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口“冬病夏治”不仅限于“三伏贴”,还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内服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
口“三伏贴”非常适合于呼吸系统疾病,今年伏天共有40天,要贴四次。
下周进入七月后,即将迎来一年一次的“冬病夏治”时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三伏天去各大医院接受治疗的人群越来越多。为此,本报专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传统生命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健宫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晨大夫。他说:“冬病夏治”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是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调理某些属于寒性的疾病,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治疗方法也不仅限于人们熟悉的“三伏贴”,还包括针刺、艾灸、拔罐以及内服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预防寒性疾病
王晨介绍说:“冬病夏冶”是一个广义的中医治病法则,一方面可借助大自然的旺盛阳气,使患者身体受虚损的阳气易于恢复正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可为秋冬春“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以至秋冬春季时不易被阴寒所伤。适合于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指虚寒性疾病,即气虚、阳虚风寒之邪容易侵袭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稍微受风、受寒即容易发作,每到秋冬春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凡具有这类特征的疾病都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冬病夏治”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咳嗽等。到了夏季,有的人不太注意“保暖”,喜欢贪凉、吃冷食、喝冷饮、穿衣服比较少等,特别是长时间待在空调冷气的房间里,会明显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一些长期慢性咳痰、哮喘等症状遇冷或到了冬季更容易发作。“三伏贴”非常适合于呼吸系统疾病,贴敷的穴位主要为:肺俞、天突、膻中等穴。
2.慢性脾胃虚寒。因“脾主长夏”,而三伏天正属长夏时节,可以充分利用脾气相对旺盛时治疗。脾胃虚寒的主要表现: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容易腹泻,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肠胃湿热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则不在此列,如: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其中,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可选用针刺或艾灸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有助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减少冬季的发作。
3.过敏性疾病。部分过敏性鼻炎对冷空气过敏,稍受凉即打喷嚏、流鼻涕,很适合“冬病夏治”。因过敏性疾病患者大多属寒性体质,夏季一般不属于发病季节,而为“缓解期”。夏季治疗过敏性疾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治疗,能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可以选择针刺、艾灸肺俞、风池、关元、足三里等。
4.骨关节性疾病。中医认为:“痛者,寒气多也,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类疾病的病情。这类疾病在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时,都会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夏天阳热之气旺盛,如积极配合治疗,可使人体阳气较平时更充盈,更容易使存在于体内的沉寒、凝寒、瘀滞“动摇”,从而驱之外出。因此,适合“冬病夏治”的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采用辛温之药加以治疗,效果会较好。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艾灸的方法治疗。
■今年三伏贴要贴四次
“三伏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进行外用的穴位贴敷疗法。在特定的节气进行贴敷,从而刺激穴位,达到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王晨强调:今年伏天共有40天,即头伏7月12日至7月21日;中伏7月22日至7月31日;闰中伏8月1日至8月10日;末伏8月11日至8月20日。按照正常的三伏贴的贴法,今年要贴四次,可预约登记“三伏贴”。
“三伏贴”的具体方法是:在每个伏天开始连续贴敷3天,每天贴敷3个穴位,6小时后取下,共36贴。贴敷的穴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基本上第一次来医院时医生会告诉患者相关的穴位与如何贴敷,余下的把药取走后,回去就可以自己操作。贴敷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到医院就诊询问。“三伏贴”贴敷期间须注意:不要过度贪凉,室内空调温度最好在28℃左右,不能太低,风量别太大,不要直吹身体。饮食上清淡为宜,五谷杂粮、当令果蔬最佳。
■三伏贴注意事项
王晨指出:尽管“三伏贴”好处多,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贴敷仅于“三伏天”这个节气时提供,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贴敷最好是上午,时间2小时至4小时,儿童贴敷的时间可适当短一些,2小时就可以,成年人可适当长一些,4小时至5小时;
2.如果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不能贴敷,需要等身体恢复后再贴敷;怀孕期间禁止贴敷;
3.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患者、咳血、肺结核、发烧、皮肤严重过敏、瘢痕体质等人群不适合“三伏贴”治疗;
4.如果出现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或是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以及贴敷局部皮肤破损者不宜贴敷;
5.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应揭去贴敷药,用清水洗净即可,无须特殊处理。
王晨特别强调:“冬病夏治”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其中的“三伏贴”并非灵丹妙药一贴就灵,一般需要连续贴敷3年,患病时间较长的还可贴敷4年或者5年的时间,只有贵在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收到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