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商机的二维码之父

2019-09-03 02:04凯米
科学之谜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装发明者小方块

凯米

如今在中国,二维码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加好友、支付宝付款以及各种手机应用程序的下载,都离不开二维码的帮助。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二维码的发明者其实是日本人,名字叫腾弘原。早在1994年,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做“QR code”的二维码。可惜的是,腾弘原并没有预料到二维码在未来社会的应用前景,白白错失了商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多年前,电子工程师腾弘原就职于日本电装株式会社,这家公司于1949年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独立出来,主要业务是给丰田公司供应汽车零配件。如今,日本电装株式会社还保持着全球第二大汽车零件供应商的地位,全球雇员数量超过15万。

汽车零配件这种东西可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它内部包含的信息非常繁杂,传统条形码的信息容量实在是太小了,只能存储20个日文字符,根本没法准确区分这些产品。怎样能够在零件标签上标注更多的产品信息,成为公司急需攻克的难题。

于是,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腾弘原身上。他想到,条形码的原理其实和计算机的原理一样,就是一种二进制编码信息,即把一切字母、数字、符号转换成0和1这样的数字,然后以特定形式进行存储。那么,新的信息标注技术必然也逃不出这个套路。按照这样的想法,腾弘原带领团队,进行了两年的研究,把汽车配件标签上的条形码升级成了二维码,将原来储存成条状的信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方块。最初,二维码中的小方块还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以承担不同的功能。之后,在彩色二维码的基础上,腾弘原又做出了如今常见的黑白二维码。

二维码刚刚发明出来,就解决了标注信息不足的问题,它可以存储5000个日文字符,相比以前的条形码来说,信息储量增加了250倍。除了存储的信息量倍增之外,二维码的制作成本也很低,顺便兼有保密性和防伪性。集这么多优势于一身,二维码很明显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发明。

可惜的是,腾弘原并没有将自己的杰作放在眼里,他觉得这玩意能存储这么多信息,已经发挥了最大的功用。甚至,腾弘原还曾经公开宣布:“二维码最多只有10年的寿命”。既然发明者本人都这么不看好二维码,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也就没把它没当回事,公司随即宣布,放弃对人们日常使用二维码的行为收取专利费用,只有在给其他企业用户量身定做二维码时,才收取一点设计费。

就这样,二维码处在一种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境地,日本人如今想起来怕是肠子都悔青了。日本人虽然不作为,但中国人坐不住了。2011年,由于淘宝网的发展壮大,二维码支付方式由支付宝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当年7月1日,支付宝又正式推出了手机APP二维码支付业务,进军国内线下支付市场。从此,二維码在中国遍地开花,而二维码真正的发明者——腾弘原在中国却鲜为人知。

猜你喜欢
电装发明者小方块
索玛立方体
3800车滚装船电装设计若干问题
静电防护技术在宇航电子产品电装过程中的防静电研究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天然工具”可以开发更加健康的产品——生物质人造板胶粘剂发明者
小方块知多少
列式计算有学问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造物的电装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