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媒体上一篇题为《有些野菜能抗癌,快看看一起学习学习》的文章广为流传,文中提到吃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够治疗癌症,说得人恨不得每天吃上一筐。
临床上,烷化剂、抗代谢药、激素、免疫制剂和一些植物类抗癌药,的确可杀灭部分肿瘤细胞。这些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可抑制或杀死它们。其中,植物类抗癌药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阻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他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最有名的植物类抗癌药,当属来源于红豆杉的紫杉醇,临床应用广泛。
包括红豆杉在内,植物含有的天然抗癌成分含量非常之少。人们熟知的鱼腥草中,有一种叫槲皮素的有效成分,国外已有人证实它能抑制一种肉瘤病毒和诱发肿瘤的人疱疹病毒,这也是鱼腥草被大多数人曲解能抗癌、防癌的主要证据之一。
与红豆杉同理,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成分也很低,以我们能够吃下去的食物量来看,根本达不到抗癌作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目前没有哪种野菜真正被科学地认可为抗癌植物或者药物,野菜抗癌纯粹是个伪科学命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说。
近些年,野菜成了营养健康的代表。一些人认为,一些有苦味的野菜,比普通蔬菜更加有营养。
上官法智说,野菜和我们常吃的蔬菜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同野菜有着自己的营养优势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由于生长环境需要更长生长周期,通常野菜比蔬菜更有风味。
纤维、草酸,以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独特风味,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毒性。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郑宝智等人研究认为,野菜种类多样,有些野菜属于食药两用植物,植物体内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如果不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后可能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如灰条菜、苋菜等,含有一种光敏物质,人过量食用,又经阳光照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上官法智表示,一些作为药用植物的野菜,除了已知的天然活性成分功能外,其毒理性研究和评价往往不完善,少量食用或可获得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的作用或许适得其反。
一些植物千百年来只是野菜而没有升级成蔬菜或药材,说明它们并不完美,而且其整体营养价值并不会比蔬菜高多少,过分迷信野菜营养价值毫无必要。
上官法智建议,在食用野菜时,应当选择生长环境比较好、没有污染的植株。应当科学采摘,尽量不要挖根,只采集其茎叶部分。不可过量采集,导致该物种生存繁衍受到影响。在野菜物种选择上,在没有专家指导时,尽量选择人们普遍食用、自己熟悉的植物。
烹饪野菜时要注意洗净,最好用热水焯烫。一来可以去除一定天然毒素,二来可以去掉一部分野菜中的草酸。进食野菜时应当适度适量,如果吃野菜上瘾反而有可能因摄入过多膳食纖维而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身体不适。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