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在南方
自从把步数跟微信关联之后,每天都有一万多步,偶尔有个两万步。
一个朋友说,为啥走那么多呢。我说,锻炼一下,过年好走亲戚啊。这话一说,眉眼顿时活泛了,好像回到小时候。看见外爷了,外爷也看见我了,他迎着走过来,接过我背的包包。其实包也不重,可是这么一迎一接,就觉得可亲。
回家时,外爷要送一程,走老远,回过头看他,还在那儿站着,就觉得不舍。
顺着这条路,想起祖父祖母,祖父临出门说声,走了。祖母放下手里的活计,送到门外,叮嘱一声,早点回来。祖父说了时辰,祖母就有点盼着的意思,太阳落山了,着我站在坎边儿瞅着,我瞅着祖父从竹园那儿上来,喊,爷回来了。祖母说,快去接呀。我便冲下坡,从祖父接过行李,有时没有行李,接过他的旱烟袋提着,我们一前一后回家。
祖母会给洗脸盆倒水,着祖父洗把脸。又拿干毛巾扑他的衣服,扑些尘土。这样的事,司空见惯,清水洗尘自然有它的温度。
我长大些,也曾月夜去接父亲,只是听他说这一天会回来,他去湖北郧西贩酒。天黑不见回来,我沿着公路去接,那时没有电话,只是朝前走,走了好几里,不见他,再朝前有点害怕,就在那儿等,一等两等不见,还是不肯朝回走,要是他回来了呢,没人接他多不好啊。
我就在那儿等,等着,等着,我听见母亲喊我,就应了。母亲走到面前说,再往前接一点,我们又朝前走,终于等着了父亲,他挑着两塑料壶酒,热气腾腾,看着我们,高兴。那时我刚得力,挑起八九十斤酒,脚步轻快。
这样的事,小时候就干,父亲背土豆回家,我们背点小挎篮,让他歇在那儿,从背篓里捡些出来,让他轻松一点,有时没有挎篮,像他背萝卜,也要从背篓里,挑了两大的,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并不是要祖母表扬呀娃真有用,就是觉得能够做点事情总是好的……
这样的事已经久远了,想起来唏嘘不已。与小万聊起这个,她说昔时父亲回来,她母亲总会接过父亲的包,然后,她说,母亲会拥抱一下父亲。她说,这个举动,像是烙印一样印在她的脑海。父亲是干部,母亲务农,“他们坐一起喝酒,你一盅,我一盅,不差上下,只是,父亲只管喝酒,母亲不光喝酒,还得弄菜。”的确让人眼羡。
岁月的迎送,无非是有些人掉队了,有些人还在前行。蔡澜先生说,死,你是死定了。真是放之四海皆有准。而所谓的悲欣交集,无非是悲有人事,欣也有人事。想起来,无非是些看似无意的细节,想起来却在眼前,原来,只是要些温热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