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聪
(承接上期)
传统上,中国被视为东方玉国。随着19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史前玉器的发现,中国玉文化的真容如雨后春笋般渐得窥探。1976年,中原文化核心地区,即河南商王武丁之王后妇好墓的发现,令人对商王朝王室玉器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1973年长江下游江苏草鞋山,1978—1982年寺墩遗址,1986年、1987年浙江反山、瑶山等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现;东北地区,1981—2003年辽宁牛河梁遗址的发掘,都出土了大量前所未见的精美绝伦的玉器。这些均显示,中国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玉器文化的发达,玉器工艺技术的精湛,完全出人意料。然而,上述所有与玉器相关的发现,无不是出土于墓葬中。从考古学方面来说,全面探索玉器与古代社会的关系,必须从玉器的原料来源、生产、使用、消费和埋藏一连串过程去分析研究[1]。如果仅集中墓葬出土的玉器去分析,对考古学资料来说,也是有遗憾的[2]。
近30年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一直以东亚玉器研究为发展的重心。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以“东亚玉器”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汇聚亚洲及欧美共93位学者,从考古学、文献历史学、古文字学、矿物学、美术史及鉴定学等角度对东亚玉器进行深入的研究。会议期间出版了《东亚玉器》三册论文集及彩版图像,为推进东亚玉器文化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此次会议出席的学者,以中国学者为最多。从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玉器发展来看,中国为东方玉国当之无愧。会上,俄罗斯学者科米萨罗夫博士公布,贝加尔湖沿岸发现两万年前的玉器,把东亚玉器起源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西伯利亚安加拉流域很可能为人类最早软玉开发的地域。越南学者阮金容博士综述东南亚4000多年前以来的玉器发展的历史,显示玉文化与中国西南的广西和四川有密切的关系。东南亚岛屿上、中国台湾及菲律宾的玉文化可能来源于越南。日本玉学权威寺村光晴介绍,日本列岛从旧石器时代就出现玉石饰物。日本绳文时代早期的玦饰,很明显与东北亚的关系密切。东亚沿海以至东南亚大陆及岛屿上史前玉文化大致的轮廓逐步浮现,这是近百年来东亚及东南亚考古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在玉器考古学方法上,近30年来环珠江口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大量环玦作坊及墓葬中的发现,正是考古学多角度玉器研究很好的试金石。玉石饰物作坊研究,其核心工作是原料来源与制作过程中工艺技术多样变化。20世纪90年代,我们通过对中国香港、澳门以及远至越南发掘出土的石英、软玉制品作坊的研究,初步建立环玦制作系统分析,对原料来源、玉石开片技术、二次加工形式、粗坯至毛坯形制与厚度的控制、打制与研磨技术交替使用、环玦中孔管钻技术,以至成品最后磨光等工序进行复原[3]。这些成果一部分反映在黑沙、白芒及长睛的简报或报告书中。我们指出,春秋时期白芒遗址生产大量的环玦饰物,曾远销到珠江三角洲腹地更宽广的范围。(图15)这个观点,后来得到广东省考古同仁的回应。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墓考古发现,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博罗横岭山》报告书中指出,“横岭山墓地出土的玦饰较大可能是环珠江口地区的玉器作坊”。春秋时期是环玦作坊的繁荣时期,香港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普遍使用大量几何印纹硬陶。广东南方博罗发现过众多几何印纹陶窑址,而香港地区从来没有发现春秋制作硬陶的窑址。广东沿海,目前亦未有报道过春秋时期石英环玦的大型作坊。所以,从香港地区输出的环玦饰物,正可交换广东省内地硬陶等生活用具。一方面,香港地区在春秋时期沿海已采用石范制作一些青铜武器及生活工具,而当地没有铜、锡、铅等原料矿物出产。因此,青铜原料是当时输入香港地区的重要舶来品。这些研究,充分体现了广东地区环玦生产与消费实况,显示珠江三角洲不同地区间物物交换与技术上的交流。这在中国考古玉石器饰物研究方面,开辟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玉器工艺技术研究上,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突破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后,在澳门黑沙及香港白芒遗址分别发掘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及春秋时期的环玦饰物作坊遗址,在作坊遗址内发掘出土大量制作环玦的加工工具,如石锤、锯刀、各种不同粗细的砺石,环玦制品原料、粗坯、毛坯、半制成品、破损器物及少量完整器环玦饰物。1996年公布的《澳门黑沙》,是澳门地区第一本田野考古报告,系统复原了环玦制作工艺过程的六个阶段,即采集、打制、磨制、管钻、抛光和切割(按技术作工序的区分)。为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白芒遗址的发掘简报在 《考古》1997年第7期公开发表。
在东南亚玉器研究方面,1992年12月,我们首次访问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学院,幸蒙当时何文瑨院长热情接待,得以观察冯原文化阶段陶器、玉石礼器环玦及玉戈等。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与越南合作发掘海防市长睛遗址,是时代上相当于中国商代的大型玉石作坊,在作坊遗址火塘周围,出土了玉料、玉玦半制成品及各种加工玉器的工具,如石钟、石锯、轴承及各种不同形状的砺石等。(图16)有关长睛出土的软玉,闻广先生从软玉稳定同位素作分析,指出越南长睛玉料以δ18O较高正值为特征,不同于中国内地的软玉,其来源应为越南境内。2006年,我们第二次与越南考古学院合作发掘Xom Ren遗址工作,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发现3处墓葬,其中三号墓出土玉器精美,不仅发现112件玉珠串饰,更发现玉器牙璋(残)1件[4]。Xom Ren遗址迄今共出土5件大型牙璋,其中4件是成对出土的,另有2件小牙璋。从牙璋类型学来说,这里出土的牙璋既具有本土特点,又与广汉三星堆及成都金沙同时期的玉器较为相似。越南冯原时期以后,玉器十分发达,数量众多,形式丰富,对台湾岛、中南半岛南部、东南亚的岛屿等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图15 香港地区白芒遗址春秋时期环玦作坊及出土水晶芯片
图16 越南青铜时代长睛遗址发掘现场及出土软玉环玦制品
环珠江口地区玉作坊在研究上的突破,一直到世纪之交才有较大的进展。我们先后发掘过香港屯门龙鼓滩遗址(1989—1990年)、大屿山白芒遗址 (1992年)、澳门黑沙遗址(1995、2006年)。早在1988—1989年,东湾及龙鼓滩遗址已发现一些轮轴机械的轴承及石英环环芯,当时未能认识这些石器及制品的功能。(图17)1999年,珠海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宝镜湾遗址出土的丰富石英水晶环玦作坊进行深入的分析。宝镜湾遗址环玦被分为三个体系:第一个体系,环玦的连续生产;第二个体系,玦的体系生产;第三个体系,玦的个别生产体系。在加工技术特别是环玦玉器大型管钻技术上,我们从作坊遗址确认出为数不少的辘轳旋转机械中的部件——石质轴承,借着推动辘轳旋转盘的真正旋转运动运作,轮盘带动玉毛坯转动,加沙加水,把竹筒固定在玉石毛坯上就可穿孔。我们对宝镜湾环玦作坊出土的制作工具作组合分析,就技术形态确认轴承的功能。2006年,我们再次发掘黑沙遗址,又从玉石环玦作坊生活面中,发现了石质轴承与玉石制品间密切的关系。2013年,我们在出版的《澳门黑沙玉石作坊》中,报告了遗址石英水晶环玦制品窖藏,从轴承与环玦制品的空间分布论证了玉石作坊中辘轳旋转机械与制品的关系。轮轴机械圆盘约半径0.5米的范围以内,就是管钻穿孔旋转运动的活动核心范围,其周围所出土毛坯、芯、残玦、石锤、陶器等工具在作坊内的功能,得以清晰浮现。我们对黑沙考古出土作坊遗迹,作了论证辘轳机械存在的尝试[5]。2017—2018年间,我们得到香港研究局的资助,在香港中文大学考古实验室内,以石质轴承与木轮制作成轮轴机械,挑选了天然长条形河砾石作轴承,石质轴承与轮盘及车轴间放入润滑油,制作出木石轮轴机械。由人手推动木石制轮轴机械,转数可以达到一分钟60~80转,此旋转运动向同一方向不停转动,产生强大的力矩[6]。(图18)使用轮轴机械以人手拉动轮盘,结合竹管加水加沙,历时37小时47分23秒,经过141452转,成功地把青海产软玉琮毛坯中孔管钻穿孔。这次实验的玉琮毛坯,高5厘米,中孔直径最大达6.6厘米。实验成果之一,记录了天然河砾石轴承的表面在轮盘使用过程中旋转痕变化动态的模式。轮盘中心与石质轴承在旋转摩擦过程中,使用痕形成机理得到初步的掌握[7]。(图19)木轮盘在固定轴心上旋转痕形成的特征,为论证遗址出土类似石质石器功能的解释,提供了可作对比的资料。
2013年6月,我们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的支持下,召开“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会议得到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共29位学者的支持,从考古、科技史、民族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不同角度探索史前轴承的功能。(图20)在大会期间,虽然一些学者在意见上也存在分歧,但较多学者是支持石质轴承的论证。研究者对轴承使用痕迹以SEM探索,也有的以物理学角度、动能角度切入对轴承分析,讨论石质轴承滑动旋转的机械原理。另外,我们初步整理了全国各地考古出土轴承石器,首次从考古学角度论述中国以至东南亚史前轮轴机械石质轴承的起源和发展。据现今考古资料,东北地区查海及河北北福地遗址约7000年前已出土很先进的石质轴承。长江流域最迟在马家浜文化阶段就有了很发达的轮轴机械。稍后,方家洲遗址发现过大量轴承,对解释这个遗址性质有很重要的启示。这次会议论文还集中公布了中国珠江口和台湾地区以至越南史前玉石作坊遗址中大量的轴承资料。这样,对中国南部以至东南玉文化出现与发展社会技术的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04年,在日本富山召开的环日本玉文化会议上,我们首次提出以辘轳机械的有无作为区分东亚环玦饰物标准,划分为辘轳与非辘轳玉器两大体系。日本列岛在绳文时代属于非辘轳的体系,环玦玉石作坊中,罕见环芯的资料。中国东北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中国东面沿海以至东南亚,则在辘轳环玦体系之内。轮轴机械环状饰物在7000年前出现,从中国东北向南方几乎覆盖了东亚大陆东面以至东南亚沿海地区。东亚与东南亚岛屿方面,自中国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都是轮轴机械文化圈势力范围。此种技术向北方发展,在西伯利亚的情况目前并不清楚。为了对比西伯利亚史前玉器文化,从2015年开始,我们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合作,对贝加尔湖周围出土格拉兹科沃玉器作了系统的整理。在这里,我们发现存在别样的玉器加工旋转机械体系。
俄罗斯著名考古学家谢苗诺夫,在其名著《史前技术》一书中,对青铜时代早期格拉兹科沃玉环的穿孔技术有很精辟的分析。有关格拉兹科沃玉环的研究,最近由香港中文大学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出版的《哈民玉器研究》一书有进一步的论述[8]。(图 21)具体而言,谢苗诺夫认为,格拉兹科沃白玉环状饰物加工技术,是玉工先制作一圆形模本,按模本画圆,再以燧石或玛瑙雕刻器围圆形模本徒手刻画0.5毫米深环状沟槽后,把圆形模本拿开,然后徒手持雕刻器画圈完成穿孔工作。他通过观察大量白玉环上的规整及连续钻孔痕迹,发现穿孔技术应更为复杂和完备。最后他复原一种中孔轴心加工机械。从大多数出土环状素材中心穿孔设计看来,那些环状素材由外而内被连续穿孔生产出系列大小的玉环。由不同大小的玉环相互配合,均由同一的圆心轴旋转穿孔,可总括称为中孔轴心旋截技术。2018年4月,在香港研究局的资助下,笔者前往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及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考察拍摄了塞尔玛、图宾诺两处出土的玉环。这是我们现今所知格拉兹科沃玉环在西面分布的界线。
格拉兹科沃玉器向东分布,进入中国东北范围。目前,我们可以确认至少有6处遗址出土过相关的玉器,分别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哈克遗址、内蒙古呼伦贝尔东乌珠尔墓葬、吉林通榆新兴乡腰五九屯、黑龙江望海屯遗址、黑龙江乌裕尔河大桥和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遗址。从以上6处遗址所发现的格拉兹科沃相关的玉器看,年代在距今5000—4000年之间。从南宝力皋吐和乌裕尔河大桥发现的未完成开孔的璧形饰看,估计是格拉兹科沃开孔技术在当地已广泛传播,而来自贝加尔湖畔的白色、青白色玉料,经数千公里外辗转运输交换,已深入到科尔沁草原的周围。南宝力皋吐遗址,作为格拉兹科沃文化玉器南下的前沿。这样,以贝加尔湖格拉兹科沃文化为核心,在前2000纪年阶段,其玉器及原料,西以东欧塞伊玛遗址为代表,东面以内蒙古的南宝力皋吐为代表,东西相隔千万里,均使用贝加尔湖的软玉原料,采用相近的穿孔技术,制作出白色为主的环状饰物,其文化波澜壮阔,蔚为人类历史中一大奇观。(图22)以中国石质轮轴机械与西伯利亚的中孔轴心旋截两种不同技术,都能钻出约10厘米直径软玉玉器的大孔,可视为人类史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技革命。
图17 1988年东湾出土石轴承
图18 轮轴机械实验玉器转孔
图19 石质轴承上使用痕形成过程及模式
图20 澳门黑沙遗址玉石作坊及轮轴机械的研究成果
图21 格拉兹科沃玉环的穿孔技术及《哈民玉器研究》一书
图22 格拉兹科沃玉环在欧亚大陆的分布
香港考古必须延伸到中国内地以至东亚视野范围去探索。更新世晚期玉石饰物的出现,是晚期智人现代行为模式的代表。在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曾出土38000年前的、被认为人类最早的玉石手镯。我们正全力与俄罗斯科学院合作整理丹尼索瓦洞穴出土的装饰物。东亚地区玉石饰物,有着3万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从香港玉石作坊研究出发,一路追踪到西伯利亚,为探索东方玉文化的源流竭尽全力。近年来,欧亚大陆以至美洲考古学中玉器研究也成为热门课题,欧洲方面对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开展十分迅速。此外,树皮布研究同样是太平洋两岸以至非洲重要的课题,树皮布源流与古南岛语族的出现和扩散关系密切。以上香港考古工作反映,必须从世界性眼光看,才能深入考古的研究,这是21世纪香港考古的方向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