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在此,以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为例,说明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用教学空间和智慧终端,如何基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适切化的服务,从而完成对智慧课堂的构建。
一、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
个性化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这里所说的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环境,让教师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和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个性化学习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重构目标价值。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个性化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价值的,它要求学生能够将学科智慧、协作智慧和学习智慧融于一身。
二是动态化的教学过程。教师不能把教学过程视为教学环节设计的全盘复制,而是要在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教学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优化。
三是深度参与学习。优化教育生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适应性学习和辩论学习等方式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以此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是教学环境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分析支撑的智能化教学,通过对多维度、全方位和有效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建模,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订。这样,就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了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二、个性化学习:
利用智慧课堂开展多元学习活动
1.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多元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的不断完善,使学生学习的方式、资源和评价等均趋于多元化。基于较为完善的网络空间,教师可从课前先学、课堂研学和课后迁移三个方面设计多元的学习活动。
(1)课前先学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课前先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供了多元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提前完成导学、问题求助、互动交流和展示等学习任务。这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更具互动性、延展性和多向性,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更加便捷、频繁。学生通过广泛的学习资源将获得大量信息,呈点状向四面八方辐射。网络学习空间可为学生课前先学提供帮助,为课堂研学、课后迁移奠定基础。
(2)课堂研学
一是注重协同,合作学习。智慧课堂改变了师问生答的互动模式,注重协同作用。课中,教师通过导学、导问的方式,集思广益,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学生就课前先学中存在的疑问与获得的心得体会进行研讨,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二是人机分工,优化策略。智慧课堂中的消息传递、数据处理、知识传播等都是由智能化的机器完成的,而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解难答疑、启发点拨、个性关照等方面,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3)课后迁移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学习活动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需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设计出多元、多样的迁移内容与形式,以便既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考查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学习空间通过创设与知识结构相似或相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测试自主学习的情况。
2.创建智慧课堂学习生态
在智慧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可将希沃学生平板电脑和希沃白板技术相结合,通过智慧课堂再塑翻转课堂,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一是提供适需服务——分层教学。通过将希沃学生平板电脑和希沃白板相结合,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作答的反馈情况、现有知识水平和潜力倾向,将水平相近的学生群体进行分组管理,并向不同小组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二是学情实时统计——精准教学。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状态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实时反馈给教师的。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完整的记录,以便生成学情分析报告,使教师能够根据报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个性化的辅导。
三是自选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智慧课堂除了有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自学模式。学生通过“探索—整合—应用”的自主学习过程,在多种评价方式的推动下,可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进步与发展。
三、个性化学习策略
个性化学习过程,是依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智慧相互碰撞的过程,而信息技术的适当运用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1.促进个性化学习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它为学生提供了组织和整理有用信息的方法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针对以反复识记为基础的认知策略,总结出个性化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情境创设、系统分析和任务驱动等。
一是学习内容关联真实情境。创建真实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既貼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具有开放性,可激发不同个性、经验、思维特点的学生持续思考的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经验准确把握和理解学习内容。
二是系统分析学习风格特征。系统具备采集和分析学生个体和群体大数据的功能。通过学习者登陆系统的个人基本信息、资源交互信息和学习状态信息,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兴趣、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独特风格与特征,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奠定认知基础。
三是通过任务驱动优化学习方式。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通过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空间中的资源,开展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于这种多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学生回归现实世界,从自身经验出发,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认识不同学科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技巧,是指学习者用于计划、监控与调节自我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者需要确定好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监控和调节整个学习过程。这与元认知策略的要求是一致的。
一是呈现元认知的范例知识。在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之前,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认知风格测试,如填写个性化学习量表、元认知策略问卷等,以此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习惯等。同时,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策略训练的意义,使学生通过策略呈现、策略练习、策略评估等方式,提高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兴趣和能力。
二是制订计划路线图表。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元认知知识制订计划,如制作表格、绘制概念图和流程图等,清晰地呈现自己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包括活动项目的目的、需要掌握的信息和策略、思维的方向等。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检查和修正计划。
三是面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在教学中,教师可建议学生使用由金(King)在 1991年提出的元认知策略完善检查表,不断回顾、分析学习活动的完成情况。这一检查表提出的自我监控问题包括:我对我所做的能清楚地理解吗?我的人物有意义吗?我正在向目标前进吗?我需要改变吗?
四是多维度的学习评估。借助智慧平台、学习分析技术、电子绩效评估等手段,记录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查看和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在思维和能力上是否得到了发展与提升,为后续学习建立关联。当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还包括对自我投入程度、努力程度、策略使用等行为表现进行分析评估,从而为下一步的任务与问题设计做好准备。
3.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交互策略
个人学习空间是一个根据需要、针对性较强的开放系统。在这里,学生之间可以就共同的兴趣点建立虚拟群体进行分享、协作;学生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互式探讨,与学习资源进行交互,实现“做中学”与“学中做”。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合作与交往的平台。
一是设计互动数字习材。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增强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和计算建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建构完整的心理图式和模型。因此,可利用这一优势,制作富有交互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互动数字习材,将知识和活动链接重构,为学生提供情境化、模块化的学习服务,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是成立合作项目小组。在优化教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项目学习和问题学习,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复杂性的任务,由小组成员通过分析与探索合作完成任务。学习小组可通过电子书包、智慧云平台、数据统計工具等,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促进整个小组更高效、积极地投入学习。
智慧校园的发展正在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更加个性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在立足于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程度的困难,教师应通过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来提升他们对已有知识和策略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