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礼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60例分为分析组和比较组,分析组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比较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期间,分析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比较组,且发作间隔时间明显长于比较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比较组的68.42%,同时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比较组的30%,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2
冠心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而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且病情严重的特点,同时病情易反复,如果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不仅不利于患者的预后,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寒、湿等诛邪侵入有关,因此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补心益阳为主。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共37例,女性患者共23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4.37±3.28)岁。依据治疗方式的区别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析组和比较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已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未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对本次研究所应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存在语言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分析组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处方如下:丹参、黄芪各30g,延胡索20g,川楝子12g,党参、红花、炙甘草、赤芍、菊花、桃仁、川芎、黄芩、金银花各10g。用200ml清水煎煮以上药物,取汤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四个疗程。
比较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药物硝苯地平片,每日3次,每次10mg;洛伐他汀片,每日1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期间,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间隔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头痛、腹痛、便秘等不良反应的人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一个月,对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标准如下:(1)患者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已显著改善,心絞痛已基本消失为显效;(2)患者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绞痛已得到有效控制为有效;(3)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出现了心绞痛加重的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值用n表示,百分比用%表示,计量数值用(x±s)表示,选择X2或者t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治疗期间,分析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比较组,且发作间隔时间明显长于比较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恶心,1例出现了头晕,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比较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恶心,2例出现了头晕,1例头痛、1例腹痛、2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30%,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分析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比较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行为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此病的病理机制相对复杂,治疗难度大,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冠心病并发心绞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由心肌缺血、缺氧所引发。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胸痛等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临床上主要通过舒张血管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此病,同时药物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还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从中医学上讲,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痛”、“胸痹”的范畴,主要由阴邪上乘、正气内虚所引发,因此治疗应以虚实兼顾、益气活血为主。
本次研究将中药方剂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处方中的红花、川芎等药物均为活血化瘀良药,同时丹参能凉血消痈,黄芩及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党参可养阴补气,延胡索能益气止痛,诸药联用能达到止痛除淤、活血补气的目的,进而有效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促进冠脉血流量的增加,以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期间分析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比较组,且发作间隔时间明显长于比较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比较组的68.42%,同时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比较组的30%,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肯定,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同时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伊力姆努尔&艾合麦提, 邱强, 严治涛. 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 2017, 23(6):93-94.
张晓. 阿托伐他汀联合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16(2):33-35.
牛学霞. 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在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