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质地潮土的微形态特征

2019-09-03 16:19张保华陶宝先刘子亭曹建荣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张保华 陶宝先 刘子亭 曹建荣

摘要:为探讨土壤颗粒组成对微形态特征的影响,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潮土类三种质地土壤(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分析其微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颗粒组成对土壤微结构、粗细颗粒分布、颗粒大小与圆度等产生明显影响。壤质、粘壤质土壤表层形成了利于农业生产的团粒状微结构,向下层逐渐变为囊孔、孔洞、孔道等微结构类型,砂质壤土全剖面为单粒状微结构。壤质、粘壤质土壤粗细颗粒分布类型为斑晶嵌埋型,砂质壤土则为粗单一颗粒类型。土壤中粗颗粒均以石英为主、细颗粒均为分离斑点双折射类型,但砂质壤土中粗颗粒粒径较大、圆度较小。壤质、粘壤质土壤偶见土壤动物排泄物、胶膜等形成物。

关键词:潮土;土壤质地;颗粒组成;微结构;粗细颗粒分布;形成物

中图分类号:S1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7-0067-05

土壤微形态特征包括粗颗粒、细粒物质、土壤形成物、孔隙以及形态、空间分布和结构等,能反映土壤形成发育、土壤组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土壤发育演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野外土壤剖面研究的延续[1,2],因此,诸多自然、人为因素均能影响土壤微形态特征。目前较多研究关注于人为因素对土壤微结构的影响,如秸秆还田[3]、有机无机肥料配施[4]、有机种植方式[5,6]、有机物料施用[7]等,这些措施均可促进良好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机物料施用还影响土壤孔隙数量和形态[8]。农业灌溉可增强土壤颗粒风化强度,增强颗粒细化、圆化程度,同时显著增加残积粘土数量且可出现淀积粘土[9],农业耕作则可引起土壤颗粒的长度、等圆直径、周长、面积减小和圆度增加[10]。上述文献均提及了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但并未从土壤质地角度探讨其微形态特征的差异。实际上,土壤颗粒组成对粗细颗粒(coarse/fine,c/f)分布、形成物等微形态特征能产生直接影响[11]。

因此,本研究以土壤质地复杂多变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为研究区域,选择长期常规种植冬小麦-夏玉米的潮土类砂质壤土、壤土、粘壤土,分析不同质地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差异,以丰富土壤微形态特征与物理性质关联理论,同时也为研究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西部,E 115°14′~116°08′,N 36°16′~36°4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5℃,7月份气温最高,为26.9℃,1月份气温最低,为-2.5℃,年均降水量546.9 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62.2%,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研究区为黄河冲积低平宽广平原,缓岗、坡地、洼地交错分布,海拔31~38 m,土壤以潮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主要种植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油料作物、蔬菜等。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2017年10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办事处东鲁村(壤土)、许营镇绣衣集村(砂质壤土)、朱老庄镇田庄村(粘壤土)选择长期种植小麦-玉米地块,挖取土壤剖面。0~25 cm 深度分5层取样,每层5 cm。塑料盒(4 cm×4 cm×4 cm)取原状样品用于制作薄片、环刀(100 cm3)取原状样品用于容重测定,其它样品用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分析。

用于薄片制作的原状样品利用198#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浸渍固化后,进行切片、粗磨、细磨,用环氧树脂粘在载玻片上,之后再对另一面进行切片、粗磨、细磨,以冷杉胶粘盖玻片,制成厚度约30 μm的土壤薄片,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土壤微形态特征描述采用Georges Stoops(2003)术语体系[12],颗粒大小等部分特征的定量测量使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处理。

用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样品在室内自然风干、研磨,分别过孔径2.00、0.25 mm筛,土壤颗粒组成用吸管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剖面描述

土壤剖面记录与颗粒组成、容重等基本性质见表1。根据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许营样地砂粒含量超过55%、粘粒少于15%,质地类型为砂质壤土;朱老庄样地砂粒含量介于30%~55%、粘粒介于15%~25%,为粘壤土;北城样地砂粒含量介于40%~55%、粘粒少于15%,为壤土。

随深度增加,许营及北城样地土壤容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朱老庄样地则一直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在田间剖面挖取时,在深15 cm左右均出现较坚实的土层,分析应为大型农机具的广泛应用、深松深度不够,使得耕作层变薄、犁底层上移。

2.2 土壤微形态特征

2.2.1 微结构与孔隙 三种质地土壤中,壤质、粘壤质土壤微结构类型相似,两者与砂质壤土差异较为明显(图1)。其中壤质、粘壤质土壤微结构存在土层间的变化,表层以高度分离、发育良好、不吻合的团粒状微结构(granular microstructure)(图1a、 b)为主,随深度增加,微团聚体逐渐增大,发育与分离程度减弱(图1c),至下层,弱度分离的微团聚体亦极少,逐渐演变为以块状(massive)、囊孔(vesicle)、孔洞(vugh)、孔道(channel)、板状(platy)等微结构类型为主(图1d、e)。孔隙类型同样存在土层间的变化,表层以复合堆集孔隙(compound packing void)为主,下层逐渐演变为以孔洞、囊孔、孔道、面状(plane)孔隙为主。

砂质壤土微结构各土层间变化极小,全剖面为单粒状微结构(single grain microstructure),仅表层偶见发育、分离程度较差的微团聚体,孔隙则为简单堆集孔隙(simple packing void)(图1f)。

作为田间土壤结构目视观察的延伸,影响土壤结构或者团聚体的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微结构。一般认为,粘粒、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粘壤土粘粒含量最高,介于15%~25%,壤土、砂质壤土中粘粒含量差异不大(<15%),但前者粉粒含量明显高于后者,砂质壤土则粘粒含量低(<15%)、砂粒含量大(>55%);同时粘壤土、壤土有机质含量高于砂质壤土,从而在粘壤土和壤土表层形成了团粒状微结构、下层形成了块状与囊孔等微结构类型,与砂质壤土的全剖面单粒状微结构存在明显不同。

2.2.2 基质 基质描述包括粗细物质分界、粗细相关分布(coarse/fine particles related distribution)、粗物质及其垒结、细物质及其垒结。

(1)粗细颗粒分界

本研究基于偏光显微镜的分辨力和土壤颗粒大小,将三种质地土壤的粗、细颗粒分界均定为10 μm, 即c/f10μm。

(2)粗细颗粒分布类型

三种质地土壤的粗细颗粒相对分布类型均不存在土层间差异。壤质、粘壤质均为开敞斑晶嵌埋(open porphyric)类型(图1d、e),表现为粗颗粒嵌埋在细粒物质中、且粗颗粒间距离大于粗颗粒平均直径的两倍;砂质壤土则为粗单一颗粒(coarse monic)类型(图1f),表现为粒径均大于10 μm。

粗细颗粒相对分布类型的差异主要是土壤颗粒组成不同的结果,砂质壤土中仅0~5 cm土层粉、粘粒含量为31.8%,其它土层均低于30%,大颗粒松散堆积,形成与壤质、粘壤质土壤明显不同的粗细颗粒分布类型。

(3)粗颗粒

土壤矿质粗颗粒,在壤质、粘壤质样地以圆或次圆状石英颗粒为主,多小于30 μm(图1d、e),分选较好;砂质壤土则以次圆状石英颗粒为主,多在30~70 μm(图1f)。

腐殖化程度高的有机质在各土层均可见,分布较为分散,含量小于5%,大小多在100 μm以下(图2a、d,图片中黑色斑块),但15 cm深度以下明显减少。

(4)细颗粒

细粒物质均为灰色硅质粘粒,呈分离斑点双折射类型(stipple speckled b-fabric)(图1d、e、f)。受潮化作用、秸秆还田腐解影响,多被铁质、有机物浸染。其中砂质壤土含量很少。

2.2.3 有机物 由于研究区近年大量的秸秆还田,薄片均可见到较多大小不一、分解程度不同的有机物(图2a、b),但下层极少见,表明耕作中较少进行深松深翻、还田秸稈仅存在于表层。

2.2.4 土壤形成物 常见土壤形成物类型有胶膜(coating)、凝团(nodules)、填充物(infillings)、排泄物(excrements)等。由于研究区频繁耕作,薄片中土壤形成物极少见,仅偶见表层蚯蚓粪便、下层孔隙胶膜(图2c、d)。由于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土杂肥极少施用等原因,未观察到人为物。

3 讨论与结论

土壤颗粒组成对部分微形态特征产生影响,表现在微结构类型、粗细颗粒分布类型、粗颗粒大小与圆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壤质、粘壤质土壤还存在土层间的微结构变化。

壤质、粘壤质土壤表层形成了利于农业生产的团粒状微结构,向下逐渐变为较差的囊孔、孔洞、孔道等微结构类型;砂质壤土则全剖面为单粒状微结构。壤质、粘壤质土壤矿质粗细颗粒分布均为斑晶嵌埋类型,砂质壤土则为粗单一颗粒类型。粗颗粒均以石英为主,但砂质壤土中颗粒较大、圆度较小;细颗粒均为分离斑点双折射类型。新鲜有机物均是表层多、下层少。土壤形成物仅偶见排泄物、胶膜。

参 考 文 献:

[1]Stoops G. Achievements in micromorphology[J]. Catena, 2003, 54: 317-318.

[2] 何毓蓉,贺秀斌.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及我国研究现状[C]//中国土壤学会编.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7: 41-63.

[3] 朱钟麟,舒丽,刘定辉,等.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 17(2): 682-687.

[4] Qin Y S, Tu S H, Feng W Q,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micromorpholigical features in purple soil[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3(5):1050-1054.

[5] 孙增慧,韩霁昌,刘哲,等.种植方式对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7,48(5):282-289.

[6] 申思雨,刘哲,吕贻忠.不同种植方式对温室土壤微形态的影响[J].土壤, 2016, 48(2): 355-360.

[7] 孙经伟,尧水红,李娜,等.农田恢复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壤团聚体微形态及孔隙结构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4):17-23.

[8] Pituello C, Ferro N D , Simonetti G, et al. Nano to macro pore structure changes induced by long-term residue management in three different soil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16, 217: 49-58.

[9] 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等.关中地区两种不同农业管理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518-2526.

[10]庞奖励,张卫青,黄春长,等.关中地区不同耕作历史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及对比研究[J].土壤通报,2009,40(3):476-481.

[11]Stoops G, Marcelino V, Mees F. Interpretation of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soils and regoliths[M].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2010:1-8.

[12]Stoops G. Guidelines for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soil and regolith thin sections[M]. Madison: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