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香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但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还不够;二是新旧内容的断层;三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一、深入挖掘,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决定了数学知识的高度和定位。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曾指出,小学数学知识看起来浅显,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比如,对一年级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烂熟于心了。教学中,如果教师依然停留在学生能准确、流利地算出正确答案就算达成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算术计算的工具而已,而没有获得数学思想。实际上,在这些浅显的加减法知识里蕴含着重要的函数思想,它为今后要学习的所有运算知识提供了教学依据。而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简单的暗箱魔术游戏就足以让他们体验到函数思想的魅力,如:一个数从箱子的一端进入,另一个数从箱子里面出来。在这样不断的变化中,学生们更乐于模拟实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从一年级的加减法计算开始,对函数思想进行高度立意,一点点渗透函数变换、一一对应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不会只盯着计算结果的正误不放,而是能够逐渐确立一种关系思维和结构化思维,打破固有的算术思维,这是后期学习代数的重要基础。要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平稳过渡,就要从一年级的加减法教学开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二、打通关联,感悟数学思想
以数学的极限思想为例,很多教师认为,在小学无法渗透极限思想,其实不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感悟这一数学思想。
1.揭示整数的计数规律与性质
学完整数后,可让学生思考一下,有没有一个最小的整数?能不能找到一个最大的整数?假设先让学生想象出一个很大的数,然后再加上1,就是它后面的一个数了。这样一直找下去,永远找不到一个最大的整数。可用数轴来表示数,而数轴是一条能向两边无限延展的直线,永远没有尽头,给学生的感受就是这个数永远也找不到。
2.揭示整数与小数的关系
学完小数后,可让学生尝试打通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联。比如,无限循环小数0.99999……让学生想办法证明0.99999……=1。然后,展示证明过程:设0.99999……=x,0.99999……×10=10x, 9.9999……=10x,前两个等式两边相减,得到9=9x,所以x=1。借助这个证明过程,让学生在线段图上用“逼近”的方法寻找这个数,从中体悟“逼近”的意思,感悟极限思想。
3.揭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呢?为什么不是178度呢?教师可用极限思想引导学生先想象两种特殊情况,边想象边利用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演示。第一种情况是将三角形的一边固定,不断下压此边相对的顶点,让其不断逼近这条边,使这条边对应的内角,逐渐接近一个平角,而另外两个角也同时逐渐变小,直小到用量角器都量不出来。第二种情况是将一个顶点向上拔高,另外两个顶点就会逐渐互相靠近,想象一下这时三个角的度数逼近了多少度?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为学生打开一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窗口,让他们找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也可引导学生经历“化直为曲”“化方为圆”的过程,揭示由多边形到圆的变换关系,感悟极限思想。首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把一张正方形纸片,依次剪出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直到无法操作。然后,通过观察和想象继续“剪”下去,看其结果怎样。当操作受限无法印证想象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用电脑进行更直观的演示,让想象的画面呈现在眼前。随后,利用电脑演示割圆术,展示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曲直、方圆之间的关系。这些活动经验的积累,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
还可让学生经历立体图形之间的变换过程,打通图形间的相互联系,感悟极限思想。比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当长方形的一边不动,另一边发生变化,直到两边长度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由此,可以打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印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构形原则,找到图形各要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空间观念。
三、回归本源,应用数学思想
小学生的数学思想,会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让学生在运用数学思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和加强数学思想。比如,数学学习中常用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等。事实上,每一种数学思想都有其逻辑起点和思维起点,这就要求教学回到起点,追溯本源,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以“平均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往往把概念教学变成了计算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平均数的本源就不够清楚。笔者通过研究文献、分析教材、访谈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进行了调整。一是先弄清楚平均数概念的研究对象。作为统计量的平均数,需要研究三种状态,即正常状态、超常状态和失常状态。这三种状态的任何一种,都不能代表其总体水平或整体水平。综合这三种状态的数据,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所产生的虚拟数据,可代表其整体水平。二是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它是在统计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没有统计过程的教学,就不会有统计观念的形成,也不会产生统计思想。由此,在教学中,笔者补充了概念原型的素材,意在引导学生基于概念原型的分析,充分理解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经历“移多补少”的操作过程,體验平均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数学图形样态,最后将“平均分”和“平均数”进行对比,感受平均数的变化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平均数概念的建构过程变得有理有据、清晰透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概念生发的原型,并由此开始应用建模思想,最终通过推理、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获得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和可迁移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体验性、感悟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的陶冶,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