为多层次的意象化隐喻,形成了形而上的电影美学。

关键词:《水形物语》   意象化表达   情感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153-02

一、情感叙事:跨越物种的浪漫爱情

爱也有形状吗?电影结尾部分回答了我们。当人鱼抱着已被斯特里克兰开枪射中、奄奄一息的艾丽莎跳入运河时,落入水中的艾丽莎漂浮在水中仿佛已停止呼吸,但人鱼的倾情一吻让她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此时画外音响起:你的轮廓无法分辨,因为在我身边你无处不在……水本身时没有形状的,但当爱沉浸在水中时,它会穿透世俗、浸润人心,像水一样“无处不在”。

《水形物语》凭借其如童话般优美、浪漫的主旋律一举斩获奥斯卡13项提名奖,成为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新星。同属于世界的“边缘人“,一个是从水底被捕捉上岸当作研究实验品的无助的人鱼,另一个是人类社会仿似可有可无的孤独哑女,从一开始的相互好奇到彼此怜悯再到相爱相惜,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情感认同。隔着玻璃,哑女艾丽莎抚摸着人鱼的面孔,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虽然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但却是同样孤独的两颗心。看到被囚禁起来的人鱼,善良的艾丽莎给予出无限的怜悯与关怀,她给人鱼带来煮好的鸡蛋、给人鱼播放她喜欢的音乐等等细节都逐渐增进了她与人鱼之间的情感。当艾丽莎和人鱼交流时,能看得出她感到与人鱼之间是平等的、自然的,而这种感觉是连她最好的朋友黑人女清洁工泽尔达也是无法给予她的。在艾丽莎的世界里,她觉得人鱼除了生存环境和相貌与人类不同以外,人鱼和她一样拥有阅读、交流、欣赏美的能力,也同样拥有自由生存和被人平等对待的权利。但是在安德鲁看来,人鱼只是一个实验品,一个被人从水里捕捞上岸为人类献身科学的牺牲品。人鱼在研究所主管理查德的禁锢下,遭受链铐、电击等各种痛苦的折磨。从这一情节可以反映出一个道理,人类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时,一般有两种宣泄方式:一种是用暴力的手段来隐藏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懦弱,反而使出表面强势的方式来标榜自身的地位,比如影片中的理查德;另一种则像艾丽莎那样,通过与对方的交流与沟通、相处与理解来增进对彼此的认知①。

二、《水形物语》叙事的意象化表达

作为一部欧美奇幻爱情故事片,无可非议的是,《水形物语》在影片节奏与气氛把握上充分展现了电影视听语言的绝妙优势。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开端与结尾,电影一开篇叙述人贾尔斯充满磁性的嗓音配上婉转优雅的音乐,似乎将观众迅速代入一场奇幻的世界里,让人宛若置身幻境。穿越楼层隔板,导演用一个镜头从艾丽莎的住处过渡到楼下电影院,完美衔接了场景的空间转换,在无形中迅速交代了主人公居住环境与生活作息。流畅的运镜和独具匠心的剪辑制作,让整部影片的节奏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灵动而包容,充满童话气息②。

《水形物语》的导演通过丰富的人物动作设计将每一位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女主人公艾丽莎的角色定位是一位孤独、善良、性格安静的哑女,但我们又可以从她靠在公交车窗前拨弄玻璃上的水滴、刷子刷皮鞋的动作、在无人的走廊上轻快地跳起踢踏舞步伐、在公交站台吹口哨等等细节都体现出其内心的火热且充满少女心思,看似弱不禁风的她在骨子里隐藏着童稚不羁的天性和敢爱敢恨的魄力,这为艾丽莎之后能与人鱼不顾一切大胆相恋的故事情节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影片故事背景是在1963年的冷战时期,整部电影大篇幅使用绿色基调映衬出特殊时代下的压抑感、冷漠感。例如艾丽莎住处的墙纸、沙发、浴缸,甚至她的服装、发带等都使用了深深浅浅的暗绿色。当一辆鸣着笛声的红色消防车驶过时,画面切换到艾丽莎正盯着玻璃橱窗里的一双心仪的红色高跟鞋舍不得离开。这一小小细节深刻表达出了平静、沉默的女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一切美好事物深藏的渴望与激情。当艾丽莎鱼人与相恋后,初尝爱情的滋味的她头上的发带也被换成了红色,同时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红色高跟鞋。随着剧情的发展,在故事结局时,艾丽莎火红色的外套与她的爱情走向形成了对应③。这种颜色使用的细节伴随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通过意象化表达解读了故事情节中更深层次的内容,也为艾丽莎最终选择抛去种族与世俗的禁锢大胆追求纯真、纯粹爱情的结局作出指向。

除此之外,影片中关于颜色的意向表达同样也被使用在其他多个人物与事件上,研究所保安主管理查德不喜欢绿色的凯迪拉克,但是当销售员纠正他这是时髦的青色,并且游说他“你是个属于未来的人,这辆车非你莫属”时,他欣然买下车辆④。当理查德将新车开到单位,有人夸奖这辆绿色的车真好看时,他立马神气十足地反驳道:“这是青色”!导演运用多种暗喻手法描摹了人物理查德的虚伪、冷酷与无情。

影片中另一个具有深层意向表达的元素是“水”,从开始到结尾,关于水的细节贯穿了整个故事。无论是一开场将整个房间浸透在其中的水,还是窗外仿佛一直在落的雨水,或是穿過影院地板的浴缸里的水,又或是在锅中翻腾冒泡的煮蛋水等等都带来了多层次的意象化表达。以煮鸡蛋的水和供女主人公洗澡的浴池水可以被看作是最基本层次的水,即生活之水;进一步深层次的水,是能让人生存下来的生命之水,例如存放人鱼的玻璃柜中的水和被艾丽莎救出后,用来拯救人鱼的浴池水,它是人鱼的生命之水,同时也象征着艾丽莎的生命层次;第三层次的水是以运河与大海中的水为代表的爱情之水,它象征着女主人公艾丽莎爱情的升华层次,也象征着人类通往未来与自由的灵魂⑤。

三、《水形物语》精神内涵探讨

作为一部跨族类爱情故事片,导演一反常态的打破了情感题材故事片的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回避了感情戏份的正反打常规镜头,没有从人鱼视角表达对艾丽莎的感情传递④。这种缺少主人公情感体验画面的表达方式,让本身就无法直接进行感情交流的“特殊人群”双方更加缺少感情戏份,这在主打爱情的故事片叙事建构上存在一定的弱势和不牢固。电影里对于艾丽莎和人鱼的爱情着墨甚多,效果却十分生硬和晦涩,这段爱情并不令观众信服:经过漫长的相处之后,人鱼只能反馈给艾丽莎“鸡蛋”这个词,可见到最后它对人类的语言都所知不多,他们是怎样相爱的⑥?

影片结尾部分是从人救鱼,再到鱼救人的叙事反转。艾丽莎水下复活的结局意味着她可以与人鱼相伴在水下生活栖居,水中一吻的定格画面十分唯美,将整部影片的气氛推向高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电影结局的设定是否会让观众感到顾虑和牵强。影片中哑女艾丽莎、黑人女清洁工泽尔达、失业的画家吉尔斯以及被政府捕来做实验的人鱼等形象设定都是社会边缘人士或“异类”的代表,他们虽然存在着,却时常遭受主流社会的蔑视与压迫。如果本来就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哑女艾丽莎从人世上离开后落入水中变成水下世界依旧是异类的人鱼⑦,那么,在人类的精神自我追求里,这些本不受欢迎的社会“异类”岂不是依旧无助?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从《水形物语》在众多颁奖典礼上硕果累累的成绩看,这是较为成功的一部跨越种族的情感题材故事片。虽然各位观者对影片的主旨内涵坚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水形物语》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十分出众的成果,而这种对影片的争议和探讨形成的开放式结局也让人们拥有了更多遐想的空间,这也刚好契合该片给观众营造出的奇幻与魅力所在。在影片最后艾丽莎脸上的伤疤由一种缺陷变成了可以让她在水下生存的鱼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吉尔斯的理想浪漫主义情结,也是导演本身愿望的满足。这部用童话映射现实的作品讲述了过去,致敬了经典,同时也憧憬了未来,为观众在想象世界里营造了一处美好的“诗与远方”。

注释:

①童紫荆:《探讨<水形物语>的精神内涵以及好莱坞浪漫元素》,《今传媒》,2018年第7期,第107-108页。

②张银柱,蒋守龙:《韩国电影<新世界>画面内容与音乐应用探究》,《大众文艺》,2018年第11期,第151-152页。

③黄慧敏:《情感传播视角下电影创作的魔幻呈现策略浅析——以<七号房的礼物>为例》,《今传媒》,2018年第6期,第109-110页。

④潘镜羽:《从美学角度浅析电影<饥饿游戏>》,《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5期,第164-165页。

⑤马佳博:《多层次设计细节对电影叙事与隐喻的构建——<水形物语>解析》,《电影评介》,2018年第16期,第110-112頁。

⑥徐小:《<水形物语>:白人男性经验的回归》,《电影艺术》,2018年第3期,第74-77页。

⑦杨俊蕾:《多线索叙事的干扰,让爱情不再感人》,《中国艺术报》,2018年3月2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