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曲创作与木雕创作中的创作共性

2019-09-04 06:01徐宁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徐宁

摘要:歌曲创作、雕刻创作、美术创作、等创作领域,均是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多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有相互的共性,这是不变的规律,从动机的产生,到创作过程中的“加减法”,塑造作品风格、直至最终的精雕细琢,他们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与规律。十六余年的高校音乐创作教学与六年的个人雕刻创作实践,累计120首原创音乐作品与720件原创木雕作品积累,让笔者有了对歌曲创作与木雕创作的一些感悟,无论是在创作雕刻作品还是音乐作品,他们的创作共性有太多的交叠之处。下面就谈论一下笔者对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创作共性总结。

关键词:歌曲创作   木雕创作   创作共性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61-02

一、创作“动机”的共性

歌曲创作的起初,需要有一个创作动机,这个动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取决于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包含了众多关于专业知识、履历、声音心理学、美学等,因素,对于“美”的专业领域掌握的越多,创作的动机就越自然。动机确立后,就会去考虑歌曲的和声走向、调式、调性、节拍、速度等内容。木雕的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动机,这个动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更多的是由作者擅长的题材来确定的,与歌曲创作的动机极为相似,一样以专业技能、履历、美学、美术为主。“美”是人们对于事物或实物的自然表现,而艺术创作的“美”,是需要匠人们的雕琢,动机是产生“美”的始点,音、木,创作的始点都要有前面的几点基础,两者具有很大的共性,在开始创作一首歌曲或者一件木雕作品的时候,都会去预想一个画面、一种色彩、一种情感,“立体感”是两者的共性。

二、“动”与“静”的共性

音乐是动态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木雕是靜态的,立体的。音乐具有“排列性”:横向排列与纵向排列。横向排列,主要是分解和弦、复调、副旋律等手法。纵向排列,主要以音程、和弦、复调的形式体现。而纵向的配器数量,笔者认为恰似它的“宽度”,这样在创作音乐的时候,长、宽、高,就有了一个立体感,也就是在动机前所要预想的“音乐立体感”。音乐的动态性逐渐与木雕创作中的静态立体化共性再次重叠。木雕是静态的展现形式,实物是静止的,但立体感是人们的即时感,在创作之初,也是动态的。从选料的阶段,就会考虑题材,不论是虫鸟鱼兽,还是形意楼台,都是不断变换的,一种题材的不同形态也会在创作者的脑海中,不断形成,而最终的作品,是否可以打动人心,更是需要“动态”来实现,例如:一只伺机伏猎的豹子、高山流水的亭台楼阁、含苞欲放的花蕾等题材,均是作者想到达到的“动态”效果。这又与音乐的“动性”再次重叠。音也好,木也好,两者在动、静,两个方面相互重叠。这也是笔者在创作这两种题材上的一个创作思维:“雕音”与“谱木”。

三、“加减法”的创作共性

歌曲的艺术创作,整个过程以近似“加法”的形式循序渐进。这个“加法”是一个有机的协作过程,可以依“词”作“曲”,也可以先“曲”后“词”,无论使用哪一种手法作曲,都会从少到多,从简至繁。而木雕创作,整个过程以近似“减法”的形式由“繁”到“精”。同样也是一个有机的协作过程,从“粗胚轮廓”,到“局部细节”,从粗胚预留,到叠加思维,更是与歌曲创作的纵向排列手法相似。歌曲创作的“加法”过程,会让歌曲作品更加饱满、动感,从而提高试听质量与情感共鸣。而木雕创作的“减法”过程,会让作品要表达的更加准确、生动,从而提高视觉冲击力与意境层次。这种“加减法”的艺术创作过程,有很大的共性,无论是歌曲创作的“加法”也好,还是木雕创作中的“减法”也罢,都是一个艺术的表现过程,这两个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统一的,不冲突的,都是在塑造“美”,两种方法努力要达到的效果,均是要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的创作目标。每一个步骤都犹如一味佐料,从淡到适,多一些则咸,少一点则淡,“加法”的修改方法主动性较大,多出的音符,可以直接删减,而木雕的“减法”一样可以,雕刻中进行微调,在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加法”。甚至在雕刻的过程中,总让笔者有一种感觉:笔者一直在做的是“加法”。因为不清晰的局部,逐渐都清晰起来了;欠缺的形态,通过微调合理起来了。

四、“风格”的创作共性

歌曲的创作,从“肢体框架”,到“个体音符”,无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横向排列,到纵向对位,更是环环相扣。这种艺术创作的特点类似“雕塑式”创作,在木雕创作中,题材的选择不重要,一件木雕作品经典与否,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要点并不是题材,而是画面感、精细度、个人风格。谈到风格,这两种创作,就再次在创作上有了重叠性。音乐的风格塑造,更多是依靠:调性、调式、装饰。通过调性,确定整首歌曲的基调,大调会较明朗舒心,小调会较犹豫暗淡,调式更多的是决定了旋律声部的音程关系,一条旋律,用不同调式演奏,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因为调式决定了整体的音色与音程间的震动特性,装饰音则是更具体的细节,过多的小三度倚音会让歌曲有跳跃性,过多的大三度装饰音会让歌曲有行进感。而木雕中的风格创作,则是更多的依靠择刀、构图、肌理。某一种刀头使用的频率会对整体木雕作品产生巨大的风格变化,球刀如果使用频繁,整体作品就会圆润饱满,剑刀则会让整个作品过度更加明显,柱形刀过多的使用,则会让整个作品更加的粗犷,当然这也与最终收尾时使用的刀形有关。而构图则与个人对宏观布局的习惯有关,同样一块木头,会有多种布局方案,每一种方案都会有一种独有风格。肌理,则与歌曲创作中的倚音类似,对风格的塑造则更加的精准,块状肌理,会给动物类作品呈现出矫健的风格、更加细致的网纹类肌理,则会给作品带来沧桑的感觉。肌理的手法与种类也是千千万,但要选择最适合整体作品的肌理来,才能让风格更加的鲜明。

五、“精雕细琢”的共性

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有一个精修收尾的步骤,音、木创作,也不例外。歌曲创作在后期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多轨混缩与母带处理。混音步骤,是把每一个声部有机的排列出来。例如:弦乐组的三个声部,高、中、低,他们之间的声像、远近、空间感,都需要使用软件进行模拟。人声主旋律需要放在声像的最中间,音量比为50%。这与木雕中的点睛之笔有相同之处,木雕中的山水写意题材,多数会有不同建筑物与植物、动物、人物组成,但必须要有主题,这个主题就犹如歌曲后期中的“人声”。必须要设计在最恰当的位置、大小比例最合适,让观赏者很直观的明白主题,并被吸引。而歌曲创作中的母带处理步骤,则是从宏观上进行精修,人声与伴奏之间的融合度,各频段之间的均衡性,通过硬件或软件,进行母带级的处理,最终让每个频段达到最高动态值。这个步骤与木雕中的抛光打磨极为相似,木雕中的拋光打磨,也是从宏观入手,凹凸不平的部位,需要使用丝轮抛光,而丝轮的目数要从大到小有序使用,其他的部位抛光则需要使用手工砂纸打磨,也是由大目数到小目数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光滑如镜。抛光打磨步骤极为重要,有经验的打磨师傅,能把作品打磨的很有“人气”,边角、褶皱、大平面的过度都极为自然,这个步骤与歌曲创作的后期“母带处理”步骤一样重要,从宏观入手,到局部的处理。

六、结语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讲明白这两种艺术创作间共性的规律,也不是一篇“手册”式的论文,更多的是一种共性“主张”,雕刻与音乐创作,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专业技能,为何可以通过这种“共性”创作并结缘了700余件木雕作品?成功举办4场原创音乐会,累计200余首原创音乐。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崖柏雕刻圈中,有一群人,以自发的形式成立了一个雕刻团体“虫雕”团队,创始人,就是笔者,利用依“音”雕“木”的理念,影响成员,并达到了很好效果,这里面有笔者的老师,也有徒弟,更多的是笔者的朋友,在他们中有从事木雕几十年的老师傅,也有没有任何基础的木雕爱好者,但时至今日,都或多或少的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木雕作品。而音乐中,笔者也运用这种“共性”理念进行教学,十多年中,学生累计创作各类原创音乐作品200余首,并成功举办了4场原创音乐会。正是笔者受益于这种创作手法,故写下此文,发出自己的创作主张,也望各位专家老师指导修正。

参考文献:

[1]孟卓.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探讨中国音乐个性的新向度[J].当代音乐,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