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虹
摘 要: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不断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追求高质量发展,对投入的绩效越来越重视,绩效审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高校绩效审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绩效审计的实施途径,以期提高高校绩效审计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绩效审计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不断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追求高质量发展,高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高校资金利用效率,以有限的教育经费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产出,高校开展绩效审计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的高校绩效审计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地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提高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
一、理论概述
1.含义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在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性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衡量的,关注的是能否从有限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回报;效果性则是指被审计单位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2.绩效审计的在我国的发展
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绩效审计的理念就是重视资源使用的效率,符合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所以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审计署在2008―2012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应开展绩效审计;此外,审计署于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着力推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1)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提高。进入新时代,随着“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到来,国家对高校资金的投入越来越注重使用效率,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不仅应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应该加强对产出的关注,也就是对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关注,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众多高校中保持竞争力和优势,各高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在不断加强投入的同时,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监管,资金的投入产出如何衡量,教育资源的使用与高校办学质量是否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绩效审计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绩效审计的不断完善,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监管,从评价入手,不断解决问题,从而推进高校不断高质量发展,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2)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财务风险是影响最大的风险,在投入日渐收紧的情况下,高校想要发展就会适度举债,适度的举债会解决高校一些资金短缺问题,但是如何对举债的规模进行界定,如何对举债进行评价,如何解决举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发展风险,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绩效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大。绩效审计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通过绩效审计会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效果不大的项目筛选出来,量化相关财务指标,从而促进高校更加科学的筹划发展计划,限制举债规模,避免高校盲目发展的同时,规避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3)不断发挥内审职能从而推进高校内审转型。绩效审计体现了内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为高校的管理层提供更全面的审计信息,这体现了内审的咨询、确认作用。高校对其审计部门的期望越来越高,内审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就越来越重要。新时代审计部门还应该积极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发挥服务作用,为其他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献言献策。只有充分发挥这几大职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才能由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并重,在发挥内审职能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内审工作的转型。
二、当前高校绩效审计所面临的困扰
1.高校的定位影响绩效审计的开展
一方面,高校在我国作为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的作用,其内部管理水平通常较为底下,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且执行力不够,往往关键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这种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通常会制约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的绩效审计资料通常只有财务资料,比如各种账簿等,而绩效审计所评价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材料比较欠缺,这与高校内部控制薄弱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对资金预算、跟踪和评价的过程通常比较滞后,这加大了绩效审计资料取得的难度。可以看出,高校的定位影响着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2.高校的内审技术影响绩效审计的实施
高校要实施绩效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借助一定的审计技术,而当前高校的内审技术还停留在以财务收支为基础的现状,审计往往就是查会计账簿、查预算决算等,而对教育资源的效率和效果相关的审计技术还未涉及,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绩效审计的实施,需要加快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着力提升内审技术,以促进高校绩效审计的实施。
3.高校的内审人员素质影响绩效审计的执行
高校的绩效审计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执行,这些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比如使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和计量手段来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招收会计、审计等文科专业人员,而绩效审计通常需要数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难以达到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效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制约着绩效审计的执行,使其难以有效的开展。
4.高效审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影响绩效审计的提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信息化建设成都不断推进。一方面,需要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作为处理、分析数据的载体;另一方面,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业软件难以适应大数据审计的需要,审计人员难以开展多维度、多角度的综合数据分析,需要有一套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演变分析、数据挖掘等审计数据技术分析工具,实现复杂业务数据的采集、加工、转换、审计分析。以满足大数据审计分析及审计全覆蓋的需要。而审计用现有的工作理念、方式、手段无法深入全面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5.审计缺乏恰当的绩效审计标准评价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需要一定的程序,比如选取什么样的指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评价结果、撰写报告等。目前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一定的标准,许多环节、事项都还没有确定,绩效审计所评价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指标选择也缺乏一定的标准,指标选择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制约了高校绩效审计的推广。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体制的、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使高校绩效审计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三、新时代高校绩效审计实施途径的探索
1.提高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新时代,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2018年1月国家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处处体现着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的资金量越来越大,相应的负债规模也有所提高,为了使高校得到更加长远发展,审计作为一种监管、监督机制,必须得到重视。只有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重视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果,才能使高校的发展更加良性化,更加有竞争力,更加充满活力。因此,必须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才能有效推进高校绩效审计的开展。
2.改進和提高绩效审计的技术
随着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对绩效审计越来越重视,绩效审计应该不断更新和改进自身的审计技术,比如积极学习大数据运用以从海量的数据及逻辑关联中发现问题,不仅要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方面来考虑,还应该从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方面入手,用绩效观念作为主导来进行审计技术革新,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绩效审计技术,才能真正适应时代要求,促进高效绩效审计工作的推广。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随之也有所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全面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建设,不仅在招聘的时候多考虑数学类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人才,还应该不断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比如积极参加国家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不断参与各类审计后续教育以及经常调研审计工作开展好的高等院校等。只有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绩效审计工作。
4.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在科学合理谋划的基础上,遵循学校发展实际,按照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推进数字信息化审计方式、健全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开展学校信息系统审计和创新审计业务组织模式等步骤,扎实有效地做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稳步实施,建立起适应本校实际的审计信息化平台。
5.逐步健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完整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仅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程序的设计、评价过程的实施、评价结果的报告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当前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健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过程就是对高校内部管理不断精细化的过程,两者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这样才能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监督和评价,充分发挥了内审的作用。因此,应该逐步健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才能真正解决高校绩效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过程,高校只有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增加对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和效果的关注,才能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新时代,高校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且积极努力的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切实注重提高自身效率,关注投入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使得高校在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的同时保持自身竞争力,保持高效、稳定和持续的发展。(责任编辑: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