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晖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如何在思政课这个主阵地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我们的时代课题。
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以下现象。
(1)从学生的层面看,学生认为思政课理论性较强,枯燥、吸引力不强,实用性不强[1]。首先,他们主观上认为思政课理论性较强,大道理多,不仅枯燥、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强,实用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在生活中用处不大。其次,他们认为思政课是副课,专业课是主课,没有必要把学习重点放在思政课上。再次,部分学生学习功利主义占上风,思政课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取学分、获得学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课堂上不乏低头一族、睡觉一族,也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死气沉沉。最后,现在学生是“97 后”、“00后”、“01 后”的学生,喜欢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如果思政课课堂给予学生彰显自我的机会少,他们会厌烦,从而做与思政课无关的事情。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来看,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社会、智能化社会,周围充斥着触手可及的碎片化信息。具有极强诱惑性的各种信息会时刻在吸引着学生,即使教师在授课过程采取放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对此兴趣不大。
(2)从教学方式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效果差。目前,一定程度上,思政课课堂枯燥无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你讲你的课,我做我的事”的现象,致使教学呈现弱效、无效、甚至负效。
(3)从教师层面看,教师上课任务重,压力大,缺乏职业成就感。思政课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课,上课节数多,授课门数多,思政课教材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要紧跟中央最新精神、国内外形势,备课任务重。思政课授课地点往往是大班合班100 人以上合堂,缺乏师生、生生互动,这也是影响提升教学效果的现实因素之一。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致使教学效果欠佳,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
以上所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出现困境,教育实效式微,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离不开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不断增强。同时提出了八方面辩证统一改革创新思政课[2]。基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困境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原则、要求,结合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是正确应对党中央、教育部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改革创新要求,以“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来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手段创新、途径创新,以此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
(2)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实效性,破解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困境。“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既突显了教师知识讲授的重要性,又重视学生内化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还营造了课堂互动的良好契机和氛围,因此对改善思政课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增进思政课师生、生生互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学生考核评估的准确性,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瓶颈。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课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最终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4)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参与讨论,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引领力和理论供给力,提升思政课程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
(5)“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抓手和核心助力,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打造金课、摒弃水课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主、以教为导、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注重实践、开放、个性、研讨式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新型的适合该校学生情况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预设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两个环节——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主导,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对分课堂+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实践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对分课堂分为三个环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讲授环节,教师只需要把握基本框架和教材重难点。内化吸收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课下独立学习,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吸收过程,独立完成作业。讨论环节,内化吸收之后,学生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与全班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对分课堂上同时运用了对分易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件、教学资料、学习资源、在线练习、课堂提问、进行调查等,学生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提交作业,教师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进行精准考勤、发通知、批改作业、记录分数、汇总成绩,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来完成辅助教学。
实践教学围绕着教材的每一章教学重点、 难点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践行。
(1)价值引领与价值践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既强化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又突出价值践行功能,实现教与学的知行合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1 节讨论课、1节理论讲授课、1 节小组一周时势要闻分析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后环节,我们既有个人亮考帮这个作业,还有小组或个人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考核上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时代特征,“97 后”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手机这个媒体,由疏而导,围绕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而展开教学。课后线上作业、讨论,课上线上考勤、分组讨论、原著选读等手段的运用,确保了上课的出勤率和教学效率,也增加了学习的亲和力。
(4)主体与主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实现了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构建了和谐的思政课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5)理论性与专业元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真理性、方法性,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学生的专业学习,达到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2018—2019 学年第1 学期笔者在所带班级17 制药工程1 班,17 制药工程2 班;17 工商管理1 班,17 工商管理2 班;17 金融工程1 班,17 金融工程2 班共340名学生进行“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实践。该课程每次连续3 节课,共计120 min,每班人数为86~113人。对分课堂采用隔堂对分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总共51 学时,3 学分,其中课堂讲授43 学时,实践8 学时,周课时:3 节/周。上课方式采用1+1+1 讲授+讨论+实践。“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如下。
(1)对分课堂环节。
讲授:主要讲解拟学内容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等,围绕主题,采用专题教学,突出重点,约50 min,1 节课。
内化吸收:每位学生在课后既要完成规定教材内容的学习,还要把“亮考帮”的任务书面化(每个学生写出1 个亮考帮),写在一张纸上,并上传到对分易教学平台,以便于讨论。
课堂讨论:分4 个环节。小组讨论(个人亮考帮)、教师抽查(小组亮考帮)、自由提问、教师总结,次序不能变动。后三个环节总和称为全班交流。小组讨论10 min,用对分易教学平台进行自动分组(3 人一组或4 人一组,根据每个教室座位情况而定,组号固定,小组成员不固定)、全班交流20 min(每次抽4~5 个小组代表),期间复习教材内容,分享学习体会,互相解答疑难、自由提问6 min(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回答)、教师小结4 min。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对学生存在的疑难进行解答展示。在讨论时,学生不能拿着亮考帮的作业或教材念,要求学生脱稿讲,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2)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四大部分:每章实践教学活动、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 专题课程活动。以2018年为例。
每章实践教学活动:根据每章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实践活动。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在课后完成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每次第3 节课用时20 min来完成。每周安排2 个小组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一周时事要闻分析,小组发言6 min,并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主题实践活动: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庆的喜庆之年,原理课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展开实地调查,调查改革开放4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唱响时代主旋律,或小组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小组采访经历过改革开放4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的人物,撰写采访录。时间:15~16 周(6 课时)。
专题课程活动:时间是2~10 周(2 课时)。组织学生开展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纪念活动和组织学生开展《共产党宣言》出版170 周年相关活动。
这些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笔者前后用了两个学期两种教学方式的期末考试成绩做了一个教学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成绩显著,学生考试成绩整体水平高于传统满堂灌教学,所教班级教学质量提升明显。
(1)改革前。在2017—2018 学年第2 学期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成绩差强人意。如表1所示。
表1 2017 商务英语本科1 班
(2)改革后。在2018—2019 学年第1 学期采用“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结果显示考试成绩良好。如表2所示。
表2 2017 工商管理1 班
(1)学生课堂出勤率、抬头率、参与率、积极性大幅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将一部分时间进行针对性强的专题教学,实现价值引领。将一部分时间让给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对知识学习有了准备。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通过亮考帮,使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考考你,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动力; 通过帮帮我,使学生发现了学习中的疑惑; 通过全班同学的学习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互动更加和谐,生生互动更加频繁,课堂出勤率高;通过自由提问,提高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突出了教师的理论功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说明科学的理论是可以征服人心的。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学生作业90%是没有“复制”教材基本原理原文的,学生们写的都是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和帮上写出自己的疑问疑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部分学生的作业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即在基本原理的理解上非常有深度,也在应用上非常有广度。
(3)课程亲和力增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微信版的对分易教学平台的运用,使得学生运用手机辅助学习,获得了这些网络原住民的亲切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师生思政课获得感不断提高。“对分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竞争,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教师获得了成就感。一方面,使得原本上课时分班而坐的座位,通过小组讨论随机分组打破了班级之间的界线,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之间变得熟悉起来,满足了学生对于爱与归属的需求和尊重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思政课获得感提升。另一方面,教学效果的提高,使教师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上课成了一种愉悦的感受,打破了以往上课满堂灌的疲倦感和无奈感,形成教师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