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教学方法变得多元化、高效化,初中数学是建立学生数学逻辑与数学模型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在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而数学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加上题海战术的训练将学生的思维局限起来,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势而生,在数学教学中开辟一番新天地,本文就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合作探究;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86-01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基础性教学为主要目的、结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板块化学习,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性学习,而且减轻学生上课时的学习负担,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开拓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紧抓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大多采用题海战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向学生灌输传统思想与理念。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脱离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应用,将数学学习当作考试主要科目的首要位置要求和强迫学生学习,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对初中数学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感。这种教学现状下,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迫在眉睫,素质教育的提出让数学的学习意义重新浮于水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十分重要,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现阶段落后的教学现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合作探究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多方面表现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结合数学课程独有的抽象概念,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多方面的引用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主次之分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经过“提出数学问题——探究问题根本——验证问题答案——得出最终结论”的教学过程,而不是采用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传授知识。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中的主角教师转变为指导者、辅助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方式、合作精神,发挥团队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人教版初二数学中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不是任意三角形三边都存在着a2+b2=c2的定理关系,而是只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才存在这种关系,同时让学生自行准备各类三角形进行公式推算演变,便于学生理解,并且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留下深刻印象。
(二)重视合作,培养数学素养
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影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制分工,让学生在班级和小组内有明确的定位。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分工合作配合教学内容的展开,对学生数学素养有巨大的提升。长期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让学生对合作精神更加了解透彻,运用团队的优势进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分析其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建立不等式的数学模型,完成问题的解答。
(三)开拓思维,创造学习氛围
经过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教学,使学生拥有合作探究的意识,高效的学习初中数学知识。采用新颖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长期培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多方位思考问题,以不同的想法为基础想到各种解决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当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数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識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长此以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合作探究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学习领域。初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创建了独立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著造.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8(7):317.