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史概述

2019-09-03 08:14许雯婷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广州高铁铁路

许雯婷

摘 要:近年来学界对铁路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广州铁路史的研究还稍显薄弱。本文试图通过概述广州百余年来的铁路发展历程,分析铁路创建的时代背景和其中的曲折经历,进而揭示广州铁路发展的特征及其内在规律。

关键词:广州;铁路史

长期以来,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广州地区铁路史的研究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形成相对滞后的局面。笔者收集、整理了广州百余年来的铁路发展研究资料,勾勒了一幅百年廣州铁路发展简图,以期更多学人关注和参与广州铁路历史的研究。

1 清末广州铁路的兴建

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光绪皇帝于1895年7月发出上谕,将修筑铁路作为“图自强而弥隐患”的一项“时政”,中国铁路修筑掀起第一轮修建高潮。清政府国库空虚、财力有限,各地绅商也无法承担动辄几千万的铁路建设费用,故举借外债成为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途径。近代广州最早兴建的三条铁路——粤汉铁路、广三铁路、广九铁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1 粤汉铁路的修建

粤汉铁路是广州至湖北武昌间的一条铁路,全长约1100 公里,经过鄂、湘、粤三省,“全线里程,鄂占百分之十五,湘占百分之五十六,粤占百分之二十九”。1898年动工,直至1936年才全线通车,前后经历三十余载,关赓麟说:“粤汉乃以三十八年,开自来未有之先例。”粤汉铁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艰辛与曲折。

粤汉铁路的修建大致可划分为外商承办、 赎回自办和收归国有三大的历史时期。外商承办的时间段为1898—1905年,承办粤汉铁路的美国合兴公司是甲午战争后仓促成立的,它并无能力完成粤汉铁路这样庞大的工程。它只在1901年至1903年间修建了一段长约17公里的广三支线铁路。1904年合兴公司公然违约,将粤汉铁路的股票转售比利时公司。湖广总督张之洞认为这种作法是“无端违约,应立即议废”,他积极支持民众废约自办。1905年,张之洞以湘粤鄂三省部分税收为担保,向港英当局借款110万英镑,赎回路权,开创中国从外国资本手中夺回路权的先例。粤汉铁路进入赎回自办时期(1905—1911年),虽然三省绅商修路热情高涨,但他们的实力仍不足以承担起建设铁路的艰巨任务,从1905年赎回路权,至1911年清政府“干路国有”政策出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成路只有165公里。

1.2 广三铁路的修建

广三铁路始建于1901年,全长48.9公里,1904年全线建成,是广州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广三铁路贯通广州和佛山、三水,沿线商业发达、人口稠密。该线路虽短,但客货运输极繁盛。广三铁路的效益之丰,连粤海关的二等嘉禾章税务司夏立士都忍不住赞叹:“广三铁路,此线甚短,不过30英里之左右。收入之多,与面积及职务之比例,实超过之。”

1.3 广九铁路

广九铁路连接广州与香港九龙,全长183公里,由中英合作修建,1907年开工,1911 年全线通车。广九铁路以罗湖桥为界分为华、英两段,其中华段从西北起自广州市大沙头车站,向东行经东莞,再南下至深圳,由清政府向英借款150万英镑独立修筑;英段北起于罗湖口岸南端,一路南下,经过新界后抵达九龙,由英商修筑。广九铁路的修建,加强了广州与香港的联系,促进两地繁荣。

粤汉、广三、广九铁路的起点都在广州,是广州铁路交通的重要干线,在广州铁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民国时期广州铁路的发展

2.1 粤汉铁路的贯通

粤汉铁路经过两次收归国有运动,一次是晚清宣统时期,清政府发布“干路国有”上谕,遭到了国民一致反对,最终以清政府的灭亡而告终。另一次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民观念发生转变,不再盲目反对干线国有政策,转而认为干线国有是兴办铁路的必由之路,加之粤汉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工程进展十分缓慢,最终在1923年第二次收归国有全线完成。

在收归国有运动的同时,粤汉铁路的修筑也在进行。1916年,粤汉铁路南段广韶段建成通车,全长224.2公里,这是粤汉铁路全线修建史上开工最早、中国商办铁路中筑路最长的一段铁路。1936年4月,粤汉铁路韶关至株州段接轨,至此历经磨难的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

2.2 广九、粤汉铁路接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原通过长江运往内陆的客货转向粤港,粤汉、广九铁路接轨迫在眉睫。当年8月,粤汉、广九铁路接轨成功。粤汉与广九两路构成的“香港通道”令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内地,有力支持抗战。从七七事变起至武汉广州两地沦陷的16个月期间,曾经开过军队列车2341列,运送部队达210多万人,由九龙转入内地的建设材料达70多万吨。

从清末至民国末期的半个世纪,广州乃至全国的铁路建设均十分缓慢。抗日战争后,广州的多条铁路干线、支线,均遭到日军的疯狂破坏。

3 新中国广州铁路的高速发展

3.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3.1.1 粤汉铁路

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破坏,广州铁路残损严重,仅能勉强维持通车。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衡阳铁路局三个桥梁队并肩战斗,积极抢修,于1949年12月28日全部抢通广东境内线路。粤汉全线于12月29日举行了通车典礼。从此,广州和全国铁路建设一样,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广州可通过铁路直达北京,同年10月,粤汉铁路改称京广铁路。

3.1.2 三线联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铁路的线路通过能力很低,粤汉和广九铁路虽已接轨,但自成体系,广三铁路由于被珠江阻隔,与粤汉、广九铁路无法交汇。1960年,广州珠江大桥建成通车,三条线路连成整体,构成了第一套“人”字形普速铁路网,广州铁路枢纽初步形成。

3.2 改革开放4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铁路运输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缓解运输紧张情况,1985年铁道部发起 “南攻衡广”战役,打通京广大动脉的“卡脖子”区段。京广铁路北京至衡阳当时已建成双线,衡阳至广州段仍为粤汉铁路单线,严重制约进出广东的运力。1978年,衡广铁路复线开工建设,经过十年风雨,1988年举国瞩目的衡广复线终于开通运营。1979—1990年是广州铁路振兴发展时期,至1990年,广州铁路通车里程为1024.11延长公里,复线率89%,电气化比重18.5%,均高于全国铁路的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运力和运量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提高运力,广州铁路致力于高速化发展。

1994年,全国第一条三线并行、时速为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建成。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零”的突破。

1997年,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

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运营,武汉至广州间运行时间由原来的约11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2012年,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被誉为中国高铁网的南北“铁脊梁”

2011—2014年,廣深港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相继建成,形成了广州第二套“人”字形国铁系统。

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虽然只有26公里,但它让香港一下迈入了“高铁时代”,把香港与总长超过2.5万公里的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洗礼,广州已一跃成为国家交通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茂铁路、广珠铁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和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形成“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建成全球交通枢纽。

参考文献

[1]张卫东.铁路社团与民国粤汉铁路之续建[J].学术研究,2018,(09):122.

[3]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海关志编纂委员会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677.

[4]钟远明.抗战爆发前后粤汉铁路广九两路接轨案研究——基于中央、地方与英国的考察[J].理论月刊,2015,(10):91.

[5]才铁军.中国铁路40年(1978—2018)[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60.

[6]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Z]. 穗府办〔2018〕12号,2018-12-20.

猜你喜欢
广州高铁铁路
第一次乘高铁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