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7年《大学物理》核心作者分析

2019-09-02 03:22冯冬梅谢晓雨
科技视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

冯冬梅 谢晓雨

【摘 要】对《大学物理》2008~2017年这10年间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依据普赖斯定理找出核心作者,并用综合指数法确定了核心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从核心作者的地区分布、机构分布两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核心作者的情况分析了《大学物理》作者队伍的现状,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物理》;普赖斯定理;综合指数法;核心作者

中图分类号: G237.5;G3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0-0004-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0.002

Analysis By Core Author of College Physics 2008-2017

FENG Dong-mei XIE Xiao-yu

(Department of Physic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mount of papers published and cited by the authors of College Physics from 2008 to 2017, finds out the core authors according to Price's theorem, and determines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core authors by using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e author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atus quo of the authors of College Physics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physics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s.

【Key words】College physics; PRICED theorem;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Core authors

《大學物理》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以高校物理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大学物理》创刊于1982年,连续多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是:紧密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物理教学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报导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介绍物理学在技术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应用及物理学前沿进展,以提高我国高校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大学物理》是高校物理教师、学生、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和物理学工作者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办刊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物理》是读者、作者、审者、编者的一所大学校。全国高校在物理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经验丰富的名师组成了编委会、审委会。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凯华先生曾任本刊主编25年之久,他是中国物理学会授予的唯一的物理教学大师称号的名师。《大学物理》与《美国物理杂志》、《欧洲物理教育》等拥有世界影响力的物理教学研究型杂志一样,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及良好的声誉。《大学物理》许多连载的文章,后汇集成书出版,成了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优秀参考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本刊予以了多方面的介绍或连载。自1992年起连续多次入选北大图书馆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遴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

本文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依据,着重对《大学物理》2008~2017年这10年间的第一作者的文章、文章被引量、核心作者地区分布及机构分布等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分析,为该刊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建议。

1 核心作者的测评结果及分析

1.1 核心作者的确定

有较多科学研究测定核心作者的计量方法,从单一考虑发文量[3],发展到发文量和h 指数结合[6],以及综合考虑发文篇数及被引频次[1]。对于教学研究的刊物,我们这里采用发文篇数,被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3项指标,借鉴文献[1]的方法,依据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PRICE.D)定律[4]进行统计计算。Mp=0.749×Npmax1/2,Md=0.749×Ndmax1/2,Mc=0.749×Ncmax1/2(1)

其中,Mp为最低产的核心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Npmax为所统计年限内发表文章数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Md为被下载次数最低的核心作者的文章被下载总次数,Ndmax为统计年限中被下载量最高的作者的累计文章被下载量,Mc为被引频次最低的核心作者的文章被引的总频次,Ncmax为统计年限中被引量最高的作者的累计文章被引频次。核心作者必然是发文量大,被下载量大且被引量大的作者群体,故将那些发文篇数大于Mp,下载量大于Md,同时累计被引频次大于Mc的作者称为核心作者[2]。在这10年间《大学物理》刊物发表的总论文数为2143,其中发表文章数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Npmax=37,被下载量最多的作者的文章被总下载数Ndmax=18795,总被引量最多的作者的文章总被引数Ncmax=115, 将上述数据分别代入上式,可以得到Mp约为4.56,Md约为102.68,Mc约为8.032四舍五入得Mp=5,Md=103,Mc=8经过统计发现2008年-2017年期间在《大学物理》上发表5篇文章以上,总被下载次数103篇以上,并且总被引频次大于8的核心作者共有35人。

1.2 综合指数法分析结果

由于本文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体的发文量、被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是小样本研究,且经过检验发现三变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采用肯德尔相关的方法计算三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得到35位核心作者三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发文量和被下载次数间的相关系数为0533弱相关, 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间的相关系数为0.166,被下载次数和被引量间的相关系数0.356。可以认为三个变量间不相关.由于三个指标间没有相关关系,所以笔者将发文量、被下载次数和被引量在计算综合指数的权重值时分别定为0.3,0.4,0.3。核心作者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

2008-2017年间《大学物理》35位核心作者共计发文410 篇, 发文被下载次数92038,发文被引频次共979次,因此,发文平均指数x=410/35≈11.71;人均发文被下载平均指数y=92038/35≈2629.66;人均发文被引平均指数z=979/35≈27.97。统计年限中核心作者的综合指数情况见下表1。

例如,其中赵峥的综合指数值为:Z1=(37/11.71×100)×0.3+(18795/2630×100)×0.4+(59/27.97×100)×0.3≈443.89

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大学物理》2008-2017年间35位核心作者的综合指数进行测评,其中综合指数大于等于100的作者共计10位,他们即为《大学物理》2008 ~2017年的具有高影响力和学术成就的作者群体。

1.3 核心作者整体分析

《大学物理》2008~2017这10年间共计发文2143篇,由表1可见,遴选出的核心作者35人,共发表文章 410篇,约占到统计时段内总发文数的19.13%。

在表1的数据中,按核心作者个体发文数与相应发文人数对比,核心作者2008~2017年在《大学物理》上发文以10篇以下(包括10)者共25人,占核心作者总数的71.43%,10篇以上30篇以下的作者人数为10人,占核心作者总数的28.57%,其中发文最多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的赵峥教授,10年在《大学物理》上共发文37篇,说明《大学物理》的核心作者比较稳定。

全部的35位核心作者中发表的文章均不同程度地被引用,由江苏南通大学谭志中发表的10篇文章中的8篇被引频次高达115次,约占总被引的12%,是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其文章《3×n阶电阻网络等效电阻的研究》被引达到34次,说明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作者容易有较高的被引量。

核心作者发表的410篇文章中,有238篇文章被引用,被引用的文章占比高达 58.05%。总被引频次有979 次,人均被引达到27.97次,每篇文章平均被引4.1次。核心作者发文中58%以上的文章质量较高,较高的被引率表明《大学物理》刊登了高校物理教学研究界的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前沿问题或同行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可以看到《大学物理》核心作者群体中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的占到了大多数,可以说明理论物理方向的专家更容易科教融合。

核心作者数和运用综合指数遴选出10位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学术成就作者的数据,首先说明了核心作者的论文产出率还不够高;其次核心作者的群体还需进一步扩大.刊物应培养更多学术带头人作为稳定的稿件来源,希望更多研究机构的学者能够认可《大学物理》,使本刊能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产出作者群体,多方面保证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2 核心作者的地区分布

分析核心作者所在的地區分布,可以观察不同地区在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高水平专业人才的聚集状况。《大学物理》在统计年限内的35名核心作者分属于17个省和直辖市,说明作者分布范围较广。具体省份或直辖市中《大学物理》核心作者数、发文数量以及人均发文量见表2。从两表数据综合分析,从人数角度可以看出,核心作者有36.10%的作者来自北京地区(11位)这与北京作为我国的学术重心地位自洽,展示了高水平研究人员集中分布于北京的现象。11人中有4人为北京大学的。广东有3人排名第二,这表明近10年来北京、广东等地区的教师非常重视对高等教育中物理教学的研究。

我们还统计了近十年来所有论文作者的地区,发现北京地区共发文148 篇位居第一,占总发文量的36.10%。而对人均发文量进行统计,发现排第一的是山西地区,其中山西王福谦1人就发文30 篇。河南、河北、北京三个地区人均发文量排列第二、第三和第四,均高于平均值11.71篇/人。

3 核心作者的机构分布

研究核心作者群所属的机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期刊论文的产出机构。《大学物理》的35位核心作者分属于双一流(一流)、普通本科、中学等不同的机构.说明物理教学期刊在相关领域中均有学者给予关注和研究,真正起到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作用。

由图a可以看出,《大学物理》的核心作者主要来自于双一流(一流)、普通本科这两类机构,图b和图c分别表明两类机构总被引频次占比达到98%,作者发文数占比达到96%。这也可以反映出重点科研院所非常重视对物理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学术氛围浓厚,所以才占到核心作者队伍中的绝大部分。而他们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研究事业发展和兴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4 结语

4.1 分析结果

通过对《大学物理》2008-2017年作者发文情况,依据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最低被引量、最低下载量三个标准较为全面合理地选择期刊的核心作者35人。运用综合指数法,得到综合水平值大于等于100的核心作者的核心共计10位。利用相关函数,对以上35位核心作者的发文篇数、被引频次和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核心作者的发文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系数为0.358,表明单个核心作者的发文篇数与其被引频次相关性较弱;核心作者的发文数与综合学术水平值的相关系数为0.811,表明其相关性显著。而核心作者的被引频次与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尤其优于前者(为0.835165)。可见,运用作者发文篇数和被引频次能够较好地测定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力。对核心作者地区及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物理》35名核心作者分属于全国的17个省和直辖市,分布范围较广,说明稿源分布广。

(2)48%核心作者群体来自双一流或一流高校,说明高水平高校对于教学研究很看重,并青睐于将教学方面的论文投稿到《大学物理》。

4.2 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大学物理》核心作者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物理》杂志的核心作者相对稳定,贡献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可观。并且核心作者的地区分布较为均匀,所处机构质量较高。为了能扩大《大学物理》杂志的影响,刊登更多更优秀的稿件,提出的建议如下:

(1)进一步增加对高水平学者的约稿,扩大核心作者群体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物理》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这句话不太妥当),且核心作者群体对刊物的被引等贡献巨大。所以增加对科研水平较高的学者的约稿,可以增加高水平学者对《大学物理》杂志的关注程度,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成为《大学物理》杂志的核心作者。

(2)重视科研集中区域,扩大地区影响

《大学物理》杂志核心作者的地区分布较为均匀,分屬全国17个省和直辖市,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但是在上海、四川等知名大学集中的省份并没有核心作者。为了刊物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在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多进行宣传,扩大杂志影响,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投稿。

(3)重视学生群体,成为物理教学成果传播的平台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大学物理》核心作者群体科研水平较高,杂志刊登的文章质量较高。论文的发表是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如果能有更多还在求学的学生关注《大学物理》杂志,杂志就能更好地扮演知识分享与传播者的角色,为我国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7-60.

[2]郑洁.建设高水平作者队伍须重视潜在核心作者[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1005-1008.

[3]徐红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核心作者群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74-1078.

[4]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钟文娟.《教育与经济》1985-2009年核心作者测定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1):66-70.

[6]邱均平,周春雷.发文量和h指数结合的高影响力作者评选方法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28(6):44-48.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知识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
以流体力学实验为引浅谈对大学物理实验创新的思考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竞赛为平台 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