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凤丽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众乐之王”“东方钢琴”。古筝由面板、雁柱(也称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古筝的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十三弦,后增至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古筝规格是二十一弦。
最早的古筝称为“筝”,又名“秦筝”“汉筝”“瑶筝”等,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汉族传统弹拨乐器。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分析了古筝名的由来,他认为“筝,铮铮然”,由于发音上与铮音十分类似,所以取名为筝。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在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故又称为秦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记载,秦国人喜欢音乐,击打瓦罐,弹着筝,用手拍打大腿,嘴里呜呜唱歌,像这样豪放、粗犷的演奏,才是地道的秦国音乐。实际上,关于古筝的来历,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意思是说,太帝让仙女素娥弹奏一种五十弦的瑟。可当素娥弹奏时,太帝觉得素娥弹奏得过于悲凉,不想让她继续弹奏下去,但是又忍不住想听。于是,太帝将瑟一分为二,变成二十五弦。
历史上还有“二女分瑟”的故事。17世纪日本宫廷乐师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一个秦国人有两个女儿,他要将家中的一把瑟传给两个女儿,但两女互相争夺,互不相让,一不小心把瑟扯破,变成了两个乐器,一个十三弦,一个十二弦。后来,秦始皇便把这两个新的乐器取名为筝。
除此之外,还有“父子争瑟”的故事。宋代丁度在《集韵》中记载说,一家的父亲和儿子都很喜欢瑟,他们为了争夺瑟,把瑟一分为二,这就有了筝,认为筝因此而得名。以上几个故事中都认为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但是汉代黄宪在《天禄阁外史》卷四中已经记载,魏王饮宴时,用筝进行配乐,同时配乐的还有瑟。由此可知,筝、瑟这两种乐器在当时已经并存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乐器。另外,明代唐顺之编写的《荆川稗编》提出,筝的本名是颂琴,颂琴与后世的筝形态相同,都用来应和颂乐。后代因为两种乐器的形状类似,颂琴被改名为筝。颂琴本是一种高雅的乐器,改名为筝之后,就被列入了俗部,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而瑟虽为雅乐,却慢慢走向了消亡。从历史的发展看,筝与瑟在历史上应该共存过,筝不是由瑟分化而来的。筝、瑟有可能来源于同一种乐器,只不过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其发音是一样的。
在古代,还有一种叫筑的乐器。它的外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筑起源于楚地,声音悲亢而激越。《战国策·齐策》描写临淄生活的富有和充实时说:临淄人没有不会吹竽的,没有不会鼓瑟的,没有不会弹琴的,也没有不会击筑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筑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乐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太子和宾客们知道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送荆轲。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声调苍凉悲哀,送行的士大夫都流下眼泪哭泣。
那么,筑和筝又有什么关系呢?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筑身也。”这里说的筝有五根弦,形体同筑一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由此可以看出,筝的形体和筑一样,只是筝要用弦演奏,属于典型的弦类乐器。
筑虽有弦,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属于打击类乐器。它是用竹尺来击打筑身发出声音,和筝的弹奏相比,筑的演奏方法要简单一些。总的来说,筝和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源相同,演奏手法相似,可以说先有筑,后发展成筝,筝、筑是同源的。
蒙恬是秦国的大将,骁勇善战,南征北讨数十年,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恬并不是专业琴师,也不从事和音乐有关的职业,为什么会有传闻说他制造了筝呢?
最早透露此说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文中说“或曰:蒙恬所造”。从这句话看,应劭也是听别人说筝是秦朝蒙恬制造的,他自己并没有给出更加确切的答案。
《隋书·音乐志》则记录筝有十三弦,而且是蒙恬发明制造的。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说:“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为十三弦。”朱骏声说古筝原来是五弦,后来蒙恬将五弦改为十二弦,唐代以后又增加了一根弦,变成了十三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朱骏声没有说是蒙恬造的筝,只说是蒙恬把原本的五弦筝改造为十二弦的筝。
从时间上看,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其中有两处谈到筝,即“弹筝搏髀”和“退弹筝而取韶虞”,李斯说这个话的时候,蒙恬才22岁,非常年轻,而且离他37岁成名之时,还相差整整15年。由此可以推断,筝不可能是蒙恬所造,蒙恬只可能改进了筝。
还有人说,筝是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可信度很低,原因是蒙恬修长城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这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16年,所以蒙恬不可能制造筝。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蒙恬制造了毛笔,而当时毛笔的“笔”字与古筝的“筝”字的繁体字书写几乎一样。实际上,笔的出现非常早,《庄子·田子方》载有“舐笔和墨”,《礼记·曲礼》载有“史载笔”等,这些文献记载说明秦代以前已存在笔。考古发现也证明蒙恬以前已经有笔。1954年湖南长沙古家公山一座战国古墓中出土一支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用细丝线缠在笔杆上,笔杆为圆竹条,外面再涂漆加以固定。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毛笔,人们称它为“楚笔”。
所谓“蒙恬造笔”不过是民间故事而已。清代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七中记载:“秦将军蒙恬筑长城,绝地脉,致不得其死。今长城之下未知尚有蒙将军庙貌否?乃吾湖之善连村,则固有蒙公祠,其地皆以笔为世业。笔工不忘所始,故有祠宇以祀蒙公,香火颇盛。”由此可见,蒙恬在当地是制笔行业的行业神,原因是蒙恬可能对笔进行了改造。
在古筝起源方面,有一种说法认为“筝从西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西方”不是指其他国家,指的是西边的秦国。由于秦国地处中原以西,被当时的中原诸国称为西秦,所以源自秦国的乐器筝也就从西方来。《史记》中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筝出于秦的说法有诸多记载,在古代就已经明显表明了秦筝之说。
在唐都长安,骑马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听到筝声。诗人白居易还把唐人不再喜欢听琴的原因归咎于筝:“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琴是那般无奈,筝却是那般风行。在白居易众多吟诵音乐的诗篇中,除了咏琴,就是咏筝,筝出现的频率比琵琶等其他乐器都多。如《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明月皎洁,一位身着紫衣的女子低着头弹拨红弦,衣袖轻轻拂动,心事缓缓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弦音凝绝,指尖停奏之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爱筝,爱得如此痴狂。他晚年在洛阳生活,常与裴度、刘禹锡等人举行诗文酒会,“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过着潇洒闲适的生活。天性喜好音乐的他恰有一位好朋友住在扬州。白居易听说扬州的筝,质量是数一数二的,人间罕有,所以再三请这位扬州朋友帮他寻觅一张筝来。当时没有手机这样的现代化通信设备,人们交换信息只能依靠书信,为此两人往来了许多诗。
后来,他的朋友终于给他找到一张上好的“维扬筝”。寄给他时,还先寄了一首诗,在诗中开玩笑说:“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意思是说就怕我“封寄”给你后,这“魔物”的美妙声音会惊动你的禅心。当时白居易崇奉佛教,常与寺庙高僧论禅,而这位朋友诗中所说的“魔物”,其实并不是什么不祥之物,而是指白居易心心念念的筝。收到这封信后,白居易“走笔戏答”,立刻回复了一首诗,调侃说:“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意思是说,你送给我“魔物”(维扬筝),我会教“魔女”来弹奏的,但我的禅心是不会被撼动的。白居易还曾写过一首长达140字的诗来描写筝,诗名就是《筝》。
在唐代,女子也可以通过弹筝博得“周郎”青睐。李端在《听筝》中说“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金粟柱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弹筝女子用她纖细洁白的手拨筝。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子高超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诗人笔锋陡转,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相传三国东吴名将周瑜精通音乐,谁将乐曲弹错,周瑜就用目光示意。此诗显然受到这个历史故事的启发,“时时误拂弦”说明这并非偶尔失手,也并非技艺低下,这种失误明显是有意为之,希望把心上人引到身边来。
顾况曾作《李湖州孺人弹筝歌》:“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这里的“孺人”指的就是他的夫人。他的夫人从12岁时开始学筝,精通筝乐。每当客人来家中做客时,她就会弹筝助兴,而客人常常会写诗来称赞或抒发情感。
薛琼琼是唐玄宗时期一位著名的筝艺人,她拥有“开元宫中第一筝手”的称号。有一年清明节,唐玄宗下旨给这些艺人们放个小假,让她们去郊外游赏踏青。就在这次踏青活动中,一位叫崔怀宝的青年因为来不及回避,偷偷看到薛琼琼,并对她一见钟情。可当时崔怀宝还没有做官,两个人也没有机会接触。巧合的是,后来崔怀宝进宫为官,皇上将薛琼琼赐给他做妻子,成就了一段佳话。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或许由于筝乐能引起人们内心的波动乃至情感上的共鸣,诗人们喜爱用筝乐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哀怨、愁苦之情,筝乐也就形成了悲凉、凄美的风格,古筝也有了“悲筝”“哀筝”之称。“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哀怨的筝声正在诉说着思夫之苦;而“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又将游子离家、内心思乡的伤悲全部浸润在古筝的音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