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传奇

2019-09-02 13:08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贝聿铭卢浮宫金字塔

贝聿铭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他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今天人们去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要经过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它也是整修后的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这座玻璃金字塔,正是贝聿铭的设计杰作。今年5月16日,贝聿铭以102岁高龄驾鹤两游。在他的一生中,究竟设计了多少知名的建筑?他叉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一生呢?

豪门走出的建筑大师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苏州的一个豪门望族。人都说富不过三代,而贝聿铭却是这个家中的富十五代。早在清朝乾隆年问,贝家就已经是苏州的四大豪族之一,今天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就曾经是贝家的私人园林,幼年时期的贝聿铭就生活在那里。

贝聿铭早期生活的轨迹,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弟差不多——幼年时期一帆风顺,在上海教会学校里接受早期教育,等到年纪稍长就被家里送去海外留学。1935年,贝聿铭踏上了去美国的客船。其实在留洋之前,家里人是想让他去学金融的,毕竟贝家是商人世家,希望自家子弟能够继承家业。但年轻的贝聿铭对金融毫无兴趣,他早已经立下了学习建筑学的志向。为什么呢?原来他在上海上中学时,看了一部美国电影,里面拍到了很多美国的建筑,他觉得那些建筑简直太美了。从那时起,他就一心想留学美国。

为此,他和家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按中国人的传统,往往是父母长辈获得胜利,逼着子女改变志向。不过,贝聿铭是幸运的,贝家真不隗是—个开明家庭,最后,父母向孩子做出了妥协。这或许也是人类的幸运,正是因为这次妥协,世界上就此失去了—个金融家,却多了一位流芳百世的建筑大师。1935年,贝聿铭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后来又转学进入麻省理工大学。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44年,贝聿铭叉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建筑学的硕士学位,他的导师是当时已经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格罗皮乌斯才华横溢,对自己的能力极为自信,以至于有一次,他不无得意地对贝聿铭说:我觉得早晚有一天,全世界都会追随欧洲和美国的建筑设计风格。这里面的意思很明显,欧美的风格是领先的、最好的。

一向对老师格外尊敬的贝聿铭,这一次却和自己的导师唱了反调,他告诉老师,他觉得,一个民族最好的建筑绝对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国。多年以后,贝聿铭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态度依然十分坚决地说:“我今天仍然觉得……我来自中国,我不希望那些在美国和欧洲到处可见的建筑也出现在中国。”这样的设计理念,后来贯穿了贝聿铭的簪个职业生涯。

尊重是最好的自荐信

颁士毕业之后,贝聿铭先是留在学校任教,后来叉加入了家地产公司。1960年,他自立门户,开创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当时的纽约,建筑设计师千千万万,贝聿铭又是如何抓住机遇,使自己从中脱颖而出呢?

尊重是最好的自荐信

硕士毕业之后,贝聿铭先是留在学校任教,后来叉加入了一家地产公司。1960年,他自立门户,开创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当时的纽约,建筑设计师千千万万,贝聿铭又是如何抓住机遇,使自己从中脱颖而出呢?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肯尼迪的家人为了纪念他,决定在波土顿修建一座私人图书馆。为此,俐门开始面向全美国征集设计师。当时有3位设计师对这个项目进行角逐,贝聿铭是其中名气最小的一位。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居然是贝聿铭拿到了这个项目!很多人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不久以后,谜底揭晓。原来,一起竞争的另外两位设计师仗着自己水平高、名气大,摆出一副高傲的态度;和他们相比,贝聿铭则谦虚低调许多,更重要的是,他关注到了设计方案之外的细节。比如,为了接待来访的肯尼迪夫人,他预先整理了办公室,摆放了肯尼迪夫人最喜欢的花草,见面的时候更是西装革履,表示出对客户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额外的加分。其实,论建筑设计方案,这3位设计师不相伯仲,可是靠着这些场外加分,贝聿铭最终得到了这个项目,他的名字在当时的美国建筑设计界也开始渐渐为人所知。

1974年,美国国家美术馆对外发表公告,计划进行东馆的扩建工作,并向全社会征集设计稿,欢迎广大建筑师们前来应标。按理说,这是个大项目,如果千好了,肯定能够名利双收。可有意思的是,很多设计师却纷纷往后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项目看上去像肥肉,但实际上很可能是个硬骨头。要知道,这可是设计博韧馆,博物馆主要是用来办展览的,因此对房间的面积、形状和采光,就会有特别的要求;另外,国家美术馆周围还有许多别的历史建筑,业主因此要求,这间新盖的东馆,既要和周边建筑的风格协调统一,又得能体现自己的个性,这要求听上去简直就是自相矛盾!

好在贝聿铭艺高人胆大,面对这些难题,他从容应对,完美地实现了客户的每一个要求,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难题。凭借这个项目,贝聿铭成功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金质奖章,他也成功步入了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的行列。引起“众怒”的卢浮宫

1983年,贝聿铭成功获得了有着“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在此之前两年,他也刚刚接下了巴黎卢浮宫的改造扩建项目。

如今人们提起卢浮宫,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贝聿铭设计的那座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可是很多人或许不*口道,这个玻璃金字塔在今天有多受欢迎,在当年就挨过多少骂。

在贝聿铭的方案刚刚提交的时候,负责审核方案的法国历史遗产委员会的老专家们当场就炸了窝。—位当时在现场的翻译事后回忆说:“我当时都没敢把他们的话全翻译了,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太多脏话了。”除了脏话之外,专家们反对的要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贝聿蹈的外国建筑师身份,玻璃金字塔是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等等。更离潜的是,有个专家的反对意见居然是:这个金字塔的建设计划破坏了我每天遛狗的路线,因此我强烈反对。

面对一片反对之声,贝聿铭搭建了一个1:1的模型,完美地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原来他设计这个玻璃金字塔的目的,是用來充当卢浮宫的新入口。既然这样,那就对光线、人员交通、游客分流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现场展示,贝聿铭证明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完全能够满足一家世界级博物馆的需求。它有着通畅清晰的人员交通设计,不仅确保了将出入卢浮宫的人流都汇集到这里,还通过玻璃金字塔的结构,充分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确保了照明效果和空间变涣。凭借着这次展示,反对的声音渐渐减少,许多专家渐渐站到了他这一边。再加上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全力支持,贝聿铭的方案最终获得通过。

1985年,卢浮宫改造工程正式动工,4年后,玻璃金字塔竣工,1989年,改造后的卢浮宫重新开放。如今,每年都会有上百万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进入卢浮宫这座世界艺术的殿堂。凡是参观过这里的人恐怕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座看上去无比现代的玻璃金字塔,已经和它背后那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醉心博物馆经典永铭刻

从1990年开始,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开始迷上了设计各种各样的博物馆。

在贝聿铭心中,一个国家的博物馆保存的都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如果能为博物馆设计一个具备他们民族传统的建筑,就能使这座博物馆实现从外观到内在的统一。抱定这个想法之后,贝聿铭开始走访不同的国家、接触不同的文明,进而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来实现自己水平上的新突破。

从此以后,贝聿铭开始一间接一间地设计博物馆,而经由他手设计建造的博物馆,也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名单,其中包括日本的美秀美术馆、卢森堡的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卡塔尔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国的苏卅f博物馆,等等。

特别是完工于2006年的苏州博物馆,是这位设计大师的封笔之作。贝聿铭在人生的暮年,终于为自己的家乡亲手设计了一座最有苏州味道的现代建筑。在设计苏州博物馆的过程中,贝聿铭大量参考了自己小时候曾经居住过的苏州狮子林,他回忆起自己和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这些都为他带来了无穷的幻想。整个博物馆仿造江南民居的样式,庭院、池塘、假山、竹林则借鉴了苏州园林的手法,在这里,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今天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每天都有建筑物拔地而起,这些建筑背后都凝聚着一位位建筑设计师的心血。不过,在这千千万万的设计师中,为什么只有贝聿铭,能够被称为世界建筑大师呢?或许是因为,在贝聿铭的设计生涯中,始终体现着作为一名建筑师最重要的一项才能,那就是眼界。这种眼界不是干篇一律地模仿和照搬,而是具备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性。正是依托于这种永恒性,才使得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成为了那种能够跨越时代的伟大经典。

为北京留下两座建筑作品

在长达70年的建筑生涯里,贝聿铭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在北京,也有两座贝聿铭先生的杰出建筑作品——香山饭店和西单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其中凝结了贝聿铭先生的独特建筑思想和对北京城的情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以后,贝聿铭怀着一颗报国心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回到祖国,接手主持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香山饭店的设计采用了中国建筑元素,它的本身并不高大,只是一个四层白色小楼,但它有一条传统的轴线把庭院和客房结合在一起。香山饭店最令人称道的是“四季庭院”,那里疏影婆娑,人们可以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竹丛和金鱼。以阳光灿烂的庭院为出发点,备条走廊蜿蜒伸展,通向四间低层的厢房。由于设计精巧,从丽房可以看到四周园林的景色。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香山饭店的花园中有曲折蜿蜒的小径,上面有彩色石子铺成的精致的竹子和梅花图案,这些石子都是专门从南方采集而来。

1982年夏秋之交,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在贝聿铭的陪同下出席了香山饭店的开幕式。在香山饭店建成半年多后,贝聿铭荣获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在北京西单矗立着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这是贝聿铭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的成果。当时,对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这个项目,贝聿铭不赞成建高层,他强调严格遵循当地法规,要求中银大厦在西单地段严格按限高做设计,这完全是出于他对北京古城的热爱。

在项目中,他以非常现代的建筑手法,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元素,既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又借鉴了北方四合院的设计理念。月亮门、竹子和山石组合等设计元素,巧妙融合在现代建筑中,很有中国文化的意境。走进这座建筑,能深切感受到贝老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在当时国内是最高標准的一个建筑,设计非常严谨精细,所有的饰面石材,无论平面和立面,从三维各个角度看都是完美交接的,找不到瑕疵,这种完美是很难得的。

贝聿铭有句名言:“我深受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影响,这是我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实际上,贝先生所有的建筑都是以这种思想支撑他做出精美的建筑作品。

猜你喜欢
贝聿铭卢浮宫金字塔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Great Vacation Places
海底金字塔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犯傻”的卢浮宫
贝聿铭的灵感
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