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萍
摘 要:明长城是在明代修建起来的一座长城,明长城不仅用于军事边防、传递战令消息。其下设的嘉峪关以及其他关口更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因此,明長城的建设直到今天都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对外贸易以及社会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如今我国的各个城市将明长城划分为不同区域段进行分别管理,成为了许多城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明长城的发展建设历史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明长城;社会文化;影响性
明长城总长度有六千多公里,至今仍然是一项伟大的边防建设工程。军事防御功能是修筑长城的本意,但随着边境的稳定和对内屯田戍边工作的平稳运行,明长城的修建也发挥着它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1 对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影响
1.1 思想教育方面
在明长城的守城战役当中,有许多英雄人物的历史事迹一直流传至今。在《宁武府志》中就有相应的记载,其中明确写到,明清以来忠节有12人(明8人,清4人),多为游击将军,都是寇贼侵扰,大战而死。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渗透给学生的一些正能量。因此,明长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的。通过对明代历史背景的学习,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成为了目前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此外,古代诗人也写出了许多以明长城为背景的著名诗歌,一直流传至今。这些都为学生营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文化教育方面
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一种人们生活中的共性常识和生活技巧。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沉淀、逐渐积累和最终的演变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而文化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语文学科方面,地理知识、历史知识都包含着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历程。明长城是一个历史印记,其始建设于明朝。而明朝相比于其他朝代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其中的一些文化内容和思想都比较容易被学生认可,包括一些古代小说当中也喜欢以明代故事和明长城为背景展开介绍。从明长城的性质来看,其代表着国家边防的稳定,而社会稳定是开展文化学习的基础。就如同人们只有在温饱之后才会去思考更高级的生存之道,我国的发展建设都需要有文化软实力和军事硬实力的双重保护。因此,明长城的屹立不倒,对于我国各个时期文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还需要相关院校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在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学内容当中融入明长城的背景故事。
2 对人际交往及社会贸易的影响
2.1 人际交往方面
明朝的主流思想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讲究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包括宽容待人、对朋友友善等等,这些都是与人交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明代北部边境有蒙古诸部的侵扰,发生战争牺牲重大。而实际上之所以沟通交往不顺畅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化交流当中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明长城的修建完成之后,通过签订相应的友好条约。边境逐渐稳定,开始增加与蒙古诸部的交流。摩擦的减少,有效促进了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合。所以,明长城还可以促进社会当中人际交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因为思想不统一而发生摩擦,有效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以及交往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就可以保证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稳步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2 社会贸易方面
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大多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而在明长城的边境地带,比如嘉峪关,其周围的土地结构就不适合进行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生存问题是当时人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许多家庭妇女就开始研究手工制品,并将这些工艺品拿出城去交换粮食,慢慢的形成了一种社会贸易现象。这种贸易方式逐渐受到其他地区的重视,也就由此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一直到今天的市场上,汉服、丝绸制品也依然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大多受到青年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喜爱。
这证明了明代文化在现今社会依旧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促进了贸易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国家管理人员意识到了要想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从贸易交流开始,去吸收和学习其他地区及国家先进产品的制作经验,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了贸易交流的主要形式。同时,这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要想进行贸易交流就必须要保证交通渠道的畅通。这也是明长城丝绸之路给予人们的启示,这就使得我国各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网越来越完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
3 结论
从明长城的建设背景和发展历史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明长城对于我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积极利用明长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和思想品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可以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促进学生的个人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明长城对于民族沟通交流以及社会贸易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带动了沿线地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明长城的重要作用,从中研究优化管理方式和方法,促进社会进步的可行策略。
参考文献
[1]徐凌玉,张玉坤,李严.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4):96-105.
[2李大伟.“应时顺势”:明长城建造的内在驱动力与作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