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乙
一只鸡和明朝的灭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关系紧密。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也许两周后,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下面这个历史事件很好地诠释了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的这句名言。
公元1631年,明朝崇祯四年,大明王朝已是内忧外患。陕西的民军声势浩大,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关外女真部族强势崛起,不断蚕食着大明的疆土。四面八方来的坏消息不断呈报到紫禁城,一个忧郁的年轻人拿起一封来自山东的奏疏,上面呈报吴桥发生了兵变。兵变太多了,自他继位以来就几乎年年发生,他改元第一年就发生了宁远兵变,当时为袁崇焕所平定。此刻的他已经疲于应付,看完这封奏疏,他只简单批复了一下,就顺手看下一封奏疏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崇祯皇帝,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这场兵变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他的王朝毁灭,起因只是一只鸡。
崇祯四年八月,辽东战事紧急,明将祖大寿被满洲军困于大凌河城中。登莱巡抚孙元化,连忙命自己收编的部将孔有德带骑兵八百赶往辽东救援。说起孔有德,此人本是皮岛大帅毛文龙所部。袁崇焕于崇祯二年擅杀毛文龙,导致他部下将领哗变,其中的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将领被孙元化接收。此次孙元化对孔有德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建功立业。
孔有德所部却行动迟缓。本来孙元化命令他们从海路驰援辽东,这样显然是近途。不过出发不久,孔有德借口海上风大退回,孙元化只好让他们从陆路驰援。一行人磨磨蹭蹭,十一月才到达发生兵变的吴桥县。恰逢大雪,道路泥泞,部队面临断粮窘境。饥肠辘辘的士兵们四处劫掠,一名士兵抢了一个大户人家的一只鸡。这名士兵的肚子吃饱了,可是祸事却惹下了。这只鸡可不是普通的鸡,它是当地望族王象春家的鸡。所谓“偷鸡也要看主人”,王家在朝中的势力可不容小觑。王象春担任过南京吏部的考功司郎中,他的从兄王象乾两次担任兵部尚书。
王家岂能善罢甘休,他们找到孔有德,在重压之下,孔有德只好把偷鸡的那名士兵捆绑并且贯穿耳朵,游营示众。事后其他士兵不满,杀死了王家家仆。王象春的儿子要求查明真相,消息传出,士兵们担心被追究责任,干脆全体反了。因为之前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孔有德对朝廷早有不满,正好这次借着士兵们闹事,带领自己的部下造反了。
叛乱的孔有德跟李九成一起带领部下,反戈一击,回头杀向山东半岛。叛军接连攻陷了好几座县城,一路杀回登州,与城中的耿仲明里應外合,攻陷了城池。孙元化自杀未成,孔有德念其有收留之恩,放他一条生路。
登州失陷,对于明朝可不是丢了一座城池这么简单。城中有西洋大炮300多尊、红夷大炮20多尊,悉数落入敌手。虽然攻陷登州的叛军后来败给了增援的明军,但是孔有德、耿仲明等却带领一万多叛军投靠了满洲皇太极。他们带去的还有红夷大炮和能熟练操作火器的技术人员。
吴桥兵变引发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可以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其一,之前的明金交锋中,明军尚能凭借火器优势抵抗,这一次叛军带给了满洲最新的火器技术和装备,改变了战场的态势。日后清军入关,凭借火器优势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已经是不用费太多力气了。其二,兵变引发的叛乱持续一年多,山东各地饱受战火蹂躏。本来登州、莱州是海路支援辽东前线的后方基地,一场大乱之后,登州、莱州的后勤基地作用已经荡然无存,这更加恶化了辽东的局势。
反思吴桥兵变的原因,我们可以多一些思考。首先,明代后期尤其是崇祯朝,军队的粮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明。如果不是部队缺乏粮饷供应,孔有德部下士兵就不会骚扰地方百姓,那场兵变也就没有了导火索。追根溯源,明代的财税体系以及江南东林党控制下的士绅集团的避税行径,才是明末财政困局的罪魁祸首。其次,如果不是袁崇焕擅自杀害抗金有功的毛文龙,他的部下就不会有不满情绪,就不会哗变。孔有德、尚可喜等悍将如果离开毛文龙的驾驭,真的就是一个个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袁崇焕对此缺乏正确的预判,其诛杀毛文龙虽然果决,然确乎失于举措太轻率了。其三,孙元化用人失察,也是导致辽东兵变的一大诱因。
一只鸡事件引发了一场兵变,这场兵变又加速了明朝的毁灭。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你不能忽略任何一件小事,也许它就是压垮大明的最后那根稻草。
(据《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