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青藏高原是升了还是降了?周边国家发生的大地震,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台风到来前后,大气中的水汽变化大吗?大灾發生之前电离层是否有变化?山体滑坡变形与气象因素有多大的相关性?……
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数据。数据从哪里来?必须从观测中来。
这正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简称陆态网络)诞生的缘由——在全国建数百个基准站和数千个流动观测点,实时获取全国地壳运动、重力场变化、断裂带微动态变化、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大气可降水含量变化等情况,把那些从前只能用“大概、也许、可能”的回答变成详实精确的数据。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办公楼里,挂着一张1999~2017年度“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场”图,密集的矢量箭头标示出地壳运动的方位,代表着中国大陆相对于欧亚板块运动的方向和大小,多年以来我们对此只有大致概念,而现在我们掌握的数据越来越精确了。
这些数据的来源正是陆态网络工程,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建设规模最大、观测精度最高、数据质量最佳的国家级地壳运动观测骨干网络,覆盖了中国大陆约95%的国土。
详实丰富的基础数据,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我国对大地震的监测预报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服务于地球科学研究、大地基准框架建立、气象预报预警、电离层监测、海平面监测和高精度智能导航等多个领域,同时在航空、航海、公路、铁路、农业、矿业、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而激发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观测数据的起步就是科学合理地布点和建设。国土辽阔,有人口密集的城市,也有人烟稀少的荒野,更有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从1997年第一期工程开始,该重大工程的建设持续了14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60个不同采样率的连续GNSS观测站、30个连续重力站、3个超导重力站、3个并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站(VLBI)、6个并置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站(SLR)、2000个流动GNSS观测站、近1000余个流动重力观测站。
“我们会根据不同地区构造特点和需求,建设不同类型的站点,6个部委15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通力协作完成了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壳运动观测台网部主任张锐和他的同事们一直都是这项重大工程的关键落实人,经历了站点从设计勘选到全面建设乃至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在这一标准下,陆态网络不仅实现了建站布网的科学化技术流程、快速实时处理和高精度事后数据处理技术,还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动报警和在线故障处理系统。
陆态网络项目由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等6个部门联合实施。“虽然是工作领域完全不同的6个部门,但是在这个项目的实施上却真正做到了整齐划一,共建共享。”项目团队认为这是项目实施中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工程一直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程、统一进度、统一监理、统一验收,分级实施、部门负责”的管理措施,到目前为止,全国近2000个共享站点的数据线上线下均可传输至中心,相关的地震、测绘、气象等行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申请单位都可以申请使用这些数据,产出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