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雕塑教学中木雕技法的创新与改革

2019-09-03 08:14郭其林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雕塑

郭其林

摘 要:木雕是雕塑教学大纲中重要的材料基础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于硬质材料的认知力和掌控力及其材料特有的特性的了解与运用。雕塑系的木雕课程侧重于学习掌握木材的特性与基本技术手法的训练。本文依据当下雕塑教学中学生在木雕学习中所反映的問题,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实践总结,阐释教改的理论基础,创新性研究木雕教学中基本的表现技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木雕技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木雕教学的理论基础

木雕可分为传统木雕和现代木雕两种,现阶段学院派的教学当中主要以现代木雕为主,木雕有圆雕、浮雕和根雕等表现手段,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在雕塑的众多方向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木质材料具有纤维性,所有具有硬质锋利的工具才能驾驭木质材料,如:刀、斧、锯等。

刀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制作中刀法能起到加强、丰富作品效果的作用。要达到刀法、材料、构思的完美,特别需要在木雕制作的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圆刀使用及效果相对于平刀而言,圆刀所刻出的刀痕比较含糊,不像平刀那样肯定、明确,所以是开坯用刀的首选。平刀的使用及效果无论是开坯阶段还是在细刻之中,平刀的使用总给人以块面的切削感,尤其是开坯阶段用平刀完成整体关系切削后,有粗犷有力干净利索的感觉。斧在木雕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斧有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劈斧,是木雕中的砍削工具。双面刃劈斧特点是正、反两面砍削方便自如。

2 木雕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校雕塑专业是四年制相比国内各大美院的5年制来说,学生接触材料课程的课时量相对较少,在加之基础薄弱,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较短的四周四十八学时的木雕课程内,使从未接触过木雕制作的学生建立起减法雕刻的概念,了解材料,掌握和运用材料的属性,通过与材料的直接对话,形成自己的作品特点和艺术语言,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教学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木雕制作本身也就是利用削减的手法完成形体和空间关系的处理,是由外而内逐步的一层层去除多余的木材,使形体慢慢地显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可不断的一次次去体会“减法”同“加法”的差异,增强自身对形体判断力及掌控能力,尤其是“减法”造型切削过多就会损伤内部的坯形。去掉的材料很难再加上。会影响木雕制作接下来的工作。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反复体会各种刀具、电动工具、斧、锯的特殊感觉和效果。去感受制作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偶然效果所带来的兴奋。要成功完成木雕创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努力,探讨、熟练运用各种刀法,是完成和体现创作意图的关键。

3 木雕技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本人根据前辈教师教学的经验和自己作品创作的经历,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示范演示,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专业技能传授为主,适当增加艺术创作部分,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刀具的技巧,使作品制作与创作相融合,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在木雕课程中为了方便学生快速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在授课内容上我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具体分为以下五个制作步骤,让同学们快速理解并上手制作。

步骤一:根据创作构思做好立体稿(根据材料制作立体稿或根据立体稿确定木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放大。

步骤二:木质材料是最容易雕刻材料,在创作木雕作品中需对材料千资百态的自然形态和表面的变化多端的纹路有一大致的了解,这有利于对木料的形、质、纹等方面的利用,并使构思同材料本身的质的相统一。木材具有多样性,选择的余地也很大。要根据观察分析来决定木材使用与否,做到材为我用,因材施雕。

步骤三:先要在材料上按小稿的动态关系用笔确定轮廓线基准,然后用锯、斧将轮廓基准线以外的多余材料去除,在去除边料时要注意留有余量控制大的材料的去留,为下一步的细刻留有余地。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开坯时,都要反复地观察比较,尽量避免由于削掉有用的部分而出现麻烦。在制作时还要学会扬长避短,利用或避开那些病表和不利的部分丰实自己的构想,在不经意中求得意外和超出立体稿的艺术效果。

步骤四:在完成开坯的工作之后进入了精雕细刻阶段,一方面要注意形体的处理要准确到位。另一方面还要精心安排刀法的应用和肌理效果的感觉,还要注意讲究整体感觉、虚实关系、动静、粗糙和精细等的表现手法。木雕是在材料上用雕刻刀完成的不要试图完成立体稿的某种感觉和味道,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撇开立体稿,讲究木雕的“木味”。

步骤五:最后完成整理阶段,要对形体的处理更加的明确化。调整、归纳刀痕的效果和其他工具所构成的肌理效果,并学会保留和去除某些工具痕迹,使平整的要达到构想的要求,粗糙的也富于变化,对比鲜明、中心明确。这对木雕的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刀法要洒脱酣畅不要拘谨。雕刀的动作要富于变化。讲究用刀这是木雕最基本的技法要求,也是一件木雕作品具有形式美的重要特征。

通过木雕技法的创新研究,增强学生对木雕技法的认识,更深入的了解了木材的特有属性,发掘了木材特有的材料美和价值,掌握木雕艺术特有的表现语言,使其变成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为今后自己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打下坚实的工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建.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浅谈木雕教学[J].艺术交流,2000,(04).

[2]左树静.木雕艺术创作技法与材料应用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7).

[3]魏智子.民间木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改革之三[J].中国包装工业,2014,(16).

猜你喜欢
雕塑
汉·桥 雕塑
巨型雕塑
创意纸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活的雕塑
雕塑类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