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官僚政治的影响

2019-09-03 08:14万隽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官本位儒家思想

万隽

摘 要:官僚政治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统治得以运行的主要支撑,其本身的产生与发展同样需要某种思想予以支撑。中国官僚政治自秦代产生之日起,其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儒家思想的包装,儒家思想中的“重农”、“选贤举能”、“大一统论”、“纲常教义”等思想不仅为官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某种思想上的便利条件,而且“民本思想”“人治思想”等在官僚政治的实际运行中为防止官僚政治自身恶性毒素的扩散起到了某种矫正作用,虽然官僚政治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失去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但官僚主义作风依然盛行,由官僚政治引发的“官”与“民”的对立、“官本位观念”“权力崇拜”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一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治生态建设中的流毒,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今天讨论儒家思想对政治生态影响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国官僚政治;官本位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专门对纠正“四风”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纪委表示,这是在新起点上的再部署、再出发。党的十九大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指出: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结合我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看,摆在“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面前的拦路虎就是官僚主义问题。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其对作为传统政治主要表征的官僚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影响一直贯穿于官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

1 儒家思想为中国官僚政治的产生营造了有利环境

1.1 “重农主义”强化了官僚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官僚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又是地主经济影响下的一种生产方式。而“重农主义”政策的实行则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已成为按章办事、缺少机动的官僚政治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政策上的鼓励不仅在实际中强化了作为官僚政治产生土壤的小农经济,而且在人们的意识中无形地为接受官僚政治扫除了其他障碍。

1.2 “选贤举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官僚政治的产生扫除了贵族政治的阴影

官僚政治产生以前,统治阶层的官吏一般是由贵族阶层担任的,而官僚政治下的官吏则是选自下层有文化的优秀人才。自孔子之后,“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在民间”在下层民众之间培养了大批的知识分子,这势必会导致国家任用人才观念的转变,《论语·先进》中子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大致意思是说: 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表明孔子反对以出身、门第和血统来选用人才,而应以贤能、真实才干为标准。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儒家的“选贤举能”思想打破了选拔人才中的等级限制,把选拔的范围由贵族阶层扩大到了庶民阶层。这些为官僚政治中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官僚下的为官制度就是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所用,为维护这个官僚体系所用。

2 儒家思想为维护官僚政治的存在及运行进行了思想论证

《书经·大禹谟》中说: “皇天眷名,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为天下万事万物,皆为天子所有。由天人感应得出天人合一,再推到天一统、国一统,统于中央、统于一人,孔子认为天命最高主权不可分割,主张“尊王”,主张恢复西周那种“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形式上的大一统,而反对各霸一方各自为政的乱臣贼子。这种理论正是专制的官僚政治所需要的,用来维护其中央集权的独占局势。《剑桥中国秦汉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中国政治理想是要求实现由一位公认的皇帝在中央统治着一个统一的大国,他的皇权的合法性不容许受到另一个敌对政权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个政治理想并在实践中维护它,中国的历代政府都认为必须求助于宗教和文化的权威力量。”而“大一统观念”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大一统观念”被视为一种拥有政治价值和道德价值的理想统治观念,尽管它在政治上不太现实,但是“大一统观念”对稳定专制政体和官僚政治有着巨大的作用。

3 儒家思想对官僚政治偏失的矫正作用

所谓“民本思想”指的是以百姓为根本的统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社会中统治阶级明确地将“以民为本”作为统治思想,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一方面保证了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社会上的特权,并使君主在实行统治时可以公开宣称自己代表民众的利益以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 另一方面又为广大官吏和民众提供了一定限度的利益和权利上的思想保障。只有这样,统治阶级才能巩固其统治。另外,儒家学说包含着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思想,这为规范君权和维护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使官僚政治在一定的軌道里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范佳琪.官僚政治在当今中国的发展——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有感[J].法制与社会,2017(27):240-241.

[2]冀宝光.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以对中国官僚政治的影响为视角[J].知与行,2016(12):22-25.

[3]郑伟林.论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官僚与政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02):9-12.

猜你喜欢
官本位儒家思想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高校要走出“官本位”的误区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