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教法看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

2019-09-03 13:14周春晖杨敢峰
武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太极拳

周春晖 杨敢峰

摘要:武术传播是指武术技术及与武术相关文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流动过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分析比较法、移植法多种研究方法,对武术传播原理构建进行阐述和分析,主要分析太极拳国际化传播要素中对传播阐述中体现的教学教法进行详细诠释,通过文献资料法体现太极拳国际化传播效果,通过武术传播现况和理论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进行逻辑分析与整理,使太极拳作为中华的传统文化在未来的时间里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与参与。研究认为:(1)太极拳国际化的传播需要理论的构建和分析,从武术传播原理中汲取养分,然后辩证的看太极拳国际化的传播。(2)体现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阐述中教学教法的重要性,针对特殊的传播对象应该采用对其适合的教学教法,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提出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几个问题,以译名的统一为首要问题,译名的统一能够更加方便和有利地促进太极拳国际化传播效果的体现。

关键词:武术传播 太极拳 国际化传播 教学教法

1 前言

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传播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也存在于其他生物界和白然界,但人类有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进行传播活动。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式各样,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传播体系,通过对武术传播的研究,梳理武术传播规律,对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进行探讨和反思。太极拳是武术传播中效果最好的、传播最广的项目。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方式、文化特色,逐渐发展壮大,它能在众多拳种中脱颖而出,白然有其成功传播的规律可循,首先太极拳的动作柔和,具有独特的技击性,表现为柔中寓刚、舍己从人、引进落空的技击特点,得到了广大武术习练者的喜爱。其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彩的文化性促进了太极拳国际化的传播与发展,杰出的代表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调动着国外学习者的兴趣。最后,太极拳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根据以上线索整体掌握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的规律和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在传播阐述环节教学教法的有效利用能够更好地使太极进行国际化推广,对教学教法的利用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教学教法的有效利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一种理论探索性的科研方法,对其相关的数据资料、科研成果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文献资料法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武术传播和体育传播,太极拳传播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方法论、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资料。

2.2.2逻辑法

主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整合处理进行思维教T,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理清和把握太极拳在传播途径中的规律和特性,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逻辑思维分析。

2.2.3分析比较法

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方法,本研究对于太极拳国际化的传播和武术国际化传播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太极拳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

2.2.4移植法

本研究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理论研究中,对传播学概念、方法论进行引入和移植。传播学的引进使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研究豁然开朗,这样更好地注重了传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避免了研究中过于片面的行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传播简述

3.1.1武术传播定义及效果反思

武术传播的操作定义指:武术传播是指武术技术及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流动过程。【1】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原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先生曾指出:“武术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但是假如我们不是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去挖掘、去研究、去传播,武术的智慧只能停步在国门以外,停留在拳术功法的白在状态,而不能跨出国门,也不能深化到武术文化的白为状态,提出了武术传播的意义。【2】

在武术传播效果上主要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体现方式。关于武术传播效果文献中,有关影视传播对武术的影响,而影视中都以1982年上演的《少林寺》为例,传媒大大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武术热”,对传播效果的描述上,可以说产生了强大的效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仅仅出于一个浅层次的传播,是传播效果中的早期认识,“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1】“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3.1.2武术传播的起源与太極拳传播

武术传播起源于原始武术的产生,可以说武术的传播史也是武术的发展史。在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野兽进行搏杀,同时还要与同类作斗争。在这些活动中产生了原始武术的技击技能,这种技击技能的存在为传播的发生创造了先决条件,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掌握搏杀的技能,这种“需要”使传播获得了大量的传播对象,这是武术传播发生的客观条件。在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条件下,原始武术的传播主要采用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来进行,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的技能。

以上论述了武术在国际化传播中的传播意义,定义了何为武术传播,提出武术传播中传播效果的早期认识,以及传播的历史来源。如上所说武术的传播史即为武术的发展史,同样对于国际化传播中,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之一,武术的传播也为太极拳的传播指明方向。以下联系武术传播中的方法,原则以及传播模型的建构逐步进行对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的分析。

3.2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

3.2.1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现状

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首先从传播效果上看,太极拳是武术项目中传播效果最好、传播最为广泛的项目。据资料显示,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远超出了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单位的数目。【3】由于太极拳在国内外的成功,其概念已渐渐脱离武术,名称已逐渐白成体系。如除了“全国武术套路比赛”和“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外,还有独立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国外许多武术爱好者更是把太极拳与武术当作两个体育项目,这是太极拳成功传播结果之一。太极拳传播在众多拳种流派的传播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成功传播的规律可循,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可以为其他拳种流派的传播提供借鉴。

3.2.2太极拳传播的基本模式构建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模式构建是研究太极拳国际化传播及其成功因素的主要方法,同时也体现了教学教法在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从传播的过程看,太极拳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太极拳传播者、太极拳的传播内容、太极拳的传播渠道、太极拳传播对象。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成太极拳國际化的传播过程:太极拳传播者是太极拳传播的第一个环节,是太极拳传播内容的发送者。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传播内容的数量与质量。

太极拳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武术传播原理。首先,进行太极拳的传播需要传播主体,即是武术传播者,这是武术信息产生的出发点,没有传播者,则传播无从谈起,因此,武术传播者是基本传播模式的首要因素。【4】传播者需要传播武术,那么,武术就是传播模式所涉及的第二个要素——传播内容,太极拳向国际体坛传播时,只能筛选部分的内容,进行简化符合大众的需求,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播是成功传播的因素之一。

关于太极拳如何能被更好传播,太极拳的传播内容必须经过阐释才能被传播对象所接受,这里涉及到了武术传播过程中的阐释问题,细致的来说即是太极拳在国际化传播中的教学教法的问题,这是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其进行研究,使传播者与传播对象更加科学、便捷的进行交流,以便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3.3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的教学教法

3.3.1传播阐述环节中的教学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思路,在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中,教学阐述十分重要,在进行教学阐述时,首先传播者对外太极拳教学时要有一定的原则;

第一,强调基础练习原则,重视武术中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的练习,因为只有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优秀的技术动作奠定基础。

第二,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大部分外国学生来参加练习的目的是想通过传统武术来了解和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知识中国人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外国学生就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比对内教学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第三,因材施教,在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面对传播对象的不同,个体、学习状况、领略程度上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第四,渐进传播原则,太极拳的传播需要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普遍规律,首先进行简化太极拳的传播,而后在进行传统太极拳的传播的过程,然后使世界逐渐了解太极拳的全貌。

3.3.2传播阐述环节中的教学手段

在阐述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教法也包括对外太极拳教学的手段,这也是影响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之一。中国文化和太极理论的介绍,在对外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一直重视太极拳的动作教学而忽视了文化,太极拳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理论基础也都是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及文化的教学在太极拳国际化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说明一下,文化的定义繁琐,内涵包罗万象,其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选择的进行阐述,在对太极拳的教学中之需要解释常识性的中国文化。介绍与武术关系较大的一些传统思想理论。

3.3.3比较分析武术与太极拳传播教学手段上的差异

关于太极拳的教学中,首先是关于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和拳理的介绍,如太极思想,中正仁和的体现,不偏不倚的状态,致中和的理想,为了方便向学生传授这些思想,可以对太极拳给予解释和说明,使其了解太极图的含义以及在太极拳中太极图所蕴含的理论,如太极图上“圆”的思想是怎样在太极拳动作上体现的。其次应该对太极拳的起源进行整体介绍,让国外练习者了解太极拳是如何而来,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针对西方主张竞技的生存法则,天人有别的思想,我们应当让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万物看作一个整体,在练习太极拳中也是作为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要求“内外合一、神形兼备”。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和太极拳相关理论的学习,可以让海外学习者对太极拳形成宏观上的认识。所以太极拳重的教法应当注重文化、理论的阐述,然后带动技术方面的教学。

相比武术中的传播情况就不进相同,武术博大精深,内容多样复杂。应当先进行技术的传播发展而后在传播过程中解释其文化内涵,武术在国际化传播中,具有绝对优势的竞技武术传播是任何一个拳种所无法相比的,这与政府的大力提倡有很大的关系,竞技武术的文化内涵小,或者说其文化性弱,它作为武术中的一个项目,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改变的,技术中细微动作减少,技击本质性弱,单单从技术文化的角度看,文化性已经减弱,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讲,竞技武术所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都较少,不论是思维方式、传统养生、传统哲学等方面都显示出文化体现的弱化,西方体育的属性明显,更加利于竞赛。所以与太极拳的传播有很大的差异在其中。

3.3.4根据太极拳风格特点提出针对性教学方法.

教学教法的实施是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关键因素之一,教学教法的有效利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播效果的体现,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关键在于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和其他拳种相同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法、分解法等,也有根据太极拳白身的风格特点特有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太极拳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陈抟与太极拳
传承太极拳 经验分享
太极拳练习如何注意呼吸养生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拳课上的中外交流
太极拳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