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对第一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09-02 07:30:36郑晶晶邵梅冰林晓晓李一美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助产士会阴体位

郑晶晶,邵梅冰,林晓晓,李一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分娩过程中的自由体位在具体形式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包括蹲式、卧式、趴式、走式、跪式、立式以及坐式等。护理人员通过了解产妇临床指征,在介绍自由体位具体形式与优势的基础上,协助产妇选择适合其生理需求、且能满足其舒适性需要的体位,以改善其分娩指标,并且缩短产程[1-2]。本研究采取产妇自选体位分组方法,研究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16年5月2日至2017年5月1日的18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胎头位足月者,满足阴道试产指征,产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及其他内外科合并症不适宜试产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产妇根据自选体位分为对照组(n=91)和研究组(n=97)。对照组21~36岁,平均(27.1±1.44)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41.0±0.16)周; 初产妇61例(67.03%),经产妇30例(32.97%)。研究组23~39岁,平均(28.5±1.50)岁;孕周39~42周,平均(41.1±0.20)周;初产妇66例(68.4%),经产妇31例(31.96%)。2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自由体位分娩 研究组97例施予自由体位,流程为:(1)助产士给予产妇提供单间,并且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静谧性。在详细介绍自由体位具体类型的基础上,讲解各体位分娩环节的配合措施,再结合产妇个性化喜好,选择其舒适的体位,其中包括:蹲式、卧式、趴式、走式、跪式、立式以及坐式等。(2)本研究主要以站立体位为主动体位,该体位表现出支撑点各不相同的特征,表现在助产分娩车以及抓扶床尾栏等,通过指导产妇维持前倾状,趴扶于家属身体或者助产士身体,以稳定其重心。(3)各体位(卧、走、立、坐、跪、趴、蹲)持续时长不得低于30min,助产士要适时协助其更换。(4)分娩环节,助产士告知产妇正确呼吸方法,嘱咐其维持规律性呼吸,同时对其产程进展信息、胎心变化情况等进行综合监测。

1.2.2 传统体位分娩 对照组91例施予传统体位,流程为:(1)助产士给予本组产妇提供待产区单间,周围环境与研究组相同,并且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静谧性;(2)助产士告知本组产妇卧位的具体方式与程序,并协助产妇准确摆放其体位。

1.3 观察指标

(1)分娩方式。详细记录2组产妇临床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自然分娩以及阴道助产。(2)新生儿窒息状况。对2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定,重点测定其皮肤颜色、心率、肌张力、呼吸以及刺激反应等,每项0~2计分,最高分10分。 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 8~10分为正常。(3)产程情况。记录2组第一产程总时长。(4)失血量。记录2组产后2h失血量,以临床专用的接血盘收集并测量。(5)疼痛状况。 VAS维度(视觉模拟评分),记作0~10分不等;(6)产妇会阴裂伤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状况

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3±0.98)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6.82±1.23)分,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t=6.043;P<0.001)。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P<0.05),2组阴道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产程情况

研究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的 (P<0.05),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长没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产程情况

2.3 失血量及疼痛状况

研究组产后2h失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3 2组失血量及疼痛状况

2.4 会阴裂伤

研究组会阴裂伤2.06%(2/97),较对照组的10.99%(10/9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2,P=0.011)。

3 讨论

3.1自由体位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相比,第一产程新生儿窒息率更低,窒息程度更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传统分娩技术多集中于仰卧体位形式。然而在分娩环节,若产妇长时间保持仰卧状态,在重力因素下,枕横位、枕后位发生风险都会升高,以至于宫缩乏力现象产生,除了会使产程延长外,还可能导致胎儿窘迫。一旦产妇羊水呈现出异常浑浊状,在产程延长作用下,就可能会使胎儿吸入大量的羊水,导致胎儿窒息。而自由体位通过以站立体位为主动体位,在宫腔收缩力、胎儿重力以及羊水浮力的共同作用下,避免新生儿出现缺氧现象,进而降低其窒息率[4]。

3.2 自由体位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

施予自由体位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的时间。研究组第一产程为(8.18±1.3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01±2.13)h,同时研究组有83例(85.57%)自然分娩,而对照组有66例(7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若产妇以传统体位分娩,在第一产程阶段,其腹主动脉会有受压现象发生,不仅胎盘的供血量会异常降低,而且子宫的供血量也会严重不足,以至于产妇宫腔系统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5]。本研究给予产妇自由体位,并首选站立体位,助产士通过指导其臀部进行规律性摇摆,并以左右轻摇为主要形式,可促使胎头缓慢地沿着产妇的产轴下降,并于其骨盆中缓慢旋转,确保产妇顺利分娩[6]。

3.3 自由体位有助于改善疼痛状况和失血情况

自由体位有助于降低失血量及改善疼痛状况。

本研究分别采用自由体位以及传统体位,研究组产后2h失血(34.26±10.12)mL,VAS评分(2.11±0.37),优于对照组失血(64.11±12.22)mL、VAS(4.95±0.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在肯定产妇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协助其维持舒适体位,不仅可使产妇分娩自信加强,对于其产后子宫收缩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并且确保恶露顺利排除,在规避产后出血现象的同时,促使产妇加快康复,降低其卧床率[6]。

3.4 自由体位有助于减轻会阴裂伤

研究组会阴裂伤2.06%(2/97),低于对照组10.99%(1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分娩能够使宫口扩张速度和先露下降速度加快,增加骨盆出口径线,纠正枕后位和枕横位,结合产妇具体要求及实际情况对体位加以干预和调整,产妇能集中注意力,保证分娩时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按程序分娩,保护会阴,减轻会阴裂伤。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可缩短第一产程,减少失血量,降低产妇疼痛水平,同时可避免新生儿窒息,提升产妇分娩质量,建议作为分娩室优选措施。

猜你喜欢
助产士会阴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56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