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2019-09-04 06:01马修·J·乔治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传承建议问题

马修·J·乔治

摘要:自佛教进入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以来,并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比如文学、艺术、舞蹈、绘画、建筑和哲学等等,音乐方面尤其突出。长安古城是一处知名的佛教圣地,四面环绕着佛教塔楼,佛教文化在这里萌芽并逐渐形成。一些有知名度的佛教派的创始教会在这里仍然保存完好,多样化的佛教活动为陕西这一区域积淀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佛教音乐   传承   发展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55-02

中国享誉盛名的八大佛教寺庙:隋仙游寺(白居易《长恨歌》作品诞生的寺庙)、兴教寺(玄奘的舍利子存放塔)、净业寺(鉴真曾在此地授业解惑)、大慈恩寺(是法相宗祖庭)、香积寺及悟真寺(是净土宗祖庭)、大兴善寺(是密宗祖),包括六宗祖庭(位于西安)。可见,中国佛教资源的存疑相当丰富。寺庙作为一种宗教建筑,不仅汇集各个教学受业的佛学人才,更是多种文化元素的集锦之处。绘画、塑像、书法、音乐等艺术也在这些地方不断地交流和发展。

一、佛教音乐在中国传承与发展中的兴衰融合

佛教音乐正在经历融入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佛教音乐源于印度“梵蒂冈”这一音乐语言传统。并以其特有的兼容性,在僧侣的不断研究和实践中传承和创新。中国民族音乐的意境是“遥远、想象、光明和安静”。但是在佛教音乐介入后,打破了以往的静谧,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这些音乐开始走向融合多元的发展趋势,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正式的中国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在东晋时期建立了其特有的声乐系统,并明确了其乐质的目的、内容和形式。庐山慧远是第一个将音乐用作推广佛法的人。佛教音乐在进入南北朝时期后,展示了人声和说唱的双重技术训练,并衍生了许多在这一时期擅长佛教音乐的乐僧(以道照、昙宗、慧琚为代表)。这一时期对于佛教的传业解惑也通过音乐的形式呈现,出现了“唱导”这样一种新型的布道方式。佛教在这个时期将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因此而兴盛起来。除了纵向的时间观察,横向的地域特征也深受佛教音乐的影响,不同地区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如汉唐时期的中国佛教音乐,皇帝、大臣还有大祭司主要是佛教徒,这些人员对于佛教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佛教音乐在王朝换代中的传承一直在延续,直到明清之后佛教音乐出现在民间使得它在平民阶层化的老百姓受众中越来越受欢迎。在民间音乐的影响下,佛教音乐已经逐渐被趋同化。从明朝到现代,佛教音乐在不断地兴衰更替中发展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佛教音乐历史命运的转折点。在党和中央的政策鼓励下,佛教音乐作为一种历史宗教文化开始成长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佛教音乐进入了自己的春天。佛教音乐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国内,还向海外开拓空间。1986年,在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均可听得到中国传统佛教音乐的声音。这与北京佛教音乐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五台山佛乐、北京智化寺音乐、拉卜楞寺佛乐等等类似的佛教音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世界的视野。这些乐团不光自己表演,还联合其他成员团体共同将中国的宗教音乐文化发扬光大,例如先后于2003年冬、2004年春前往港澳台以及美国诸州进行表演。其演出将该种音乐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得国内同胞及国外友人的欢心。

二、佛教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不同文化制度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佛教音乐又是音乐的一个子项。对于国外的流行重金属摇滚乐而言,佛教音乐再次冲击下面临重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前卫的流行乐,而佛教音乐鲜有提及。实际上,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也相当匮乏。佛教音乐正在消失,在面对新的音乐文化的冲击时显得苍白无力。

(二)保护不够,重视不足

佛教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代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其中部分原因是政治与宗教合一,其达到了高度不可分割的状态。但是目前来看,除了中国佛学院之外,其他性质的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并没有开设佛教音乐的课堂,包括一些音乐学院也没有此类课程的设置。

(三)人才缺乏

佛教音乐方面的人才匮乏是阻碍当前和未来佛教音乐发展的重要问题。一些练习佛教音乐的僧侣多年来一直未能受到重视,而另一些对佛教音乐掌握得一知半解的人却想利用传承佛教音乐的路径谋取功利。这样一来,不但佛教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反而被无知者不当利用。对于佛教音乐创作本身有了解的高僧屈指可数,数量非常有限。此外,许多佛教徒的居住地较为偏远,也不利于傳承。如果没有继任者,佛乐的发展将受到限制。研究佛教的专家和教授,需要推动这一方面的人才引进计划的实行,避免佛教音乐走向衰落。

(四)普及不广

由于历史积累的问题繁多,中国的佛教音乐发展空间非常保守,并没有做大范围内的推广工作。社会成员对于佛教还是充满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于普通人而言,佛教音乐充满了秘密,而且一些寺庙僧侣也对佛教一无所知。

三、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佛教音乐不仅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揭示了中华民族独特情感世界的人文精神。只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佛教音乐的人才能实现复兴佛教音乐这一伟大任务。因此,我们首先要关注古代保存的传统佛教音乐,如正念歌曲、赞美诗、唱经等等。佛教音乐的传统要加以继承,保持其原创性和正统性。对中国佛教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元素有一个全面地把握。但是,继承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缺陷。纯粹的佛教音乐不一定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水准,佛教音乐保持着传统风格的基础之上,与其他音乐一样,还需要有吸引听众的能力。这就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这是佛教音乐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四、针对问题的创新性建议与对策

佛教音乐在将来的发展中、在继承和发扬的道路上会面临重重阻碍。将传统佛教音乐推广需要借助一些有生力量。

(一)音乐院校应承担传承和发展佛教音乐的重任

学校是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人类文明的地方,教师和学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继受者。佛教音乐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佛教是一种以文化为中心的宗教,以道德信念和教育為中心。自佛教文化问世以来,中国的思想观念已经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观。它将佛教信仰传承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将信仰、文化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做好文明工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佛教音乐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佛教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一项辉煌成果。它具有“强烈但不引人注目、干净、纯粹、坚毅、不羁、开放”的音乐品质。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清水源佛的纯净是人世间难得的心境。让佛教音乐进入社会和世界,即佛教的信念与其他教派相结合。在世界各地,这使得自然之声更具吸引力。社会各界,特别是宗教界,认为佛教音乐的传承与音乐产业对知识产权负责一样重要。中国佛教徒用中国传统佛教音乐来表达佛教中的同情、宽容与和平的心声。中国佛教有多年的传统、影响和吸引力。政府间、音乐界、学校和公民可以通过广泛的佛教音乐进行交流,加强各种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增进人类之间的感情,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统一。

五、结语

佛教音乐从西印度引入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的宝贵遗产。然而,从明朝到现在,佛教音乐逐渐呈现衰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灾害发生的年代。幸运的是,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届会议之后,佛教音乐得以复兴。作为一种具有教育影响力的优雅音乐、传统的民间艺术和审美道德的价值观,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欢迎。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专家学者在未来传承与发展佛教音乐的研究中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邓欢凯.论佛教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性建议[J].北方音乐,2018,(11).

[2]尹丹.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音乐时空,2015,(13).

[3]冯光钰.寻源探流 传承发展——从鱼山梵呗看佛教音乐的“中国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4]彭辉.佛教音乐在南岳旅游文化开发中的发展和利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

[5]屈洪海.五台山台内、台外佛教音乐传承探析——以民国时期的两部佛乐曲谱为例[J].中国音乐,2011,(02).

猜你喜欢
传承建议问题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