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大胆地往前走

2019-09-01 12:16凌燕飞
读写算 2019年3期
关键词:功利性趣味性建构

凌燕飞

摘 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关心的是学生的未来,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作好铺垫,就必须关注学生阅读的生活性、发展性,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把握阅读的真谛。本文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关键词 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98-0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对知识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人是无法替代的。同样,依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无法漠视学生已有的经验,简单粗暴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只有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自主阅读”就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它不是抛开新课标而另立门户的一种教学研究,而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研究如何实施新课标。

两种情况能诱发学生自主阅读,其一是趣味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急于阅读、乐于阅读,才能转变学生“老师让我读我便读”的消极阅读心态。其二是功利性。纯趣味性与纯功利性仍不能成为学生长久的自主阅读的动力,只有把功利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即把探求知识和个人的爱好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永久性的动力,即我们通常所说内部诱因。但我们一开始仍需要创设各种条件、情境,制造一些外部诱因。所以制造外部诱因必须从目的、意义、原因、作用、需求等功利性出发或从学生的关注、好奇、渴望等趣味性出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阅读活动中一定要能满足学生的功利欲和趣味欲,这种欲望越积极越多就会形成一种求知欲,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为探求某种知识而自觉阅读的习惯。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呢?

其一,成功的新课导入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这就如同一个演员登台时必须有能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样,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出场时的亮相要力求精彩。一个故事,一句带有戏剧韵味的道白或唱腔,一个笑话,一首流行歌曲,一个道具,甚至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动作,如果能引来学生的满堂喝彩,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一半了。学生被你所吸引,同样也会对这堂课的内容兴趣大大增加。

其二,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样重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教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我们从外界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学生和生活中能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在平时的自主阅读中,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文知识有所把握:(1)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包括作者国度,重要作品,作品风格等)(2)字、词积累(包括不认识的字词及优美句段)(3)养成写批语的习惯,对不懂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作圈点勾划。(4)一眼就能瞧出文段中心句用笔圈出来,从而为对课文的整体的把握打下基础。(5)文中表示觀点的句子或哲理的句子要重点关注。

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过程,所以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当学生真正地对阅读有了自觉自愿的思想,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地上路,不然,老师花再多时间,再多精力,语文的学习仍然是停滞不前。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

教育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课堂阅读搞好了,课后怎么办?所以我们的“自主阅读”还要有“延伸意识”,我们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学延伸到生活,从读书延伸到做人。

我们目前有以下几种引导法:

第一:相关引导法,让学生在读与课内阅读相关的文章,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触类旁通”。比如说,《论语》选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推荐学生关注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大学教授在百家讲坛上演讲,如于丹和易中天两位教授关于论语的演讲。

第二,积累法,背书比赛等形式来加强积累。可利用班队活动课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开展多样的语文知识竞赛,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三,推荐法,除推荐大师们的经典名作外,还让学生看看历史、科幻、信息艺术之类的书,凡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书都可以涉猎,因为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总之,通过课堂训练,诱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主动思索、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展示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11).

[2]我的教育信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功利性趣味性建构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