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
有一种童年叫悟空
上周,“有一种童年叫悟空”成为关注度相当高的一句话。因为华为手机拍摄的微电影《悟空》在微博上被大量播放、转载,在朋友圈也有刷屏之势。该片的导演——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的蔡成杰,是一名“资深猴粉”,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他,让他在成年后拍下了一个孩子的悟空梦。
像蔡成杰一样喜欢孙悟空的人还有很多,这位齐天大圣是每一个中国人l心中的超级英雄。火眼金睛,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逆天的本领、勇敢又坚贞的个性让他成为童年的精神图腾。不敬天地、不惧鬼神、豪气干云、睥睨天下、手拿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气势,让他伴随孩子们从小到大,成为他们对抗苦难与挫折的精神力量。正因为孙悟空在国人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和孙悟空有关的影视作品总是备受关注,作为其中公认的经典,美影厂的动画片《大闹天官》是每个孩子百看不厌的必修课。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114分钟修复版《大闹天宫》是件好事,能让观众看到最早期、最完整,且是目前为止修复质量最好的版本,能让孙悟空的精神在一代代孩子中传承下去。修复版《大闹天宫》重映的背后,是中国动画人和电影人默默的付出,他们用五个月的辛苦修复让老片重新焕发生机,而200多部经典美术片的数字修复,不知道又用去了多少个五个月。
就在6月2日,一位80后女生在朋友圈里欣喜地晒出了美影厂出品的《天书奇谭》人物手办,感慨有生之年终于等到,并表示期待更多——《渔童》《九色鹿》……这些温暖了童年记忆的经典之作,不会因为时光而褪色,在影院大银幕前被点燃的是美好的记忆,更是珍贵的童心与初心。程戈
让匠心滋润童心
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表现形式,动画片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丰富着孩子们的童年。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因此,说到喜欢的动画片和动画人物形象,几乎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串。现如今的孩子们可能会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小猪佩奇》,而生长于上世纪、现在已经成人的家长们一定会提到《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国产动画片。
可以说,作为上世纪70年代前后享誉世界的中国国产动画片“双璧”——《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不仅是整整一代人的集体童年记忆,也代表着国产动画片曾经达到的制作水准高峰。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诸多影视作品的传播,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美猴王形象早已传遍世界、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腰间束着虎皮裙,脸上涂着油彩,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美猴王”这个形象,最初是由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完成创作的,这个形象印刻在了之后所有孙悟空的身上。
《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制作者,是当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艺术高地,甚至曾经深刻影响了宫崎骏、高畑勋两位日本吉卜力动画社的创始人。在一系列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动画片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代艺术家们不但广泛运用了水墨、木偶、剪纸、布偶、京剧等中国元素,更在制作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强的工匠精神。比如,动画片《九色鹿》的制作过程中,为了画出真实的敦煌,背景设计师冯健男花了两个月时间,走了一遍丝绸之路,临摹了21幅壁画,手绘了5本速写。这样的耐心,在当下的影视制作中实在少见。
经典的文艺作品从来不会被埋没,投入匠心的作品更值得被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当今略显浮躁的动画片制作环境当中,修复经典国产动画片,不仅仅是在守护经典、传承经典,更会受到曾经在经典动画片中滋养长大的家长们和现如今孩子们的共同喜爱。口李雪源
修复重要创新更重要
《阿拉丁》《大侦探皮卡丘》《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哥斯拉2:怪兽之王》,这个六一,虽然有国产原创动画电影《潜艇总动员:外星宝贝计划》上映,但是还是以《阿拉丁》等国外动画片为主,可以说,在动画片上.国产动画片还任重道远。
上影节重映修复了的《大闹天官》《天书奇谭》,此外还有多部数字修复的经典美术片将重映,这当然是好事,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看着这些动画片长大的人来说。但是,也是一種遗感,《哆啦A梦》经不经典?是经典,可是这个经典是不断在进步,不断在攀登的,它没有坐在原地吃老本,而是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哆啦A梦》出现,今年已经上了月球了。反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呢,曾经创造了很多辉煌,但是这些辉煌,近年来已经不再了。对于经典动画片的修复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创新,比如《大闹天宫》,这么多年了,难道不能拍出新的动画片孙悟空来,《西游记》远远不止一个《大闹天宫》,其他的故事一样吸引人,比如前些年的《大圣归来》获得好评就是一例。可以说,对于孙悟空的开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得还远远不够。200多部经典美术片,似乎就是200多部大IP,这个宝藏如果不开发,实在太可惜。
希望明年的六一能看到更多的国产动画片,也期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但能修复,还能复活,拿出一个全新的孙悟空,让经典流传。平沙
悲伤得令人生气
前些日子,怕缴费不值的某品牌机顶盒总闲着,大半夜躺在床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电影名字《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冲着这标准标题党的电影名字,看一下吧。结果却令人悲伤得生气,当晚就没睡好觉。
影片改编自十年前的同名韩国电影,依旧是绝症梗,走的苦情路线,还延续了纯爱的包治百病良方。陈意涵和刘以豪的表演很加分,尤其陈意涵,少女的明朗与坚强流露得十分自然,哭戏也很容易让人共情。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这部爱情电影明明表达的是两位“孤儿”男女主人公对“亲情”的表达,剧情却让两个孤独的人彼此强加对方所谓自己的真爱,实在狗血——
得了家族绝症的男主人公非要在临死前给心爱的女友找个靠谱的老公,女主人公为了表达对男主人公的真爱,竟然假装同意了,而且跟人家结婚了。问题是“人家”还是个订了婚的牙科医生。更糟糕的结尾却是已经跟别人结婚的女主人公居然追随男主人公“化蝶”了。说好的亲情,昨就变成了强加的爱情和没头脑的“忠贞”呢?这实在有悖常理,现实中就算有这种不知多低的概率存在,你这样讲出来,谁会相信呢?
这种男主人公“不落俗套”的爱情强加和女主人公的无底线的“忠贞爱情”实在觉得足够奇葩,这种爱情观实在让人唏嘘,不敢多想。
爱情当然是美好的,但请不要悲伤得让人生气得睡不着觉。人的好奇心是天性,但绝对奇葩的东西还是远离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